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被动答案变为积极问题,并将问题扔给孩子 在孩子是1~2岁时,我们一直在主动为孩子提供知识和信息。即使孩子们还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也能够通过孩子惊讶和困惑的眼睛来了解孩子的需求,然后快速直接回答孩子的疑虑。 这种沟通方式需要在3~4岁时改变。当孩子们问我们为什么和怎么办时,我们不会直接给出答案,但反向提出问题: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逻辑关系并激发孩子积极思考,如果孩子们想不出解决方案,我们仍然不需要直接给出答案,但是给出一个提示,鼓励孩子继续思考,直到他们找到答案。 例如,孩子提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要洗手呢?根据以前的互动习惯,妈妈会直接说出洗手是为了保持卫生的这个答案。但是现在,我们需要提醒自己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引导他自己思考问题,可以向孩子提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孩子听到问题后,他将开始思考,因为手上有脏东西,如果不洗手就会吃到肚子里,就会生病,所以需要洗手。 这虽然只是一个简短的聊天,但它已经取得了“逻辑思维训练”的早期教育效果。改变我们与孩子聊天的方式,擅长使用“何时、何地、何人、为什么以及怎么样”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为逻辑推理创造各种机会,你会发现他可以越来越擅长在他的脑海中使用这些想法。 积极参与孩子的假设游戏 3~4岁的孩子热衷于各种形式的假设游戏,很多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假装自己是售货员,拿一堆玩具和零食,跟妈妈一起玩买东西的游戏。在我们看来,这种游戏非常幼稚,但对于孩子来说,假设的游戏可以发展儿童的行动技巧,社交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因此,我们可以良好地利用假设的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心智发展。 应该指出的是,孩子的认知毕竟是有限的,他们不能完全区分现实和幻想。因此,儿童可能有时会产生异想天开的答案。只要它们在因果关系方面是符合逻辑的,我们就不必纠正它们。 主动询问孩子的建议 当孩子们仍然很年幼时,我们作为监护人,习惯于帮助孩子做出决定。但是,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发芽时,他们开始争夺决定的权利,这时,我们也应该开始委派权力并积极征求孩子的意见。 不过虽然许多事情倡导让孩子们自己做,但他们经常做得一塌糊涂,比如吃饭和洗脸,这给父母造成了很多麻烦。但是,我们需要看到这些事情背后的成长,也就是说,每次孩子都做出自己的决定并说自己的想法,都是经过一番思考的。 一个是被动的接受,另一个是积极的思考。显然,后者更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大脑并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例如,在我们购买蔬菜之前,我们会问我们的孩子今天想要吃什么?讲睡前故事时,我们可以问我们的孩子他们想要听哪个故事? 当你给孩子选择和决定的权利时,你会发现他们很少与你竞争,合作程度特别高,并且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很多事情孩子自己就能解决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