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2015年,在某节目现场,一个身高仅有96厘米的女人,正瘫坐在轮椅上,泪流满面。我今天给我儿子寻找妈妈,孩子跟我一起生活多年,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是一个残疾弃婴。 我一个人带着他,万一有一天,我不在了的情况下,他将会成为一个无依无靠的人。 在生死无常的现实情况下,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帮儿子找到亲生父母,让孩子的未来有所依靠。其中最棘手的问题是:因为是残疾弃婴,孩子的亲生父母多半不会主动认领。尽管答案显而易见,可只要有一分希望,她都想为儿子拼一把,赌一把。她想,如果父母看到孩子长得很健康,也许会重新接纳儿子。作为一个残疾人,她是出于什么缘故,不顾身体受限,毅然决然地收养残疾弃婴?她又能否得偿所愿,让这个被遗弃的孩子,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让我们走进残疾女人宋冰心的人生,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1岁之前,她和其他孩子一样,眼睛圆溜溜的,充满对这个世界的好奇。面对这么危险至极的症状,父母赶紧带小冰心去医院检查。但他们不想放弃,仍抱着最后一丝期盼,跑遍所有的医院,希望孩子有好起来的机会。她成了一个“瓷娃娃”,只要稍微碰一下,就会像瓷器一样,轻易破碎。这也是最初,宋冰心出现症状时,父母心知肚明的原因。骨折次数比较少,拄着拐杖还能挪移着走路,去附近工厂做工。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宋冰心接受了自己身体残迹的事实,坦然接受他人歧视的目光。而是转变思想,期待自己能拿出最好的成绩,惊艳众人,也成为母亲的骄傲。不能去学校,她就等到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翻开《新华字典》,让母亲教她一点点学拼音,学认字。经历无数个日夜苦读,在母亲的耐心教导下,宋冰心有了值得骄傲的底气。当拿到证书的时候,母亲颤抖着手,一遍遍抚摸着,忍不住流泪。看到母亲喜极而泣的模样,宋冰心骄傲极了,她觉得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她拼命去做的这些事情,取得的成绩,一切都是为了给予母亲安慰。1999年,宋冰心25岁,母亲离世,她的内心世界随之崩塌。母亲带走了她的勇气,她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再不敢妄谈人生。而那些细节,从此变成了鞭子,时时抽打她本已破碎不堪的心。事情发生的当天,父亲像吃了火药一样,句句话都能噎死人。不成想,惹恼了父亲,他竟气急败坏地拿出一把刀威胁母亲。母亲岂是怯懦之辈,尤其看到丈夫如此对待自己,更是气愤不过,继而破口大骂。在一拉一扯,一抢一夺中,父亲手中的刀直接捅向母亲。随后吓得扔掉刀子,连滚带爬地跑到母亲跟前,不断地摇晃着妻子的身体。看到妻子惨死眼前,悲痛欲绝的父亲,重新拾起被扔掉的刀,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抹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她从轮椅上栽下来,攀爬着向前走,每走一步,身上就发出“咔嚓”的声音……宋冰心就这样仓促地与父母告别,被亲情抛弃,成了孤儿。在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下,她发烧到40度,身体滚烫,急需送医。尽管当时,她的头脑并不清醒,但她却坚定了一个最“清醒”的选择。她不想苟活于世,想借着40度的高烧,躺在床上解脱自己。她迷迷糊糊地入梦,看见母亲对她笑,教她认字,教她学唱歌,教她要乐观地活着……她揉了揉眼,想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到了阎王殿,是不是能与母亲团聚。她没有死成,是母亲在保护她,考验她,是母亲又让她活了过来。她想看看我到底有多少能力,独立生存下去,把我的人生进行到底。  7天的高烧都未烧死宋冰心,她觉得不可思议,决定活下去。等到将来见到母亲的时候,她也能大大方方地对母亲有所交代。她泪流满面地自忖,决心好下,但活下去,却是千难万难啊。做饭烧菜、喝茶倒水、梳头……以前都是母亲帮她,她未曾亲自做过。想起依赖母亲的种种场景,她再也按捺不住悲痛的内心。她翻箱倒柜,找到母亲的旧物,将头埋进母亲的衣服中,贪恋地嗅着母亲的味道,就如同母亲还在身边一样……当看到灶台上的三副碗筷,如今却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使用时,她再度“呜呜~”地哽咽起来……来不及擦干眼泪,她回想着母亲做菜的样子,把菜切成小块,淘洗干净,将菜“霍地”丢进锅里。这第一顿饭,做的很是艰难,反反复复停顿好几次,才勉强烧好。我做这些事情时,你要看着,要想着,这些事情是怎么做的。
她身体残疾,不能参加正常劳作,于是借了朋友1000块钱,开了一家书店。转眼之间,父母离世已经6年,她苦撑着独自生活6年。2005年,在朋友的撮合下,31岁的宋冰心结识一个轻微残疾的男人。男人没有嫌弃她,反被她坚强的性格打动,选择与她牵手。婚后不久,看着丈夫勤勤恳恳地为家操劳,她萌生想要孩子的想法。她不顾医生的劝诫,丈夫的百般阻挠,毅然决然地选择怀孕,等待孩子的降临。为防止骨折,不让自己流产,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日夜不变姿势。她用手轻轻摸着挺起的肚子,感受生命力的强悍,感受儿子在肚子里的活动……她也会想儿子出生的喜悦,孩子长大时,她该如何照顾……她想,无论孩子残疾与否,她都会像母亲对自己一样,让孩子在她的庇护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6月份的一天,她感觉肚子疼痛难受,身下也溢出东西。等她赶到医院时,医生们表示束手无策,因为她的身体状况,本就不应该要小孩。2天后,她从重症监护室醒来,望着变瘪的肚子,情绪低沉到谷底。后来,医生耐不住她的反复询问,告诉了她孩子的事情。自从听到这两句话后,她整天精神恍惚地念叨着,眼神也变得空洞,丧失了以前的光芒。朋友们看到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的宋冰心,纷纷出谋划策。正常去领养,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个她这样的残疾人。去孤儿院领养,以她的经济和身体条件,依然没有资格。  2010年9月,是宋冰心打开心结的一天,也是她为人母的第一天。那一天,她和往常一样,刷着手机,浏览着各大网站发生的事情。突然, 一个帖子蹦出,被遗弃的残疾婴儿出现在眼前。孩子一只手没有大拇指,双手手腕90度畸形,叫先天性挠骨缺失。 看着帖子的内容,再看看婴儿的照片,一刹那,她的心弦被挑动。又想到仅存活十几秒的孩子,她也同样想倾尽所有去爱。两相对比之下,她越发觉得残疾婴儿可怜,仅仅因为残疾就被抛弃。也许是“母子连心”,也许是婴儿喜欢宋冰心,他停止哭泣,转头对着宋冰心乐呵呵地笑了。孩子的笑容,感染到在场的每一个人,更把宋冰心的心都融化掉了。孩子有三斤重,和她的孩子一样重,一样小,可惜,却是不同的命。她给养子取名叫王泽山,希望他像大山一样,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转眼之间,虎子已经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咬字不清、蹒跚走路的半岁婴儿。只是,因为与丈夫发生的生活摩擦越来越多,2015年,他们和平离婚。这一离婚,宋冰心不只成为单亲妈妈,更重要的是,少了一个照顾虎子的得力帮手。等到虎子越长越大的时候,已经明显察觉到,自己和别的小孩不同。看着懵懂无知的虎子,满脸忧愁地向她提问,她撒了一个谎。她希望,孩子能正视自己的残疾,不被残疾毁掉美好的人生。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会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你的手就是这个特征。 虎子听着妈妈的回答,低头看看自己的手,又笑哈哈地转身去玩。而且,通过宋冰心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导,虎子的手虽然无力,但也能握紧笔写字,兴高采烈地去上学。 5月份,她从朋友住处回家时,因为道路泥泞,轮椅被路边的泥堆绊倒,她被轮椅的惯力甩出去几米远。眼镜摔碎,头也磕破,鲜血顺着额头流到下巴,遮住了半张脸,两只脚也摔骨折。最终,她咬着牙,挪动身体,靠着两双不利索的手,把轮椅扶正,再一点点爬上轮椅。一是家里实在没钱,多年的手术费已经将家底花尽,何况她还要给儿子存钱。二是她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倘若去医院,肯定得住院。 期间,儿子去幼儿园,她也不能接送,只能委托朋友帮忙。虎子看到妈妈整日吃药,脸上疼得直冒汗,两只脚还被绳棍绑住,又不送自己去上学,他感到非常害怕。5岁的他,大脑发育已经比较健全,明白的事理越来越多。他哭喊着不去上学,趴在宋冰心身上,抱着母亲的头,不断地抹眼泪。妈妈,我好害怕,我害怕你这个样子,我害怕你死,妈妈你不能死。
看到儿子哭成泪人,宋冰心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她活着的日子不多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眼睛越来越昏花,不得不戴上眼镜。听力也在逐渐下降,听别人讲话时,她都得听几遍才能听清。收养儿子是善事,可要想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子到成年,她的身体实在受限。这些问题,她一直都知道,只是一直在逃避,不想去面对。她不知道自己哪天就会倒下,更难以想象虎子无依无靠,独自一人生活的情景。她下定决心,为虎子寻找亲生父母,让虎子以后有可以依靠的人。即使寻找到的机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她也要拼命试一下,博一下,万一就找到了呢?她担心告诉儿子后,儿子会接受不住打击,变得更自卑。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对苦命的母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宋冰心用这些钱给虎子做了矫正手术,还戴上了矫形护具。虽然不能完全恢复所有功能,但虎子已经学会用双手吃饭、写字。他已经12岁,成为一名小学生,学校还免除了他的许多相关费用。即使一直没有等来亲生父母,但在宋冰心的健康引导下,在社会大众的关心下,虎子依然成长得快快乐乐。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给我温暖的生活,假如你不曾保护我,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陪我说第一句话,是你给我一个家…… 虎子长大了,更加懂得了分别的含义,他也害怕这一天的到来。宋冰心看出儿子的心思,也看出他的担忧,她慈祥地摸着儿子的头,掷地有声地回答:愿时间,过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让这对苦命的母子,再多点时间享受彼此的温情陪伴。作者:朱小鹿&爱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