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职场智慧:耳根软,无决断,人再好也不适合当领导,唐文宗是好典型(之二)

 理史论谋 2022-05-01 发布于河北

历史的职场智慧:耳根软,无决断,人再好也不适合当领导,唐文宗是好典型(之二)

  

唐文宗是毫无决断能力的皇帝,司马光对他的批评是显而易见的。

4)唐文宗无决断力

838年《资治通鉴·唐纪62》

【原文】:杨嗣复欲援进李宗闵,恐为郑覃所沮,乃先令宦官讽上。上临朝,谓宰相曰:“宗闵积年在外,宜与一官。”郑覃曰:“陛下若怜宗闵之远,止可移近北数百里,不宜再用。用之,臣请先避位。”陈夷行曰:“宗闵向以朋党乱政,陛下何爱此纤人!”杨嗣复曰:“事贵得中,不可但徇爱憎。”上曰:“可与一州。”覃曰:“与州太优,止可洪州司马耳。”因与嗣复互相抵讦以为党。上曰:“与一州无伤。”覃等退,上谓起居郎周敬复、舍人魏谟曰:“宰相喧争如此,可乎?”对曰:“诚为不可。然覃等尽忠愤激,不自觉耳。”丁酉,以衡州司马李宗闵为杭州刺史。李固言与杨嗣复、李珏善,故引居大政以排郑覃、陈夷行,每议政之际,是非锋起,上不能决也。

【译文】:宰相杨嗣复打算向朝廷推荐提拔李宗闵,但恐怕被郑覃阻拦,于是,先让宦官在宫中私下向文宗建议。文宗上朝时对宰相说:“李宗闵被贬到外地多年,应当授予一个职位。”郑覃说:“陛下如果怜悯李宗闵贬逐的地方太远,只可把他向京城方向迁移几百里,而不宜再召回朝廷任职。如果把他召回朝廷任职,我请求先辞职。”陈夷行说:“李宗闵过去在朝廷朋比为党,扰乱朝政,陛下为什么喜爱这种卑鄙小人!”杨嗣复说:“处理问题贵在用心公道,不可只凭自己的爱憎。”文宗说:“可以让他担任一个州刺史。”郑覃说:“授予州刺史恐怕对他太优待,最多让他担任洪州司马。”于是,郑覃、陈夷行和杨嗣复相互争论攻击,指斥对方为朋党。文宗说:“授予李宗闵一个州刺史问题不大。”郑覃等人于是退下。文宗对起居郎周敬复、起居舍人魏谟说:“宰相之间如此争论喧哗,难道能够允许吗?”二人回答说:“这样下去确实不行,不过,郑覃等人是由于对陛下尽忠,因而不自觉地对杨嗣复态度激愤。”丁酉(疑误),唐文宗任命衡州司马李宗闵为杭州刺史。当初,宰相李固言和杨嗣复、李珏关系亲密,所以推荐二人为宰相,以便排挤郑覃、陈夷行。朝廷每次商议朝政的时候,双方争论不休,是非竞起,文宗不能决断。

唐文宗表面上看来是在两党之争中和稀泥,实际上是不能决断任何事情,这样的领导很容易被左右所蒙蔽,而下属如果在建议中有自己的小心思、小伎俩,他也很难发现,在这样的领导下做事,有功不能赏,有过亦不能罚,而且你全心对他,或许一不小心就被他给卖了,所以这样的领导更不值得跟随与追随,因为他分不出好坏,体现不出你的价值。

5)唐文宗对周墀说受制于家奴比不上赧献

唐文宗自言比不上周赧帝和汉献帝,是史上最差皇帝。

《资治通鉴·唐纪62》

【原文】:乙亥,上疾少间,坐思政殿,召当直学士周墀,赐之酒,因问曰:“朕可方前代何主?”对曰:“陛下尧、舜之主也。”上曰:“朕岂敢比尧、舜!所以问卿者,何如周赧、汉献耳。”墀惊曰:“彼亡国之主,岂可比圣德!”上曰:“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因泣下沾襟,墀伏地流涕,自是不复视朝。〔胡注:《考异》曰:高彦休唐阙史曰:“文宗开成后常郁郁不乐。五年,春,风痹稍间,坐思政殿,问周墀云云。既而龙姿掩抑,泪落衣襟。汝南公俯伏呜咽,再拜而退。自是不复视朝,以至厌代。”按实录,明年,正月,朔,上不康,不受朝贺。四日,帝崩。恐非五年春。今从新传,仍置于此。〕

【译文】:839年11月乙亥(二十七日),唐文宗病情稍有好转,这一天,坐在思政殿,召见翰林院值班学士周墀,和他一起喝酒,问道:“朕可以和前代的哪些帝王相比?”周墀回答说:“陛下是尧、舜一类的帝王。”文宗说:“朕岂敢和尧、舜相比!我问你的意思是,我是否能赶上周赧王和汉献帝?”周墀大惊,说:“周赧王和汉献帝都是最后亡国的帝王,怎么比得上陛下的大圣大德。”文宗说:“周赧王、汉献帝不过受制于各地强大的诸侯,而今朕受制于宦官家奴。就此而言,我实在还不如他们!”文宗因此哭泣,泪下沾襟。周墀也拜伏在地,流泪不已。从此以后,文宗不再上朝。

其实在这点上唐文宗还是非常有自知之明,他确实是受制于农奴,是很差劲的皇帝。

6)李德裕评唐文宗,单纯好好先生,无法驾驭下属

李德裕很含蓄地指出唐文宗在政事上表态不当的做法。

《资治通鉴·唐纪62》

【原文】:庚辰,德裕入谢,

又曰:“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至祸败。兹事大误,愿陛下以为戒!臣等有罪,陛下当面诘之。事苟无实,得以辩明;若其有实,辞理自穷。小过则容其悛改,大罪则加之诛遣,如此,君臣之际无疑间矣。”上嘉纳之。

【译文】:840年9月初七,李德裕上朝向武宗谢恩。

李德裕又说:“先帝文宗皇帝在大臣面前,很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于群臣小的过失,一般都容忍不言。这样日积月累,以至酿成大祸。这实在是一大失误,希望陛下引以为诫。今后,如果我们有罪,陛下应该当面责问。假如事实不符,应当允许我们申辩清楚;假如确是事实,我们就会在申辩时理屈词穷。对于群臣小的过失,应当允许他们改过自新;如有大罪,则加以惩罚,甚至诛杀。这样,君臣之间就不会产生猜疑了。”武宗称赞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李德裕其实也是掏心窝给唐文宗说实话,但唐文宗是能力欠缺,这是不可能教会的,唐文宗是听了,但只是听了而已,没有任何改变和意义。

古人说“筑室道旁,三年不成”,耳根软,无决定的人就是这样,这样的人不适合当领导,东说东有理,西说西正确,唯独没有自己的,唐文宗正是这样的人,他在依违两可,妥协求容中丧失了裁决能力,以致于大权旁落。

其实当领导没必要也不可能事事皆精皆知,但韩非子不也告诉了我们,当领导要多方参验,可以私下汇集不同渠道意见,自己分析比较下,给出最优解,然后再决策,决定了就不改变,不给任何人可乘之机;考察干部,也一定要看他说的和做的是否一致,如果自己不相信表面的,不妨广布耳目,一定要可信了再使用,就不会有差错,韩非子提出作为皇帝所用的“七术”和“六微”,只是唐文宗视之为毒药而不屑去学习,空读一肚子经书,就是没有培养出治国才干,他的失败难道不也是一种必然吗?

学习历史,看古人得失,走好自己人生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