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花果

 369蓝田书院 2022-05-02 发布于广东

 8月下旬,又到了无花果大量上市的季节。烟台的气候、地理环境似乎特别适合无花果树生长,各个小区里,只要有一小片空地,都能看到枝繁叶茂的无花果树。从新叶初萌到秋叶落尽,树上总是挂着果实,更不用提专门种植的果园了。

图片

到了收获季节,成熟的无花果被摘下,放到铺着报纸的大木盒中,被运到市场,立刻就有人前来挑选。熟透的果实淡绿色,微微发黄,圆圆胖胖,很自然的膨大而有弹性,顶端的圆孔露出红色的“果肉”,果皮上纵向的棱纹微微凸起,经常被糖渗染成褐色。把外皮除去,露出微黄的“果肉”,咬一口,软嫩、甘甜、清香,而且有“种子”在口腔中被咬碎的清脆口感。

图片

2017.4.25

无花果目前已知有八百个品种,绝大部分都是常绿品种,只有长于温带地区的才是落叶品种,本地的无花果树是落叶乔木。4月下旬,周围已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无花果枝头才钻出新芽。这新生的鹅黄新叶如蓬勃少年,稚嫩却光芒四射,充满向上的力量。

图片

图片

2017.4.25

随新叶一同萌出的是这小小“幼果”。其实说“幼果”并不准确,这其实是一个肉质的隐头花序托。无花果是有花的,它的花聚生在肥厚肉质、呈囊状的花序托里面。

图片

刚刚萌出的“果实”很硬,顶端并没有张开,由几片粉红色的花瓣状结构紧紧封住。

图片

这些红色的部分是无数朵花组成的花序,白色部分和绿色表皮是花序托,此时还没有“结实”,子房并未发育膨大,胚珠淡黄色,卵形。

图片

无花果的花

无花果的花很小而且结构简单,  没有花萼和花瓣,只有雌蕊部分,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子房里凸出的部分是胚珠,受精以后可以发育成种子。

图片

2017.8.19

随着发育的成熟,无花果顶端逐渐形成小孔,这是为传粉的昆虫准备的通道。无花果是桑科榕属植物,作为榕属植物,自然界为它们专门配备了传粉的使者——榕小蜂。榕小蜂与榕属植物协同进化的现象已经广为人知,有朋友不免会担心,我吃到的无花果里有没有榕小蜂的尸体呢?这种担忧大可不必,依赖榕小蜂传粉的是野生种类,花托里既有雌花又有雄花,而我国商业化栽培的无花果树花托里都是雌花,是单性结实植株,不需要小蜂授粉。掰开果实就可以看到,里面除了一些子房正常膨大而形成的假果实,大多数还是花的样子。

图片

子房开始发育

图片

子房发育完成,“果实”成熟,甘甜可口

单性结实是指子房不经过受精作用而形成不含种子的果实的现象。在胚珠未经受精的情况下,子房产生发育而形成无籽果实。我们看到的很多淡黄色的“种子”其实是没有胚的,它们是没有受精的胚珠,和“果实”青涩时的胚珠在外观、大小上并没有差异。吃无花果时奇妙的清脆口感也正是由于我们咬碎的正是空的种皮。既然不能产生正常的种子,这种无花果当然不能靠种子繁殖,这些果树是需要扦插育苗的。

图片

无花果在6-10月分批成熟,在此期间,可以看到同一株树上有两种类型的果实。较早成熟的果实很大,较长,类似梨形,称为夏果;而秋季成熟的果实小,扁球形。

图片

据说无花果正是《圣经》里亚当夏娃吃的智慧果,而那宽大的叶片被制成了人类穿上的第一套衣服。我国栽培的无花果的历史,从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华南一带开始。现在留存的记载最早是在唐朝段少卿的《酉阳杂俎》(860年)里有关于无花果的记载,这些记载的历史至今也有1000多年。

图片

父亲在老家有个小院,我几次想把无花果移栽过去,但每到冬天地上部分就会枯死。原来在华北内陆地区如遇-12℃低温新梢就会发生冻害,-20℃时地上部分可能死亡,因而冬季防寒极为重要。今年春天小树又蹿出新芽并结出小果,但愿它能顺利度过这个冬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