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源于胃热,一张方,祛邪热,清胃降血压 🍵今天和大家聊聊和——肠胃有关的高血压。 肠胃又不是血压计,调治肠胃就能把血压降下来么? 别急,几分钟带大家看看是怎么一回事: 🌿有这么一个患者,#高血压 自己量的时候最高190/120,这个数字对大部分朋友来说想都不敢想,可见状态有多危险。 高血压有两年了,降压药也在用,时好时坏,不理想 除了血压高,脑袋还经常觉得又胀又晕,面红耳赤的,总是口渴、心烦,到了晚上就出汗。 他的脉象弦滑有力,舌苔黄,舌红,一问,尿黄,大便干 🗓最开始医家以为就是典型的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热熄风就好了,结果没什么用。 他的大便干燥、尿赤黄,心烦口渴,还爱出汗。脉象十分有力。这套事儿捏在一起,是不是在说胃肠有热啊? 医家遂取:石膏、知母50、甘草5、牛膝30、大黄、麦冬、竹叶、葛根、竹茹各10,少量粳米。3剂 仅供参考,切勿盲目用药,请在专业医师辨证后调治。 ☁️如此他的血压降下来了,190变成了150,整个人状态都舒服多了,原方大黄缩小用量,继续巩固调治,后又以滋阴养胃方向善后调治。 这是92年的一则医案的基本经过 ⏺接下来看看医家的思路: 头晕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脉象弦而有力,舌红苔黄。这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高血压的成因来看,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是最普遍的一种了。患者的情况不见好转。这咋回事呢? 真凶是谁?正如医案里医家所想,是阳明之热。 你看看,此人便秘、尿黄赤、爱出汗、烦渴、脉有力。这是不是胃肠阳明热盛的表现? 便秘,说明胃肠有热。热势移于下焦,所以患者尿黄赤。热邪迫津外出,患者就多汗。热邪伤阴,患者就烦渴。热迫血行,脉道就变得有力。 阳明热势,推动气血运行,气血奔涌乱撞,于是就形成了血压偏高的局面。如果把阳明热势退下来,气血流动正常了,那血压不就下降了吗 🌿因此,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清阳明之热 石膏、知母、甘草和粳米,组成了经方白虎汤。石膏和知母清肺胃之热,是治疗阳明热盛的最常用配伍。甘草和粳米,用于益胃生津,以免清热之品伤正。 配牛膝,引热下行,配大黄通腑邪热,排导燥屎,令阳明之热从后门被排出。竹叶,清热利尿,兼能滋阴除烦,使得湿热从小便而解。竹茹,入胃经,清胃热而除烦。麦冬配葛根,生津液而输布全身。 胃肠型高血压,其实就是胃肠热盛所致的高血压。它的病根儿,不在肝,而是在胃肠 #降血压 #高血压调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