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姥爷的菜园子​—— 献给五一劳动节|| 许白云(江西九江)

 菊野文化传媒 2022-05-01 发布于山东







致劳动者

姥爷的菜园子

—— 献给五一劳动节

文 /许白云

在我住的小区,朝南的楼下,有一片杂草丛生的空地。空地上有几部维修站准备出售的江铃双排座,更多的是这里种了不少蔬菜。       

在这城市难得的一亩三分地里,原来是媳妇的姥爷种了不少的菜,有白菜、菠菜、大蒜、油菜、蚕豆等,我也跟着沾了光,有时就会送来一些我们尝鲜。

媳妇的姥爷八十多岁了,住在九江几十年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都说地道的九江话,但姥姥和姥爷江苏的乡音不改,勤奋本色不变。其实姥爷条件也不错,自己有五千多元退休工资,姥姥也有二千多元,根本没必要种菜。但媳妇跟我说,由于江苏口音不改,难于和邻居勾通,只有种菜消磨时光。

刚开始看到楼下的菜,我以为是别人种的。我一直纳闷,姥爷常叫女儿送菜给我们,他在哪里种的菜呀?那次给了不少蚕豆,很大的那种,吃不完倒了不少,还存了些放在冰箱里差点忘了。

那天姥爷叫我们去他家,拿他用自己种的白菜腌成的盐菜和种的大蒜。大蒜长得很肥,给了一大把,我们哪里吃得完,我和媳妇都表示不要那么多,但姥姥硬是要给。回家时姥爷和我们一起下楼,他拿着装了水的桶说是到菜园去,跟着姥爷一直走到菜地里,我才知道楼下的菜是他种的。


姥爷还种了一片油菜,四月里油菜花一片金黄,香味从窗口飘进来,五月里油菜结满了籽,沉甸甸的压弯了腰如驼背的姥姥芲老的身影,渐渐地从青色转为黄灰色。姥爷収割先成熟的种子,远处望去那一陀陀油莱杆子就象一把把扫帚似的倒在地里。油菜和白萝卜很象一对孪生姐妹只是开花时颜色不同,萝卜开的是蓝白色的花,油菜开的是黄色的花,但花的形状和花谢后带壳的种子是差不多,叶片也几乎相同。

看着剩余油菜种子在风中沉重地几乎倒伏在地,如同被生活重担压弯腰的老妪。不!它只是为自己的成熟笑弯了腰,它在风中向姥爷使劲地点头,那是在为姥爷的勤劳暍采。姥爷曾经的付出,才有它今天沉甸甸的果实。

想想八十多岁的姥爷种这些菜实在不易,几乎天天提着水桶浇水,要施肥锄草,那么远的路程,即使收获时往家里拿,也是很累的呀!而且儿子女儿家里都给些,还给我们家。住在十七楼好在是电梯房。要过马路,还要走不少路,真的为姥爷耽忧,路上车流不息的。我也为姥爷高兴,快九十岁的人了难得有心情这样劳作。

        

看到这些油菜,想起六十年代的花果园,工人的自留地或周边农村的地里,种了不少的油菜。在春天的花开时节,我们喜欢摘油菜花插在头发上或把油菜杆子当水果吃,有些甜甜的味道。

那时我们家也种了不少空心菜和白菜。我很喜欢吃空心菜杆抄辣椒。我们家还养过猪、鸡、鸭还有-一只非常漂亮的猫,这只猫有黃白黑三种颜色。

小时候我们总是不懂事后来长大了,才知道种菜的辛苦,要除草、要施肥、要浇水。

随着工厂的扩建,农民陆续进厂当了工人,工人的菜园和农田也成了厂房,如今花果园也没了油菜的金黄和花香。

我觉得姥爷的菜园子,种得最好的收获最大的,理所当然是油菜,因为这种幼苗时也可做菜吃,成熟时又可榨成清香上好的菜籽油。经常在微信看到春季里游人踏青赏油菜花。真是一举三得物尽所能,经济价值相当高,又能给人愉悦感。

当我在城市的边缘又闻到了油菜的花香,遥远的回忆又溢满脑海,你好金黄色的油菜花。

(注:姥爷是跟着媳妇称呼,这是地方习惯)(写于2019年5月)

作者简介:许白云, 生于1954年,现在江西省九江市,现写有几百篇作品,散文,小说,随笔。其中《感谢您长江》和《一棵古树》荣获优秀奖。热爱生活,珍惜生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