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磁湖夜话]刘和清的随笔《别了!百年老铁路》

 黄石新东西 2022-05-02 发布于湖北

别了!百年老铁路  

文/刘和清 

“拆除了!拆除了!上窑至新冶钢二门的老铁路今天正式拆除了!”  
2022年4月15日,黄石市上窑至新冶钢二门的百年老铁路正式拆除的消息,不胫而走,如同一块巨石在滚滚东逝的长江中,溅起滔天浪花,消息立马上了黄石热搜,新闻头条……一时间,铁路沿线的市民尤其是冶钢人都在情不自禁地奔走相告,人们对这条消息的关注度,不亚于俄乌战争……  
始建于1894年,由清政府重臣张之洞督办,历经128年风雨洗礼的这段铁路,承载过百年冶钢对共和国建设与发展的重任;承载过百年冶钢人无限憧憬与向往;见证过年青的黄石从江南小镇走向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的沧桑巨变;见证过黄石从资源重镇向新业态、新材料、新科技中心转型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岁月……  
有人说,黄石的繁荣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这条百年老铁路驮来的,此话虽有些夸张,但,足可见,这条百年老铁路之于年青黄石的贡献分量!  
为了黄石大道拓宽改造之需要,为了减少火车运行给中心城区带来的环境污染,如今,这段锈迹斑斑,杂草丛生的百年老铁路,带着它久远的印记,已然彻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正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昔日那高昂的汽笛声,车轮碾压铁轨的铿锵声,已悄然地深深地存入黄石人的记忆中……  
目睹最后一根铁轨即将被送进炼钢炉,冶钢人对这段百年老铁路的眷恋与不舍,只有对这段铁路浸入了特殊情感的冶钢人方能体会得到。  
有人曾提议:将这段拆除的百年老铁路的铁轨保留一节,存入市博物馆,留下永久的历史记忆;作为一名老冶钢人,我非常赞同这个提议!的确应该让美丽的乡愁,深蕴历史元素的铁轨,长存于黄石市民的心海……让世代铭记它的功勋……  
但凡老冶钢人,大抵都依稀记得当年在众多市民排队挤公交车上下班的年代,冶钢人潇洒自在免费乘通勤火车上下班的情景,那般自豪与快意,老冶钢人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津津乐道……  
这段百年老铁路之于我,更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温馨回忆,完全可以说,它承载过我初恋的甜蜜,铭刻过我爱的轨迹。  
当年,我在冶钢厂区上班,女友(如今的老伴)在八卦嘴某单位上班,每次与女友幽会我都是乘免费的冶钢通勤火车前往,这种方式,大约持续了三年,后来,是因为女友工作岗位变动,才改变了幽会的方式。至今,那年那月那火车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确切地说,我生命中曾经有长达12年时间的夜晚,是枕着冶钢火车汽笛声入眠的。1995年至2007年之间,我居住在西塞山区临江街紧邻黄石大道的老旧小区,楼下便是冶钢的铁路,每天举目便是冶钢火车忙碌的情景……每晚都有熟悉的汽笛声催眠……下楼必须要跨过百年火车铁轨,方能汇入人海洪流……因此,我与冶钢火车铁轨的密接度不亚于牙刷与牙齿的亲密程度。  
常言道:中老年人活在回忆中。  
一段百年老铁路消失了,嵌入脑海的记忆常忆常新,不!那段百年老铁路消失的只是它的物质形象,它的内在经济与历史价值,早已转化成巨大贡献,铭刻在共和国的光辉史册里,铭刻在黄石腾飞的展览馆里,铭刻在百年冶钢前世与今生的史志里………  
别了!百年老铁路!  
                       2022/4/26

刘和清,男,汉族,1953年10出生,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冶钢集团2013年退休人员。现居箭楼下社区。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