分享

​腹胀屁多,是胃癌的先兆吗?可能是5个原因作祟,不要轻视

 江海博览 2022-04-30 发布于浙江

“医生快救救我,我得胃癌了!”一位看起来50岁出头的大叔捂着肚子推开了医生的诊室,一开口就说自己得了胃癌。

此人姓王,王大叔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腹胀,还经常放屁,他到网上搜了一下,没想到网页跳出了一个胃癌的专题,里面的文章告诉他有可能是胃癌,并且让他赶紧去医院检查。

看到胃癌两个字,王大叔三魂顿时被吓掉了七魄,急忙打了车就来了医院,这才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图片

“先别着急,做个胃镜检查看看。”医生淡定地安慰道,因为王大叔早上没吃东西,刚好空腹就给他安排了胃镜检查。结果显示黏膜很光滑,一切正常。

最终看到肠镜的检查结果,王大叔才放下心来,不过他也很纳闷,自己如果没有得胃癌,为什么还会腹胀、屁多呢?

一、腹胀、屁多,就是胃癌前兆吗?

没吃两口饭,就感觉肚子涨涨的,还经常觉得肚子里有气体“乱窜”,总是放屁……相信不少人有过这种经历。造成这些现象,一般与以下几种原因有关:

1、饮食不良

食用过多的土豆、面粉、糖等产气食物,容易在肠胃制造气体,导致腹胀;还有一些难消化的食物,如粉丝、炒豆子、硬煎饼等等,由于消化不良,滞留在胃部时间较长,也容易引起腹胀。

图片

2、吃饭太快

狼吞虎咽的习惯,或边走边吃容易吞进不少空气,大量空气存储在肠道,腹部容易引起腹胀。

3、情绪焦虑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也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刺激胃部分泌过多胃酸,引起腹胀加剧。

4、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结核、肠梗阻等肠胃疾病,由于影响肠胃消化运作,也会表现出腹胀等问题。

5、其他

另外,急性腹膜炎、心绞痛、心律失常、手术后肠麻痹、脊椎病变、慢性盆腔炎等,也可能引起腹胀表现。

图片

二、告诉你胃癌真正的症状!

腹痛并不一定就是胃癌引起,胃癌早期的症状并不典型,有可能会伴有下述症状:

1、上腹胀痛

主要表现为上腹隐隐作痛、钝痛,疼痛初期较为轻微,最后逐渐加重。这种表现常被误认为是胃炎,治疗后症状会暂时缓解,但大部分患者疼痛程度会不断加重。

2、恶心反酸

当胃癌的病灶位于幽门部时,最明显的早期症状常是恶心。一旦胃出口被完全堵塞,会嗳出一种酸臭或臭鸡蛋味

图片

3、呕血黑便

若肿瘤侵犯破坏胃小血管时,主要症状是大便潜血——大便外观正常,但化验后可看出其中有血细胞。如果肿瘤侵犯破坏的是大血管,就会出现呕血或柏油状黑便。

4、疲劳消瘦

患者会在短时间内体重骤然下降,这是由于肿瘤成长过程,不断与正常细胞抢占营养有关。而且肿瘤生长也会消耗能量,导致患者体重、精力下降。

图片

三、测试:超过12分,赶紧去做胃镜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达67万人次。目前胃癌检出缺乏有效肿瘤分子标志物,想要在早期筛查癌症,胃镜就是最好的手段。

胃镜(内镜)是一个长度约1~1.5米,直径约一公分的软管,前端集成了高清摄像头以及灯泡。管道可深入消化道管壁中观察管壁的表面结构和血管等有无异常,从而早期发现病变,并可进行活检确诊。

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李兆申院士团队历时两年多研发了李氏量表,用来测试胃癌的风险程度。

图片

不同分值建议:

1、胃癌高危人群(17~23分):胃癌发生风险极高,强烈推荐胃镜检查,每年进行胃镜检查。

2、胃癌中危人群(12~16分):有一定胃癌发生风险,推荐胃镜检查,每两年进行胃镜检查。

3、胃癌低危人群(0~11分):胃癌发生风险一般,可定期随访,每三年进行胃镜检查

四、全球一半胃癌在中国,预防胃癌做好4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数108.9万,其中中国胃癌新发病例47.8万(占43.9%)。从数据中看,中国是胃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

图片

基于这样的背景,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靳光付教授、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吕筠教授、复旦大学魏庆义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明教授等进行了一项迄今为止最大的中国人群胃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研究。

研究表明,遗传风险和生活方式是导致中国人胃癌高发的两大原因。更重要的是,养成4个良好习惯——不吸烟、不喝酒、少吃腌制食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有效降低47%胃癌的发生风险。即便是对于胃癌高遗传风险人群,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胃癌的10年绝对发病风险也降低了1.12%。

想要预防胃癌的发生,离不开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善以及定期的胃镜检查。胃癌不可怕,可怕的是当它发生时,你还处于未知的状态,任其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