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求卓越》【管理】:读千卷书之第360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于兆鹏 2022-05-02 发布于上海

《追求卓越》【管理】:读千卷书之第360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管理学经典书籍的第三十六本:《追求卓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企业,过于看重数据,本末倒置,而忽视了企业的根本。本书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开启了商业管理书籍第一次革命,被誉为美国优秀企业的管理圣经。

一、卓越企业的八大特质

1、采取行动。在企业里,如果不多尝试,勇于经历失败,然后再进行尝试,自然什么也学不到。

2、接近顾客。宝洁却成功地让公司里的每一个人都和顾客保持密切联系,并且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这样的技巧或许是他们基业长青的主要原因。

3、自主和创业精神。就算企业规模很大,还是要像个小公司般地运作。

4、以人为本。说到员工的重要性,大家都会大谈特谈,可是却没有几家公司真正把员工视为不可或缺的资产。

5、亲身实践,价值驱动。卓越企业不光会赚钱,还会创造意义。

6、坚持本业。最容易让成功的企业从此一蹶不振的,就是过度快速扩张。

7、组织单纯,人事精简。员工人数尽量降到最低,把大部分工作外包处理,或是采取有时间限制、项目导向的工作小组(另一种线型组织的形态)。庞大的人员结构好像总是让公司里真正做事的人感觉碍手碍脚。

8、宽严并济。经营得有声有色的企业都不是集权或是分权,而是两者巧妙结合。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卓越企业的大多数层面都是“宽松”的,让人员享有极大的自由,自主做事。

二、永恒价值与不自由。人类受到“二元论”的驱使,也就是既需要是某个重要组织的一分子,同时又想出人头地。也就是说,一方面是成功团队合群的成员,另一方面自己本身也是个杰出的明星人物。

贝克指出,所谓的成功团队是指“组织……是英雄主义的工具……人们为生命找寻意义,借此超脱死亡……人们所依靠的就是这股强烈的欲望……人不怕死,怕的是死得没有意义……仪式是赋予生命的技巧。人们的自我价值以象征性的方式构成,也就是靠象征和自我价值的抽象概念产生自恋。”他还说:“人们认为,如果要创造自己永恒的价值,就必须付出不自由(衡量服从性的重要指针)的代价。”换句话说,如果人们有崇高的使命感,就算必须戴上朝九晚五的桎梏也甘愿。企业也可以像崇高的团体一样,赋予员工这样的使命感。

早在1962年,现代企业经营史学家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在其著作《战略与结构》(Strategy and Structure)中提出“结构追随战略”这个强有力的概念。1977年,当我们开始研究工作时,钱德勒的理论是普世认同的真理。先在纸上拟订战略计划,正确的组织结构就可以轻易地跃然纸上。

三、卓越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

▪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

▪  相信执行工作中细节的重要性,尽力把工作做好。

▪  重视员工的差异性。

▪  坚持优越品质以及服务。

▪  大多数人员都应该积极创新,而且愿意容忍失败。

▪  不拘形式地进行沟通。

▪  肯定经济增长和获利的重要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