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眠,还有这4个表现,90%你需要补血了

 山顶一根葱 2022-05-02 发布于广西
1
这是个全民失眠的时代

最近,《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发布了一组数据:

2021年,国人每天平均睡眠时长仅为7.06小时,相比10年前少了近1.5小时;

64.75%的国民每天睡眠时长不足8小时,每天睡眠时长超过8小时的比例只有7.97%;

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这意味着超过3亿国人都有睡眠障碍。

图片

惊讶吗?

说实话,我并不惊讶。

在我的身边,失眠的人太多了。

有的是因为职业压力,有的是因为心理健康,有的纯粹就是因为拖延症不去睡觉。

外在的原因,也许只能靠自己去疏解和调整;

但如果是内在的原因,也许就得靠中医辨证治疗了。

图片

在文章开始前,我先和你分享一个案例吧。

失眠20年的李阿姨

半年前,退休多年的李阿姨在儿子的陪同下,来到我们的诊所。


李阿姨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满面倦容、精神萎靡、皮肤干巴巴皱得像核桃,眼皮耷拉着,整个人像没睡醒一样。

她一上来就告诉我,自己20年来,没有睡过一次好觉。

是的,你没听错。这是一位失眠20年的患者。

图片

李阿姨也曾去医院开过安眠药,一开始吃还有效,但吃多了之后也没用,加量一直加到西医都不敢再加了。

后来李阿姨去看各路中医,开的基本都是安神的药,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药吃了很多,觉并没有多睡。实在没有办法,儿子带李阿姨到了我们这个非主流的地方再试试。

跟她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

李阿姨总是半夜醒来,夜尿每夜三四次;

图片

平日头晕、头重,时常心悸、恶心、怕冷;

还容易上火,口干、口苦,舌质淡,大便好几天一次,羊屎蛋状,硬邦邦。

情绪不太稳定,容易心烦急躁。

说话间,我给她把了脉,发现左手脉呈虚脉,按下去指下空无一物。

这让我更加确定了李阿姨这是“血虚体质”导致的失眠。

图片

2
血虚不是贫血

简单来说,中医上讲的“血虚”就是血的量和质的不足。

那么, 失眠和“血虚”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里有一句话:“人卧则血归于肝。”

意思就是我们夜晚休息的时候,更多的血液会进到肝脏。

与此同时,肝脏慢慢胀起来,我们会感觉到非常放松,从而想要睡觉。

图片

然而,“血虚”的人,由于到达肝脏的血液不足,血不能正常回归到肝脏,以致于我们心神不宁,想睡却睡不着。

针对李阿姨的情况,我没有再开安神的药,而是开了补血的药来调理,我计划后续还要给阿姨补补气。

为什么要补气呢?

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也就是说,气和血是息息相关的,行气以后,生血会更快。

李阿姨复诊的时候,就告诉我,自己的睡眠明显改善了很多。

图片

相信搭配中药和日常调理,阿姨一定会尽快恢复睡眠质量。

你看,用西药的安眠药治失眠,是治标不治本;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只会用安神的药治失眠,有时候有用、有时候没用。把握住根本体质再辨证用药,效果才会更有保障。

那么话说回来,因为“血虚体质”导致的失眠,只有通过调整血虚的体质、补足血,失眠才会得到改善。

3
“血虚”的4个表现,你中了几个?

在中医里,“血虚”体质一般有以下4个很明显的表现,看看你踩雷了几个:


(1)面容苍白或萎黄,唇色淡;

(2)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多梦,手足发麻;

(3)舌质淡,胃口不强,大便有时会燥结,脉象沉细无力;

(4)女子月经量少,衍期,甚至经闭。

如果以上你中了两条或以上,那么你很可能就是血虚体质。

想要更详尽地了解自己的体质,可以点击下方海报做一个体质测评:


图片

▲问止中医智能体质测评

我们从李阿姨的例子可以知道,失眠对一个人来说,真的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大问题。

夜晚正是身体造血的时候,只有好好休息才能养足血。而血虚体质的人,因为睡不着,造血就更差,就会更加血虚——陷入恶性循环。

那么,到底怎么调理好自己的血虚体质呢?

4
改善血虚体质的3个方法

① 通过日常调理来改善血虚体质

●充足的睡眠

你可能想问,让失眠的人拥有充足的睡眠,不是强人所难吗?

其实,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改善睡眠的。

比如,林大栋医师传授过一个超级简单的方法——热敷自己的脚。脚暖了,人就容易睡着。

图片

在现代医学里,原理是这样的:

我们的心脏会加压供血,把血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

由于脚离心脏很远,心脏需要费很多力才能把血运输到脚部。


而我们主动暖脚,脚暖就帮助血液输布到足部,于是就帮助减轻了心脏的工作压力,心脏就会放缓节奏,人就自然安神入睡了。

图片

●多做腿的伸展拉筋

人体全身的筋都依赖血的濡养,筋的运动又促进血的生发和输布。所以多拉筋,尤其是大腿后方的筋,能很好地帮助造血。

② 通过食物来改善血虚体质


如果你是血虚体质,我们推荐的食物有:

● 五谷杂粮以及调味品类:黑芝麻、红豆、红糖;

● 鱼肉奶蛋类:乌鸡、猪肝、鸡蛋;

● 蔬菜类:菠菜、红萝卜、红苋菜、甜菜根;

● 水果类:龙眼干、红枣、葡萄、桑椹。

图片

③ 通过药膳来调理体质

● 玉灵膏

大名鼎鼎的玉灵膏,相信你听说过,这是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发明的。

这个方子很简单,只有晒干的龙眼肉和花旗参两样东西。


龙眼肉,本身能补血,又能安神助眠。

有人说,龙眼肉很甜,易上火,也比较燥。

而花旗参性寒,具有补气养阴、泻火除烦的作用。

所以,用龙眼肉和花旗参10:1的比例来补血补气,就比较温和。

图片

制作起来也很简单:

10:1的比例,将龙眼肉和花旗参搅拌均匀,放在碗里隔水蒸40个小时。

达到40小时,才能让龙眼肉的热性消散,保持膏方的平和。


之后,每日早晚挖一小勺,用开水冲服即可。


如果你觉得制作蒸膏方太麻烦,那么你也可以用林大栋老师的“超级简单玉灵膏”方法——直接泡水喝,泡完再把料吃掉。

图片

● 桂圆紫米粥

在我们出版的《中医梦红楼》中, 有一个食谱很适合“血虚”患者。

原料:紫米50克、红枣4颗、桂圆10克、水800毫升,红糖适量。


紫米隔夜泡水,第二天沥干紫米,倒入清水煮沸。

之后转小火煮20分钟,加入桂圆、红枣,再煮20分钟。

最后,依个人喜好加红糖调味。

《本草纲目》记载:

 “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

这道药膳对于补血有很大的帮助。

图片

● 十全大补鸡汤

另外,在我们新推出的视频号《药食心源》中,还有一道“十全大补鸡汤”,同样适合“血虚”患者。

材料:

A. 鸡(2公斤)

B. 人参6克,肉桂3克,川芎6克,熟地黄12克,茯苓9克,白朮9克,炙甘草3克,黄芪12克,当归9克,酒白芍9克,生姜5克,大枣5克

C. 米酒200克,盐10克 

紫米50克、红枣4颗、桂圆10克、水800毫升,红糖适量。



详细做法,可以点击下方视频号链接,直接进行观看。

如果你对中药稍有了解,就能发现:

人参、川芎、白术、黄芪、大枣,都有“补气”的作用。


而地黄、当归、白芍、大枣又是补血佳品。


这其中的道理,还是我们上面说到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补气与补血相辅相成,才能加强最终的补血效果。

图片

看似简简单单的几味药材,却能透露出中医学家辨证治疗的良苦用心。

5
最后

以上,就是关于血虚体质的日常调理。


不过写到这里,我还是有一点想要叮嘱大家:

无论是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还是食物和药膳的调理,这些只能作为治疗辅助。

图片

每个人的病因不同,体质不同,治疗起来也不一样。

在我多年的经验来看,血虚患者一般不会只是“血虚”。


有些人还伴有血瘀、气虚或者阳虚的症状等。

所以,该就医就医,该吃药吃药。

最后,希望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调理体质,而不是等到体质出了问题再来调理。

也希望你我可以总是一觉到天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