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六章—— 谈婚与论嫁

 诗韵依依 2022-05-02 发布于江苏

诗韵依依 

文学微刊

素笔为你写邂逅   素笔为己爱停留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六章
——  谈婚与论嫁  

作者|赵俊清   主编|幽梦静美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

—— 一个军人妻子的自述

前言部分,代序部分

第一章 倔强的生命

第二章 童年的回忆

第三章 救父找舅舅

第四章 少女的情怀

第五章 闪光的青春

第六章 谈婚与论嫁

第七章 迟到的爱恋

第八章 军营去考察

第九章 婚姻遇波折

第十章 错过的学缘

第十一章 结婚与生子

第十二章 公公已病危

第十三章 我家“活雷锋”

第十四章 丈夫的胸怀

第十五章 愿望得实现

第十六章 教子与育兵

第十七章 随军在边疆

第十八章 我家新成员

第十九章 随军又转移

第二十章 丈夫当营长

第二十一章 圆军旅生涯梦

第二十二章 送子去军校

第二十三章 爱子求学路

第二十四章 股海里悔恨

第二十五章 奇遇“包公”

第二十六章 正气在回归

第二十七章 老父亲病危

第二十八章 坚守爱承诺

第二十九章 父爱的遗嘱

第三十章 爱子出国梦

第三十一章 异国遇故人

第三十二章 与死神抗争

第三十三章 儿子巧成婚

第三十四章 伟大的母亲

第三十五章 厄运难预测

第三十六章 平安夜噩耗

第三十七章 永在的军魂

第三十八章 缅怀我最爱

基本路线教育结束后,青干班的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我又回到农业局做团的工作。就在我作团委书记期间,通过经常开会,认识了一位大姐,她是工业局的团委书记。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在一次会议结束后,她把我领到办公室,倒了一杯水,让我座下,然后问长问短。问我有没有男朋友。我说,现在还小,再说工作问题、组织问题都没解决,等解决了以后再交男朋友也不晚。她说要给我介绍一个当军官的男朋友。姓王,16岁当兵,18岁入党,今年24岁就任连长,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青年。说完后让我好好考虑考虑。当听说是一个解放军,而且又很有发展前途,我就感到有考虑的余地。但是又担心父亲不会同意。因为父亲任龙凤公社党委书记期间,一位公社妇女主任,爱人是一个军官,夫妻结婚后两地生活,受了不少苦,遭了很多罪,父亲耳闻目睹的。以前也有人给我介绍过当兵的,父亲都不同意。因此我就和介绍人说,等回去和父亲商量后再告诉你。

没过几天,我正好有事回了一趟家,看见父亲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好像又多了几道皱纹,我不忍心给他添堵,就没有跟父亲讲。在家住了两天,正准备回县里,忽然场部有人来找我,说有我的长途电话。我急忙跑到场部接电话,原来是给我介绍对象的那位大姐,问我和父亲说了没有,我说没敢说。她说你一定要说,过几天他就要探亲回来了,怕错过机会你会后悔的!说完电话就挂了。回到家中,我鼓足了勇气,跟父亲提及此事。父亲听后,很生气地说:“什么团长、连长的,我不稀罕!反正你要找部队的我不同意。你要找是你的事,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姑娘。”说完很生气的走了。父亲是个倔强的人,他认准的道会一条道儿走到黑,十个老牛都拉不回来。看见父亲生气的样子,我也只好放弃。

回到县里,我找到了这位大姐,告诉她父亲的想法。大姐说:“婚姻大事你要给自己做主才是。我看你人很实在,长得又很漂亮,和部队的小王很般配,我才给你们牵线。我已经和他说好了,人家都请好了假,就要回来了,你又变卦了,这让我怎么和人家交代呢。”看大姐那为难的样子,我实在过意不去,为了让大姐有个交代,我只好把身上携带的一张照片拿出来,交到大姐手里, 告诉大姐等小王回来时,你拿出来给他看看,的确有这个人,不是大姐欺骗你。如果你看可以,互相有个印象,等两年后,再考虑也不晚,人家现在还不准备找对象等等。说完后和大姐打了声招呼,我就走了。

没几天,就是1977年春节,我回家过春节。我们家姐妹兄弟8个,加奶奶共11口人,平时虽然很简朴,但是,到了春节却过得很像个样。又杀年猪,又是蒸馒头,我们小时就盼望过年。可今年不同往年,因为我的心里忐忑不安。自己的相片给了人家,人家不同意还好,如果人家同意了怎么办?父亲要是知道该怎么办?越想越害怕,越想越后悔。整个春节都没有过安稳。几个不眠之夜,终于熬到了大年初五,我和母亲去了矿山,参加表妹的婚礼。大年初六我们就上班,。当我刚走进办公室时,一位同事告诉我,刚才有一位同志给你来了电话,好像有急事。越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电话铃又响了起来,我忐忑不安的接起电话,真是那位大姐,她说部队小王看了你的相片很满意,要和你谈谈。我说:“当时和你不是说好了吗,两年以后再相处。”大姐说:“我是和人家这么说的,可人家看中你了,向部队请了假,非要和你见上一面。”看我为难的样子,大姐说:“这样吧,你就去一趟,不想处你亲自和他说,也让对方死了这条心。”我想也对,别让大姐为难。

于是,我和大姐就一同去了小王家。我们走了几条街,来到一个茅草屋,刚跨进门坎,就像掉进了泥坑,地面高低不平,但走进屋里,还是很干净利索的,一看就是过日子的人家。当推开里面屋门时, 就看见一位四方大脸双眼皮,鼻直口方,面色白里透红,身材魁梧,英俊潇洒的解放军,坐在炕沿上,肩上驮着个大约四五岁的孩子。看见我们进来,缅腆地像个大姑娘似的,红着脸急忙放下孩子,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当他和我们微笑的时候,脸上还显露出两个深深的小酒窝。颇有那么一种谁见了都会喜欢的感觉。大姐给我们介绍了一下就走了。

此时整个屋里就我们两人,气氛紧张得很,半晌谁也没有说一句话。只听到墙上的挂钟那滴答、滴答的响声。又过了一会,还是他先开了口。首先问了问我的工作情况,然后又问了问家庭父母可好。接着就转入了正题。他说:“我是1969年入伍的,当时是16岁,18岁入党后提的干,今年24岁,在龙井28团现任28团通信连副连长。年龄小本来不应该处理个人问题,但是父母着急,

这次回来有幸认识你,不论成否都是我们的缘分。在我们没有相处之前,我得把丑话说在前头,你看行我们就相处,不行我们还可以做朋友。

第一,我的父亲是个普通工人,母亲是个家庭妇女,家境一般。

第二,我是家庭的老儿子,从小就骄生惯养,脾气不太好,将来生活在一起避免不了要发生口角。另外,母亲的脾气也不好,你也要有思想准备。

第三,我的部队在龙井,你的工作在蛟河,结婚后我们得两地生活。既要照顾家庭,又要照顾父母,你身上的担子很重的,你会很辛苦。”

说完后,他就等待我的答复.....说实在的,我去时就没想和他处。可一进屋时,看见他那种英俊潇洒的神态,就像我们前世见过,大概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另外,一进门时看见他抱着个孩子,就感觉到他应该是个很有爱心的人,脾气一定很好。原本不同意,现在却想考虑考虑这件事。于是,我对他说:“我也提出三点你也要考虑考虑。

第一是我的工作问题。虽然,现在农业局作团的工作,还没有转为正式干部,我的身份还是一个农工,农工就是带工资的农民。别的行业可以调进来,而我们不可以调到别的行业去。你说我们将来两地生活,那么将来我要是回农场,我们就得三地生活。

第二,我的父亲现在还是个走资派,将来会对你的前途有影响。

第三,我从小就没干过家务活,什么活也不会 ”。

我说完后,他就马上答复我说:“我找对象的标准是看人品,只要人品好工作不是问题,别说你是农工,就是农民,等将来我到了随军年头,照样可以带你走。你说你父亲是走资派,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平反昭雪的。邓小平也一定会重新主持工作的”。听他这样说,我的眼睛湿润了,激动万分!真想扑到他的怀抱,去分享那一份喜悦。在父亲被关押十多年来,我们全家无不期盼着父亲有平反昭雪的那一天。可是都盼了十年了,从来没有人说到能平反,今天他却能说出来。可见他是个很有远见的人,我从心里敬佩他。

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谈话,我们彼此间有了初步了解。临走时我告诉他,等一两年我的工作问题、组织问题解决了,我们都没有后顾之忧后再相处。我们互相留下了地址、姓名和联系方式。走到门口时,我们互相间还握了握手。
第二天,他返回部队,我又开始了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但是,他的音容笑貌,炯炯有神的眼晴,在我脑海难以消失。二十多年来,我遇见过许多男士,没有一个让我彻夜难眠过,也没有一个让我如此的牵卦。虽然我告诉他两年后再相处。但此时,我多么希望他早一天给我来信。一天,两天过去了,第三天,我突然接到一封没有写明地址的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他给我写的。不知道是害怕影响工作,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没有写地址和姓名。我急忙打开信,信的内容很少,就一张作战用的便签纸还没有写满。上面是这样写的:
俊清你好:分别后就回到部队,部队的生活很紧张。我虽然是副连长,但是,连队没有连长,我就是一连之长,什么事都得过问。白天忙工作,晚间我才抽出一点时间给你写这封信。你的天真、活泼、实在、漂亮,让我难以忘却。真的好想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代我向父母问好!
你的朋友王松维。

看完信后,我的心里又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他终于来信了,信的内容虽然少,但是字里行间却充满着爱。害怕的是,父亲知道了怎么办?带着矛盾的心理,考虑了再三,我终于给他回了封信。这样我们开始经常通信,始终保持着联系。

转眼五一劳动节就要到了,他给我来信说准备回来探亲,要见见我的父母。这下我着急了,因为我们相处已经几个月了,还一直瞒着父亲。怎么和他老人家说呢?越想越害怕,最后还是先投石问路打个电话。我拿起电话给父亲打了过去。首先问了问家庭情况,然后告诉他我已经处了男朋友,是你最不愿意的军人。并且告诉他“五一”节回来,要看看您老人家。半晌电话里面没有回音,又过了一会,父亲才用嘶哑的嗓音说:“你们回来我欢迎,但不是从你俩的关系,而是以人民群众热情欢迎解放军的姿态来欢迎你们!”父亲不管用什么姿态欢迎我们,毕竟还是同意我们回去了,我的心总算落了地。那时候父亲如果不欢迎解放军,很可能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当他回来准备去我家时,我告诉他父亲对我处了一个部队的男友,不太同意,就看你的了。他很豪爽的说:“我知道该怎么办。”我家离县城五十多公里,需要乘公共汽车到放牛沟下车,还要走五公里。平时我回家,走五公里好像很远,而且也很累,可这次没有感到累就到家了。

一进门,父亲就笑着迎接我们,母亲也做了可口的饭菜等着我。左邻右舍的大人和孩子把我家门前屋后围个水泄不通。这时只见我的男友落落大方,不时的和邻居大妈和孩子招手示意,问寒问暖。邻居的孩子也不时的喊着,老赵家来了个解放军,还是个当官的,可威武了。经他们这么一喊,人围的越来越多,一直到我们吃完了饭还没有散去。经过一天的折腾,我累极了,没等母亲收拾完碗筷,我就睡着了。等我被母亲用木棍打起来时,天已经大亮了。母亲很生气的说:“太阳都快照屁股了,你还不起来。人家小王很早就起来,到山下的小河洗完了脸,又帮我烧火做饭,你还在睡大觉。你不怕人家笑话,我还怕人家说我呢,没有教育好你。”父亲也过来谴责我,我的脸红得到脖子根,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当时的尴尬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为了使父亲开心,他早晨很早起来,帮助母亲做饭,白天和父亲山前山后的转,并且虚心向父亲请教农活和科学知识,父亲也和他有说不完的话。这样,我们在家住了两天。临走的那一天,父亲紧紧握着他的手,叮嘱他回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不要因为儿女私情影响工作。并且告诉他:“我女儿年龄小,不太懂事,脾气很倔强,你一定要象哥哥那样照顾她、呵护她。”他笑着说:“请二老放心,我会做到的。”看见父亲和他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也落泪了。俗话说,母爱是伟大的,但是我从父亲身上第一次体验到父爱同样伟大。告别了父母,告别了故乡的父老乡亲,我们回到了县城。第二天他又返回部队。我们的婚事父亲原来是极力反对的,但是他和小王相处两天后,他的想法变了。这也难为父亲了,他是个非常倔强的人。经过父亲的允许,我们就开始正式相处了。彼此间互相通信增进了解,增进情谊。


未 完 待 续——请 看

第 七 章       

诗韵依依作者风采:赵俊清,吉林延吉人。中共党员。自学毕业于长春税务学院。考取了注册会计师。曾经发表过多部文学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爱的永恒》。作品先后发表在《吉林江城日报》《延边晨报》《大江文学社≥《美篇》登载作品《一个军人妻子眼中的丈夫》《祖国颂》《忆父亲》《春雪诗思》《雾中游青年湖》《爱的真缔》《感恩父母》《毅力与成功》《难忘的故乡情》等多部文学作品和诗刊。还在专业刊物登载过业务论文等多部。





 作者期精彩

作品不断添加中......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 一个军人妻子的自述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二章—— 童 年 的 回 忆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三章——救父找《舅舅》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四章——少 女 的 情 怀
赵俊清作品 :爱的永恒(长篇纪实文学)第五章——  闪 光 的 青 春







 诗韵依依微刊


关于微刊

-平台顾问-  寒夫,东方领军,凡夫,刘智强

-主编- 幽梦静美,平安是福

-诵读- 勇士,荆棘,岁月如歌,雨滴,依然,王梦,踏雪寻梅,波光粼粼,紫青,一元迤逦

-推广部- 总监:挺拔的云杉;部长:赵耀银,队员:飞越,赵小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