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润《底层逻辑》:实现人生“弯道超车”,你必须拥有战略势能

 广东弘德教育 2022-05-02 发布于广东

我们先来做一个假设:假如你刚从学校毕业找工作,有两个职位摆在你面前让你选择,一个是麦肯锡最基层的员工,刚开始每月的工资可能就够你在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跟人合租个单间和吃饱饭。另外一个是在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广告公司担任经理,年入二十万,做得好还有年底奖金分红。

对于刚毕业走上社会的你,你会怎么选择?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当然是选择年入二十万的经理,挣钱才是第一位的,去大企业做基层普通员工,也未必能学到东西啊。

其实这种想法也不能说不对,去到大公司大平台,不一定就比去小公司学到的东西多,晋升的机会多。但是我为什么还是建议你尽可能选择去麦肯锡这样的大公司,除非你非常缺钱等钱用,这里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一个话题,叫作人生的“战略势能”。

什么是人生成长的战略势能?

读了著名商业咨询顾问《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刘润老师在《底层逻辑》这本书里对“战略势能”的剖析,我用一句话来总结,人生成长的“战略势能”,就是一个人把自身优势和外部优势整合起来形成叠加优势,从而让自己在竞争中形成明显的相对优势,这种明显的相对竞争优势就是自己的人生“战略势能”,

文章图片2

上面的总结有点抽象,我还是用找工作的例子来说明。去麦肯锡这样的大企业工作,首先你的个人简历上今后就会多了一条名企的工作履历。就凭这一条,你在后面找新工作时,就要比很多在小企业工作的同龄人有明显的优势,因为麦肯锡这个平台已经给你背书了。

麦肯锡的实力和专业,已经获得了整个市场的普遍认可,你也跟着受益,麦肯锡这个品牌会给你赋能。

当然,如果选择麦肯锡,除了在职业生涯中赋予你能力外,你在大平台上获得的学习机会、运动机会、眼光、见识、格局人脉等也会成为未来的优势。这种优势的上升比你去小企业的大概率更明显。领先一步可能是领先一步。这可以进一步积累你的优势,形成个人的“战略势能”。

如果一个人想要突破自己,改变现状,实现人生的逆袭,那么“弯道超车”、日常努力、常规打法往往是不够的。因为你没有形成明显的相对优势。为什么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比别人更快的进步和更大的回报。(威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竞争名言)所以要创造和利用自己的“战略势能”。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战略势能”?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给自己创造一些耀眼的“闪光点”

我们必须承认大多数人属于普通人。也就是说,没有带任何“环节”来到世界上参与竞争。因此,你不能全方位地践踏别人。你只能在地域上找到自己的优点,并且可以拉长自己的长板,努力形成“闪光点”。

例如,即使能写漂亮的字,但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样不就会增加被录用的机会吗?所以,努力给自己创造一些耀眼的“闪光点”,也有助于形成个人的“战略势能”。

第二、善于利用杠杆,借助外力

个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要善于找支点,用杠杆,利用外力。比如提升自己,结交优质人脉,形成人脉杠杆,和优秀的人合作成长;

练习自己的写作和演讲能力,推广自己,形成个人品牌杠杆,赚品牌的钱;养成攒钱习惯,积累自己的资本和信用,形成资本杠杆,让钱为你工作……

文章图片5

第三,凡事积极主动,形成领先优势

现实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人之所以能形成优势,获得成功,不是因为比别人厉害,而是因为他们做得早,领先一步,这一步的领先,后来者可能一生都追不上。

所以,要养成积极主动的习惯,对外界的环境变化要保持高度的敏感,而不是消极被动,后知后觉。

第四、顺势而为,主动求变

在时代发展面前,千万不要高估自己,要尊重规律和趋势,顺势而为。不能故步自封,要主动求变,顺应时代变革。在趋势上努力。在风口上飞,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文章图片7

第五、专注,用时间来累积起个人优势

我觉得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因为你的很多优势和成就,别人可以通过模仿,通过复制,通过整合,短期内拉近与你的距离,但是你用时间累积起来的优势,别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超越。

比如你在一个行业兢兢业业干了十年不改行,新手小白不可能用一两年就达到你的专业。你坚持新媒体写作十年,写了几千篇文章,拥有大量忠实粉丝和个人品牌影响力,别人就算模仿你,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抢走你的粉丝注意力。

所以,持续专注自己的领域,用时间积累起来的优势,往往是最可靠的“战略势能”。

文章图片8

总之,一个人想逆袭,想要实现“弯道超车”,就要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强项和明显的优势,以强胜弱,才是这个世界运行的普遍法则。只有打造并且利用好自己的“战略势能”,才能在竞争中真正实现以强胜弱,把自己的“成功”变成大概率的事。

文章图片9

若想获得更多的财富,就必须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自身的稀缺性,刘润老师建议如下:

从“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双重维度,思考个人的稀缺性。个人发展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未来是否还能继续拥有现在的稀缺性?企业发展:是否拥有最稀缺的资源?是否处于最稀缺的行业,是否处于行业中最稀缺的节点,未来是否还能继续拥有现在的稀缺性?

“物以稀为贵”,参考市场的供需关系,如若供过于求,则是买方市场,可替代性高,供不应求,才是卖方市场,不可或缺。

若想提升个人的稀缺性切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正如选择专业,当下大热的专业,可能面临人才过剩,时下相对冷门的专业,或许更能杀出重围,获得心仪的待遇和岗位。

文章图片10

以“卷”闻名的各行业大厂,近年纷纷爆出解聘35岁中层管理人员的新闻。究其原因,这些员工体力和学习能力日渐下降,但用人成本高昂,当新鲜血液接踵而来的时候,他们较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更容易被淘汰。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只有不断让自己变得稀缺,才能拥有财富的分配权,获得更多的财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努力耕耘,诚实劳动不可少。

文章图片11

但《底层逻辑》告诉我们,致富不仅需要勤劳,更需要居安思危,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不断让自身的稀缺性,成为他人不可或缺,不可忽视的存在。《底层逻辑》,看清这个世界的底牌,洞见万变中的不变,与诸君共读共勉!

非常适合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年轻人学习,详情点击下方卡片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