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在抗疫一线的日子【征文】

 冬歌文苑 2022-05-02 发布于北京

在抗疫一线的日子

烽烟尽处,即是和平;疫情尽处,才有康宁。当下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你我的共同付出与相互守护。   ——题记

今年3月15日傍晚六点,福建省卫健委通知,要求我县立即选派50名医护人员组队支援泉州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其中云霄县妇幼保健院11人参加,我是其中的一员。

在抗疫的危急时刻,作为医务人员,我们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并肩抗疫,我们是出征的战士,也是一支奔赴异地“远征军”。在这一程又一程的征途中,我们除了汗水、奉献,就是泪水和感动。

3月16日凌晨三点,我们整装出发,第一站到达的是泉州晋江金井镇。一进入核酸采集点,见到前来核酸采样的众多居民,他们排成了一列列长队,井然有序。顿时,我们浑身充满力量。

上场之前的严格程序,一步都不能少。——每一位战友要穿上“战袍”,都必须经历:洗手(七步洗手法)——戴上一次性医用帽——N95口罩——内层外科手套——防护服——鞋套——面屏——外层外科手套等八个环节。为了节约防护服等重要物资,也为了避免中途换装而产生的聚集和交叉感染,大家一开始工作,都必须尽可能的少喝水。

每一次上岗,不能确定工作多长时间,需将所有前来参与核酸检测的全部采集完毕才退下来。在第一站——晋江金井,两天时间,我们小组一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约8800份。

3月19日上午,我们又接到漳州市的紧急通知,出发支援龙文区的核酸检测采集工作。整个队伍八分钟集结完毕,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第二站是龙文区蓝田开发区,在那里,我们小组一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约3500份。

3月20日下午两点,我们又赶赴龙文区碧湖街道。这里可是中风险地区,意味着被感染的风险会更大。然而,在风险面前,所有的医务人员只有更加细心谨慎,而不是恐惧与退缩。在第三站——龙文碧湖,我们小组一共采集核酸检测样本约3200份。

3月21日至22日,在宾馆休整的两天时间里,与家里人进行了视频。

今年13岁的儿子说:“妈妈您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呀?”

“宝贝啊,没那么快哦!如果一个地区的疫情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核酸检测可不是一轮两轮就能解决的,等任务完成了我们就回去。”

“妈妈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要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我,我会认真学习,也会支持妈妈工作的。祝你们早日取得胜利!等您回家!”

儿子很懂事,也很坚强,但那时候,我已听出了他难以抑制的哽咽声,我一时不能自已。

后来,婆婆,还有我丈夫,也分别与我通了视频,话语虽然简单,却满满的都是温馨。家人是我前行的力量,也是我坚强的后盾。只有没了后顾之忧,我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去。

3月23日中午12点,继续出发,支援漳州高新区。在高新区,一轮的核酸检测采集工作结束后,又连夜转场支援泉州晋江磁灶镇,3月24日凌晨四点就接着开展采集工作。我们的工作节奏,几乎是马不停蹄。

我们,曾经在两天内只睡了3个小时,曾经连续穿20小时的防护服,加上全程极少的饮水量……当我们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时,我们的额头和鼻梁上早已布满了勒痕,汗水浸透全身,连手掌也泡得发白。然而,我们的工作状态依然积极乐观,因为在我们的心目中和脑海里,只要疫情能逐渐得到缓解,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慰藉。

3月26日凌晨一点半,出发支援泉州丰泽区。那一天,我和另一名女志愿者刚好都痛经,可能是因为没有休息好吧,那种感觉呀,就像是有无数把锥子同时在肚子里扎着,肚子连着腰部一起疼,厉害的时候连头部都疼。全身发冷发软,恹恹无力,此时,真的只想躺着舒服,但是,当我们看着长长的队伍,只能一直坚持着。

后来,那位志愿者确实坚持不住了,眼前一黑,晕倒在地上。面对此景,我赶紧呼救求援:“快来人,帮忙一下,有人晕倒了。”在场的工作人员一听,也都跑了过来,几个人先把那位志愿者抬到一旁,我赶紧帮她把防护服脱下来,掐她的人中,一边急救一边喊:“有谁能帮忙拿碗糖水过来?谢谢了!”那一刻,就有当地的居民争着说:“我去拿,我家有。”“我家有粥,我赶紧去热一下。”——如今,一回想起那个情景,依然会让我热泪盈眶,感觉一切都值了!

更令人感动的是,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抢救,当那位志愿者慢慢缓过来的时候,她说的第一话却是:“我拖累大家了,给你们添麻烦了!”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是一曲永不过时的颂歌,一直在传唱!

3月27日凌晨三点,继续出发,支援漳州龙文区。龙文区采集结束后,又转场支援泉州丰泽区。3月28日凌晨四点,丰泽区开始采集。一次次的转场,这是在和时间赛跑,在和病毒比速度,面对疫情,我们只有奋不顾身。

可就在28日那一天,又发生了令人感动落泪的一幕幕。一个拄着拐杖,两鬓斑白的老爷爷,在采完核酸检测样本后,突然做了一个立正的庄重姿势:“立正,向英雄敬礼!你们辛苦了!”面对此景,我急忙起身向老爷爷回了礼:“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看得出,这位老爷爷应该是一位老兵,他的敬礼是由衷的。

这期间,有小朋友说:“阿姨,您辛苦了!”有大人说:“感谢你们的付出,你们是这座城市最亮丽的风景。”“你们那么远都赶过来支援,很辛苦,我们更应该积极配合。”还有的说:“为你们点赞,疫情过后,欢迎你们来泉州玩,再来看看因为有你们而更加美丽的城市。”——这一句句暖人心窝的话语,竟然不是在书上读到的,而都是我们亲耳听到的。

是啊,疫病无情,人间有爱,同心抗疫,才能共待春暖花开。

3月30日至4月5日,我们依然在泉州晋江和漳州龙海两地轮转支援,期间,我们还收到了晋江市金井中心卫生院发来的一封感谢信。

4月6日,我们接到通知,所有医务人员在宾馆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隔离。在这期间,每天都得接受体温检测和核酸检测。

4月10日,隔离观察的第4天,我们又接到支援泉州惠安的紧急通知,凌晨一点出发。

“去吗?战吗?”

“去呀!战呀!”

我们毫不犹豫地继续披上战袍,虽然凌晨的风好大好冷,但我们坚决战胜疫情的那颗心却是热的。

4月11日,前后历经了25天的艰苦奋战,终于赢来了多地的“解封”。其实,我们除了完成采集核酸检测样本约64000份的工作以外,还有医务人员分配在流调、观察点和发热门诊等疫情防控的其它岗位上,与各个乡镇和社区,以及公安人员和志愿者们一道,齐心协力抗击疫情。

如今,我们都平安回来了,而在那过去的25个非常的日子,必将在我们的人生中凝成永恒。祝愿全国的疫情早日结束,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图片/作者

作者简介

陈丽勤,女,1984年出生,福建云霄人,云霄县妇幼保健院护师 ,现任妇幼产后盆底康复中心中级产康师。2018年,曾获“云霄县优秀护士”荣誉称号。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