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渴望灯盏】山水相连 血脉同亲——《龙泉人在武夷山》前言

 陶冶小筑 2022-04-30 发布于浙江

“一山双城三世遗,千秋剑瓷万古茶。”龙泉市位于浙江西南部浙闽赣边际,历为边境商贸重镇,素有“瓯婺八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武夷山市位于福建西北部闽赣交界处,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两地不但地域相近、山水相连、文化相融,更是人脉相亲。

武夷山脉逶迤绵延,北接浙江仙霞岭,南临广东九连山,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武夷山黄岗山海拔 2158 米,是福建的最高峰,又有“华东屋脊”之称;武夷山分两支自西向东延伸入龙泉境内,构成了以洞宫山、仙霞岭为骨架的浙江省最高阶梯,主峰为龙泉凤阳山黄茅尖,海拔 1929 米,是“长三角最高峰”。在中国地理版图之上,地势巍峨、连绵不断的浙闽山地,群峰竞秀,沟壑万千,溪流纵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闽北之北的武夷山市和浙南偏西的龙泉市,武夷山脉的两个最高点遥相呼应。

文化区域是以自然区域为基础,自古代沿袭或俗成的区域,是长时期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区域比行政区划的范围更大些。龙泉是闻名中外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香菇之源,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世界陶瓷类首个入选的“人类非遗”,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市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所在地,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同时,龙泉市与武夷山市分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瓷之路”和“万里茶道”的起点城市。而且,龙泉市与武夷山市自远古至秦末同属“百越”“越国”“闽中郡”区域,汉代分属东瓯(亦称东越)与闽越。之后在行政区划上虽然不同,但同山共水使两地之间的文化相融,民俗、民居和饮食习惯相近,民众之间的文化交流颇多。譬如,五代十国时,龙泉季大蕴曾赴武夷山引茶,并建盘茶王殿,以供茶圣陆羽像。南宋龙泉叶适与武夷山朱熹两大思想家之间颇有交往;龙泉叶味道从朱熹学习,龙泉真德秀是朱熹再传弟子,继承和弘扬了朱熹学说。

武夷山市是座典型的移民城市。史载三国孙吴时期,一批批江浙等地的移民纷纷进入闽北,或许那个时候就有龙泉人迁徙武夷山。南宋时,龙泉县龙岩村人吴昱创造砍花法和惊蕈术,龙泉菇民开始外出人工栽培香菇,足迹遍布半个中国。武夷山是许多龙泉菇民传统的香菇栽培地,一些龙泉菇民在此安居乐业也未可知。我们确切知道,20 世纪 30 年代以来,大批龙泉人赴武夷山(当时的崇安县)谋生,俗称“出崇安”,他们或垦荒,或务工,或经商,情形就和南方人“下南洋”、山东人“闯关东”一样。具体来说,20 世纪 30 年代、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后有三次移民武夷山定居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武夷山市居住的龙泉人约有 4.6万人,占当地总人口的 1/6。还出现了一些“龙泉村”,譬如武夷街道柘洋村 98% 都是龙泉人;兴田镇仙店村 2430 人,其中 800 多人是龙泉人及其后裔,超过全村人口 1/3。

追根溯源,面向未来 。自第一次大批迁徙以来,龙泉人在武夷山迄今已逾 80 年,时光背后的故事与传奇,像似一个谜,需要解答和记述。基于此,2016 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组织采访、编撰小组前往武夷山市,在武夷山市龙泉商会的支持下,综合运用历史学研究方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和新闻学采访方法,频繁走访龙泉人集聚的乡镇和村庄,采访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当事人,力求清晰地呈现龙泉人移民武夷山 80 年的历史与现实风貌。我们此举,既勾起武夷山龙泉人的一段“乡愁”,又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史料,更在于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旅游实验区战略的机遇期,为深厚两地友好情感,推动区域旅游合作,共谱“牵手世遗,品茶赏瓷,珠联璧合,完美之旅”华章,奉献微薄的力量。

采茶

名家品茶

培训

名家品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