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子刊:通过纳米颗粒减少3D打印缺陷,提高工艺稳定性!

 材料科学网 2022-05-01 发布于江西
激光-粉床局部相互作用固有的工艺不稳定性,导致了激光粉床融合增材制造过程中各种缺陷的形成。特别是大飞溅的随机形成,会导致打件中不可预测的缺陷。

在此,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孙分校的Lianyi Chen等研究者,报告了通过使用纳米颗粒控制激光-粉末床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性来消除大的飞溅。相关论文以题为“Controlling process instability for defect lean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更多精彩请抖音搜索'材料科学网'。

论文链接:
https://www./articles/s41467-022-28649-2

激光粉床熔合(LPBF)是利用聚焦的高能激光束选择性地熔化薄层金属粉末,直接将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转化为零件。聚焦束尺寸小(约50 100米)带来的高空间分辨率,使LPBF能够制造传统制造方法无法实现的复杂几何形状的金属零件,如图1a所示,这有可能彻底改变许多行业(如航空航天、医疗、国防)。然而,粉末床的激光聚焦加热会产生严重的工艺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各种缺陷的形成,如图1b, c所示。当高能激光束撞击到粉末层上时,激光局部加热引起表面沸腾,形成强烈的蒸汽射流。蒸汽喷射产生的反冲压力将熔体表面向下推,形成蒸气压降(也称为压降区或锁孔);蒸汽射流的高速向上的蒸汽流将粉末和液滴喷射出来形成飞溅,并诱导周围的气体流向激光束,造成粉末夹带。

图1 纳米颗粒消除LPBF中的大飞溅。

由于激光吸收率对入射角的强烈依赖性,非均匀能量吸收导致非均匀汽化,从而在熔池表面(液气界面)产生非均匀反冲压力。非均匀反冲压力引起液气界面的波动,进而引起激光能量吸收和蒸汽压的波动。相互支持的能量吸收波动和液体表面波动导致了激光-粉末床相互作用的强烈不稳定性,如熔池/气相抑制波动和气相流驱动的飞溅碰撞。蒸汽压降波动导致熔池中液体破裂,气驱飞溅碰撞可形成较大的飞溅(此处定义为大于100 µm的飞溅)。

大型溅的随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可预知LPBF过程中缺陷的形成和质量控制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它可能导致关键处理故障(例如,重新涂堵塞,粉床不均匀,表面坑,球磨机,融化跟踪失真),打印件缺陷(例如,缺乏熔合气孔、夹杂物)。由于不可预测的缺陷导致的零件质量不一致,是LPBF在各个行业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特别是在关键任务应用中。

由于工艺参数的调整,并不能改变激光与粉床局部相互作用的本质,以往优化工艺条件的努力可以改变溅射量,但不能消除较大的溅射。消除大飞溅的随机形成,仍然是一个挑战。

在此,研究者报告了通过使用纳米颗粒控制激光-粉末床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性来消除大的飞溅。消除大飞溅导致缺陷精益样品的3D打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增强的性能。研究发现,两种机制协同作用,可以消除各种类型的大飞溅现象:(1)纳米颗粒控制熔池波动消除了液体破裂引起的大飞溅现象;(2)纳米粒子对液滴聚结的控制消除了液滴碰撞引起的大飞溅。该研究发现的纳米颗粒,能够同时稳定熔池波动和防止液滴凝聚,为实现缺陷精益金属添加剂制造提供了一条潜在的途径。

图2 微组织和性能。

图3 纳米颗粒消除液体破裂。

图4 纳米颗粒防止飞溅聚结。

综上所述,研究者发现并证明了纳米粒子,通过稳定熔池波动和防止液滴凝聚来控制激光-粉末床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性,从而消除了大的飞溅,并打印出一致性好、性能增强的缺陷精益样品。纳米粒子控制激光-物质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性,为实现缺陷精益金属增材制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文:水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