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上午喀什古城都会举行一场开城仪式,迎接五湖四海宾客的到来。 博友“l17311731老李的博客”早我们两天也在南疆旅游,图片是他站在第三排人缝中拍摄的,谢谢老李大哥的图片。
 2、↑ 7月8日,行程第13天,早上9点40离开喀什“其尼瓦克酒店
”,乘车来到喀什古城东北门准备观看10点半的开城仪式。只见“喀什古城”四个字刻在城门楼上十分醒目。 br>距离开城仪式还有15分钟,游客纷纷伴随音乐翩翩起舞。这里已是人山人海,加上来了一个火车专列团,人就更多了。
 3、↑人太多,不想去挤,在附近走走,看到与城门相连的是连绵数百米的城墙
 4、↑远远望去,老城成片成排的民居依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
 5、↑ 城门下的休闲茶吧
 6、↑走到城门另一侧,依然很多人,还很晒
 7、躲到一侧的树荫下,10点半过后,号角响起、伴随欢快的音乐,开城仪式开始了,只能透过人缝观看和拍摄
 8、↑  9、↑趁游客尚未散去,我们提前走入古城
 10、↑“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团友“minling”拍摄)
 11、↑离中午12点集合还有一个半小时时间,沿着这个坡道慢慢行走。 路边摆着大大小小的铜壶。在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中, 铜器多为生活用具,
其中盛水用的叫“阿布都”(铜壶)
 12、↑超大的铜壶 br>距离开城仪式还有15分钟,游客纷纷伴随音乐翩翩起舞。这里已是人山人海,加上来了一个火车专列团,人就更多了。
 3、↑人太多,不想去挤,在附近走走,看到与城门相连的是连绵数百米的城墙
 4、↑远远望去,老城成片成排的民居依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
 5、↑ 城门下的休闲茶吧
 6、↑走到城门另一侧,依然很多人,还很晒
 7、躲到一侧的树荫下,10点半过后,号角响起、伴随欢快的音乐,开城仪式开始了,只能透过人缝观看和拍摄
 8、↑  9、↑趁游客尚未散去,我们提前走入古城
 10、↑“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团友“minling”拍摄)
 11、↑离中午12点集合还有一个半小时时间,沿着这个坡道慢慢行走。 路边摆着大大小小的铜壶。在维吾尔族人的生活中, 铜器多为生活用具,
其中盛水用的叫“阿布都”(铜壶)
 12、↑超大的铜壶  13、↑铜壶无处不在,在这小巷的墙上也看到铜壶(红圈)
 14、↑小巷里维族大妈正在悠闲聊天
 15、↑伊斯兰风格的门窗
 16、↑
 17、↑
 18、↑若没有中文店名,感觉在欧洲旅游
 19、↑
 20、↑
 22、↑  23、↑
 24、↑
 25、↑在这十字路口,确认前往艾提尕尔清真寺的方向
 26、↑
 27、↑还是喜欢走小巷,现在是白天,不会再像昨晚那样迷路了
 28、↑  29、↑
 30、↑ 地面标着:“喀什距离多哈
2772公里”,6年前曾经在多哈转机过
 31、↑
 32、↑“我们还能见到这座老城,要归功于改造工程的,门刷了漆,夯土外加了伊斯兰风格的花纹砖,和国内的大多数古城一样,这儿也是改装过的,不过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和接下来我碰到的人告诉我,虽然古城是重装过的,但这些居民却是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他们的手艺营生,从六代以前就一直在做,传承至今。所以我说古城,还活着。”(摘自旅游达人“圣女莫妮卡”的新疆游记)
 33、↑ 中午11点半,前往集合点。走出眼前这个铁门,再走一个过街地下通道。走地下通道出入口时都要提供健康码
 34、↑走出地下通道不远就看到艾提尕尔广场,导游小何在广场一侧的遮阳伞下等候。 “艾提”在维吾尔语中是节日的意思,“尕(ga)尔”是欢乐的广场的意思。
 35、↑广场上体现丝绸之路的雕塑
 36、↑(团友榕华拍摄)
 37、↑未到集合时间,再次欣赏艾提尕尔清真寺外观,鹅黄色的建筑巍然屹立,两侧宣礼塔柔和静美
 38、↑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住的“其尼瓦克酒店”离艾提尕尔广场很近(团友榕华拍摄)
 39、↑实在太晒了,来到广场西侧的廊亭下休息,眼前就是清真寺
 40、↑
41、↑预约12点参观,在清真寺前集合  42、↑购门票入内(左图),门票20元,70岁以上免费,65-69岁半票。
 43、↑网上及出团通知上介绍艾提尕尔清真寺始建于1442年,而看这里简介上写的是始建于1468年,有修改过的痕迹(绿线) 清真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和“大门”等七部分。 清真寺经过1537年、1787年、1873年三次扩建;于1983年、1994年、2011年国家三次拨专款进行大规模维修,形成现在的规模。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44、↑ 从这里走入
 45、↑做礼拜的大殿在一个高台上,分内殿和外殿、长廊,走入殿内要先脱鞋子
 46、↑这是外殿
 47、↑走进内殿,一排整齐蓝色的、类似座椅的装置,是专门为老年人准备的。老年人因腿脚不便,可以跪在下面的的垫子上,上方的垫子当作地面,方便朝拜。
 48、↑这幅手工挂毯,挂毯中绣了56朵花象征全国56个民族大团结
 49、↑院落
 50、↑大殿前主路旁的阁楼,是过去召唤大家进行朝拜的地方
 51、↑游览清真寺后,自己活动时间,约定下午2点半回到清真寺附近集合。 “吾斯塘博依路”,昨晚来走过
 52、↑昨晚来过的古街
 53、↑
 54、↑
 55、↑大热天骄阳底下很晒,但在树荫下就凉爽了,发现当地人无论男女沒人撑阳伞戴遮阳帽。导游小何说她过去也从不打伞戴遮阳帽,自从当导游后也戴上遮阳帽了。
 56、↑
 57、↑
  58、↑刚好遇上剧院门口欢快的迎宾舞
 59、↑再看看百年老茶馆白天的样子
 60、↑  61、↑将近下午1点,该去找吃的了,走入巴格其巷
 62、↑
 63、↑从这里往前看,距离我们住的酒店好近(红色箭号)
 64、↑这条巷子集中较多的民宿
 65、↑
 66、↑
 67、↑走出巷子,在这家生意超好的餐馆吃了缸子肉、鸽子汤、羊肉串。时隔一天因再次品尝,已经没了新鲜感,美味似乎也差了一点点。  68、↑午餐时间, 团友榕华走得更远去拍摄喀什街景
 69、↑下午2点半在清真寺门口集合前往喀什机场。在机场告别司机,师傅很辛苦,要独自一人开两天的车返回乌鲁木齐。(团友榕华拍摄) 白天漫步喀什古城,晚上将飞往乌鲁木齐,又是一个收获满满的日子,南疆之旅也接近尾声。 先生在朋友圈中写道:
【喀什古城~“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行走在喀什古城,感觉时光倒流,一边是高楼林立的新城,一边是古老的生土建筑群
。深黄色的夯土还原了新疆大地的颜色,是真正触碰到喀什葛尔灵魂的地方,是喀什远古精髓的载体。喀什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地方,走在街上沒几个会说普通话的,和出了国一样。大热天骄阳底下,无论男女也沒人撑阳伞戴遮阳帽】。 (图片摄于2021.07.08,除署名外,其余为先生拍摄,部分文字摘自网络及景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