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漆福昌:无 字 的 墓 碑

 故人旧事2020 2022-05-02 发布于重庆

           无 字 的 墓 碑

                           文/漆福昌

丙戍年的七月一日,骄阳似火,烈日当头。丰都县青龙乡代家沟的山头上,一座无字碑坟,座落在蒼松翠竹,树木葱茏的丛林中。墓身野草萋萋,狗尾巴草在微风吹拂下,左右摇摆,好似在向墓坟祭祀的人们亲切地问候。来祭祀的人们当中,有社队的乡民,有当年的知识青年,有村社干部,有乡政府领导,还有县里来的干部。他们护送一精致花圈,花圈里挽联写着:“中共地下党员,八路军交通员代泽安同志永垂不朽”。县里来的干部在墓前追述着代泽安的生平。


那年,丰都县青龙公社迎来了旷古未有的第一批知识青年。逢场的一天,很多知青到场上裁缝铺做衣服,裁衣服。一位四十余岁的裁缝师傅代泽安喜欢好客,对知青非常热情,凡是有困难的知青,他主动帮助。远处赶场的知青一时赶不回去的,他很乐意招待知青,解决他们的生活,食宿问题。他把知青当成毛主席派来的人,知青们也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知心人。
由于我落戸的生产队离场上很近,接触代裁缝的机会比较多,更重要的原因是,公社成立宣传队,演革命样板戏离不开演员服装。做一些八路军、新四军服装和军帽什么的,免不了和代裁缝打交道。代裁缝经常办些鱼呀蛋的,好吃的东西招待我们。他和老婆,孩子们却吃糠燕菜。我们为他的真挚和热情非常感动,也过意不去。也常钓些鱼呀,捉些鸡呀,打条狗什么的,拿到代裁缝家里打平伙。
代裁缝很健谈,对公社每一位领导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对我们知青的点点滴滴都非常感兴趣。而且能说出我们知青秩闻趣事来。我非常佩服他的学问和为人处事。在我下乡三年里,青龙公社出现几件震惊全县的大案、要案。一起是解放初期,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运粮队四位战士在青龙场的深山老林神秘失踪。连屍体都未找到,成为丰都县解放以来的疑难大案。一起是,一个非法的反党反革命组织“梅花党”在青龙的代家沟落网。林彪反党集团复灭之前,青龙公社的深山老林,山头与山头之间,经常岀现夜晚手电筒有节奏,有规律的内光。类似兵舰上的信号灯在打信号。不久,一起非法的反党反革命组织梅花党7个主要成员,在青龙公社的代家沟落网。一起是,一个大队会计强奸、诱奸女知青致使女知青怀孕,身心受到摧残,最后被公安机关抓获。谁都想不到,这几起案件的破获竟与代裁缝提供的情况有关。他协助公安机关破案立下了汗马功劳。更使我想不到的是,代裁缝过去是八路军的一位交通员。这都是他去逝后,在他的追悼会上,县委书记唸悼词获悉的。
代裁缝历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为了抗日的需要,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挺进中原。他随部队转战南北,在山东临城一带,打击小日本时负了伤。在临城一个小庄群众家里秘密养伤。伤愈后,他夲欲重返部队继续杀敌。无奈日冠实行三光政策,对八路军进行残酷的大扫荡。使他一时无法找到部队。地方党组织正需要人,将他留下来作地方工作。在他养伤的群众家里,房东小女儿喜欢上了他。为了应付伪保甲长的查询,经党组织批准同意,他俩结了婚安了家。因媳妇有一手裁剪技术,他也学着当了裁缝,在小庄开了家裁缝铺。表面上他俩裁剪衣服,暗地里,却负责地下党秘密开会的警戒,递送情报,接送南来北往的共产党干部。裁缝铺成了临城一线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站,代裁缝就是八路军的交通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调转枪口对准共产党和人民。在临城一带一时腥风血雨,一片白色恐怖。共产党的联络站惨遭破坏,大批交通员被杀害。因代裁缝转移及时,幸免于难。经党的指示,代裁缝携妻回到了自己阔别巳久的家乡一四川丰都县青龙乡的代家沟。在家乡建立起秘密联络站。他仍然以裁缝为掩护,实际上收集当地民团,地主武装,国民党部队的情况。为川东地区共产党领导农民暴动,以及川东的解放作了不少的工作。
解放后,他仍然当裁缝,以做衣服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将裁缝铺从代家沟搬到了青龙场上。国家按政策给予他一定的生活补助,由于他的职业习惯,凡是来青龙场的外调人员,领导干部,四清工作队,社教工作组都在他这里,受到热情款待。他用国家补助的粮食用来招待他们。自己和老婆孩子却吃糠咽菜。公社领导及场上的同志哥都非常尊敬他,亲切称呼他老八路交通员。
代裁缝的追悼会在青龙小学的操场上举行。开追悼会的人特别多,知青占了大半,县委书记也来了。他的遗体埋在了他的家乡一一代家沟。九泉之下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子女很争气,大女儿考上了北京清华大学,然后留学,后来漂洋过海留在了美国。二女儿当上了国家干部。小儿子参军在部队很有成就。在建党85周年之际,我便想起了"八路交通”代裁缝,想起了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看见你们总觉得格外親》:“小河的水清悠悠\庄稼盖满了沟\解放军进山来帮助咱们闹秋收\拉起了家常话多少往事涌上心头\一同打鬼子一同端炮楼\一同闹减租一同护秋收\吃的是一锅饭点的是一灯油\八年打败了日本兵你们又去打蒋匪\…想起了当年的八路军\想亲人盼亲人\盼来了老八路的接班人\你们是咱们亲骨肉\你们是咱们的贴心人\…看见你们总觉得格外親”。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漆福昌 71岁 重庆市作协会员 巴南区作协原理事 巴南区评论家协会原理事 在《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政协报》《重庆法制报》《青年作家》《晚霞杂志》等三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小说 散文 随笔等400余篇 有作品《知哥知妹》《咱们老三届》《流逝的岁月》等17篇入丛书 获全国 省市 区级等次奖数十项 近期在网络刊物《作家》《故人旧事》《故城时光》发表小说 散文 随笔等60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