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阳明文化的精神与价值是什么

 强哥的书屋 2022-05-01 发布于四川

阳明文化在历史上指的是什么?具体指的是“性知事”、“知行合一”、“理由心”、“致良知”。下面论历史小编将为您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致良知”是其“心学”的核心命题,贯穿其全部思想。这一思想虽然是在南昌正式提出的,但他说:“某论良知,来源于一百死千难,但见之不易”;(“百死千难”也指贬谪龙场的一系列苦难经历。“在贵州三年,什么都难尝,没有月亮什么的”)。
 
王阳明又说;“'我的良心’这个词从隆昌开始就不在我脑子里了,只是点一下就说不出来了。学者要说的话很多。”
 
可以说,《龙场悟道》奠定了他“致良知”理论的基础。
 
阳明心学产生于明朝统治由盛转衰的时代。其制度的形成是明中叶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物。当时明朝统治阶级腐败,皇帝疏于政事,纵情享乐;刘瑾等宦官专横傲慢,熏天;王公贵族带头侵占平民财产,导致河北、山东、湖广、江西、福建等地农民起义频繁;藩王朱再次争夺皇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可以说整个明朝处于政治混乱、内忧外患、朝不保夕的状态。当时作为官方哲学的程朱理学越来越扭曲,成为洋务,知识匮乏,变得支离破碎,繁琐迂腐。
 
整个社会几乎道德失范,虚假不堪,程朱理学失去了真正的魅力。反而成了误传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失去了成功和发展的活力,无法履行维系人心启蒙的功能。
 
阳明先生觉得“天下衰微已久,不同于病危之时”,所以认为要维护社会稳定,挽救明朝的危机,就必须接起儒家思想的真正命脉,积极倡导“五伦”“八德”,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从而恢复自己的良知,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品位和高尚思想的高尚之人。
 
因此,心性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无疑对当时因误传而僵化的朱成理学产生了冲击,是人类社会思想发展的必然趋势。
 
阳明学的魅力在于它贯穿了儒家主流思想“重仁、重民、守节、尚义、尊和、求同”。
 
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揭示了人的无限价值,指出每个人都隐藏着巨大的潜力,只有通过不断的培养,他的内在潜力才能得到开发。其思想的具体表述是:人与天地同为“自然”,人是天地之“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和征服,而是和谐、宽容和融合。人与天地共同完成万物的修炼。
 
这种思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人的可塑性是很高的,说明了“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天下有不可教化之人”,而实现这种可能性的方法就是“致良知”。具体到每个个体的资质不同,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这些思想和方法都蕴含着人类社会和谐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建设,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维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积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