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封神大战过程中殷商一方的武将

 江明月好 2022-05-01 发布于北京

封神大战是一场借着人间王朝兴替进行的修仙者的大清洗活动。既然要借着人间王朝兴替的由头,那自然要有界限分明的两大阵营,于是殷商和西周便被天道选择成为了修仙者们的试炼场。如果一方实力过于弱小,那打起来恐怕也无法完成一千五百年的神仙杀劫,所以必然要加强一下双方的实力,以便可以承担起封神大业。于是我们便看到殷商一方出现了大量掌握异术的将领,这些将领基本上都是为封神榜准备的炮灰。在运用这些力量的时候,封神之战前半段的指挥策划者是闻太师,那么这些人对于成汤与西周的大战又是一种什么态度呢?

异术

封神大战过程中,上榜的大量人员其实是成汤与西周双方的文臣和武将。文臣我们就不说了,他们大多是成汤一方被妲己借纣王之手除掉的殷商治国重臣和地位较高的皇家人员,而上榜的武将既有普通武艺高强的凡间将领,也有掌握了一两手异术的左道将领。他们大多是从某个名不见经传的截教传人那里学到了一两手可以攻击对手的邪术或者法宝,然后在殷商的军队里四处征战,博取荣华富贵。他们有的成功了,如崇黑虎,洪锦,张桂芳,魔家四将等人成为了一方将帅;也有的还在默默奋斗,如风林,太鸾,卞吉等人。

这里不仅有截教中人,也有其他人如郑伦,邓婵玉等人。他们并不知道封神的事,也不知道阐教犯了杀戒的事,他们全都是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在奋斗,在挣扎。但在封神大战中,上榜最多的人其实就是他们这些人。他们有的学艺也就几年,甚至有的时间更短,只学了几个月甚至几天就掌握了一种异术。他们打斗起来杀伤力惊人,但想要成仙了道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们也许就是阐截两教准备的炮灰,就是为了给阐教门人破杀戒用的。所以传给他们异术的人并没有很用心,多数情况下教导他们时都是草草了事。

争斗

到了西岐战场上,这些人也并不讲究什么正义非正义这些东西,而是讲究自己的利益得失。更多的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他们对纣王的暴虐没有什么直接的感受,大多数都享受了纣王体制下的荣华富贵,所以他们并不想改换门庭。换了一个主子,他们的利益不一定能得到更多,反而会有未知的风险,所以他们力求稳定。于是我们看到战场上殷商一方的将领并不会轻易投降,尤其那些名声较好的老将,他们最后一般都战死沙场了,因为他们不愿意在道德上背上逆贼的污名。这些人没有受到纣王胡作非为的伤害,所以他们大多数都为成汤尽忠了。

那些文臣也是一样,虽然他们对于纣王信任妲己有诸多不满,但让他们改换门庭却没有几个人愿意。于是他们一个个在痛骂纣王的过程中牺牲了。回头想想比干等人竭力保下姬昌,就是因为他们相信姬昌对于殷商是忠心的,不会拉起造反的大旗。可是姬昌的西周最终还是变成了攻破朝歌的领导者。如果那个时候比干等人还活着,不知道他们会是一种什么心情。看走眼了呀,姬昌这么一个浓眉大眼的家伙竟然也会背叛革命!虽然姬昌生前没竖起大旗,表面上还维持着臣子的形象,但他把一切都做好了,只等着武王摘桃子了。

尾声

神通不敌命数,殷商一方个别将领的异术在封神大战过程中只翻起了几朵小小的浪花便淹没在大海中了。他们一个个表演不了几下就被根正苗红的阐教弟子们送上了封神榜。这些人几乎全部上了封神榜,成为了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一。他们只是阐教两教推出来的炮灰,不像正式的截教弟子那样对仙道还有一丝念想。他们只是为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而奋斗,遵守着人间的三纲五常。于是我们看到,虽然纣王昏庸不智,但为了成汤江山而选择杀身成仁的文臣武将依然络绎不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