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岛津家百年战记(四十八)乡中教育:文治之世的岛津家

 西一里2l6sluho 2022-05-02 发布于上海

上一篇说到,德川家康、岛津义弘先后去世,这些战国时代老人的消逝,象征着旧时代的结束和新时代的开始。在局势逐渐安定下来的年代里,岛津忠恒实行领国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外城制度和乡士制度,为江户时代萨摩藩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岛津忠恒整备内政的同时,他的侧室心应院生下了岛津光久。岛津光久一生下来就被立为嗣子,元服之后就长期在江户参勤。直到宽永十四年(1637年),九州发生岛原之乱,因岛津忠恒病重无法领兵出阵,岛津光久才返回萨摩。

岛津光久在出兵平定岛原之乱时,因岛津忠恒病情愈重,松平信纲命岛津光久退兵返回鹿儿岛看望老父亲。果然,岛津光久前脚刚回到鹿儿岛,岛津忠恒就病死了。众老中奉岛津忠恒遗命,拥立岛津光久为新一代藩主。

文章图片1

天草四郎

一、德川幕府的疑虑

岛津光久虽然退兵,但还是留下山田有荣、新纳忠清等一千五百人在天草岛。宽永十五年(1638年)三月二十七日,在幕府军向起义军盘踞的原城发起总攻时,山田有荣、新纳忠清也参与其中,一战斩首二百级,再次显示了岛津军的剽悍战力。

岛原之乱平定后,岛津光久派重臣三原重庸前往岛原向松平信纲祝贺战胜,并献上军粮三千石以犒军。在三原重庸返回时,松平信纲密陈数言以转告岛津光久:

“中纳言(指岛津忠恒)哀礼未竟,光久公在鹿儿岛俟命,似有不妥。不若亲至江户,面见大将军,以求宣令。”

原来,按照德川幕府的规定,大名家的嗣子继位,要取得幕府的“宣令”,才算完成法律程序,否则会被认为是不合法统。因此,岛津忠恒一死,老中镰田政统就赶赴江户,向幕府老中土井利胜、酒井忠胜报告,请求幕府下达承认岛津光久继位的“宣令”。

但松平信纲认为,岛津光久与其在鹿儿岛坐等幕府宣令,不如亲自去一趟江户,当面向将军德川家光表忠心,求取宣令,这样效果更好。松平信纲号称“智慧伊豆”,满脑子的鬼点子,他是看在岛津光久主动送粮犒军的份上,这才善意提醒岛津光久,新官上任要积极主动一些,可不能把岛津忠恒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与幕府的信任关系搞砸了。

松平信纲所说在理,岛津光久立即率岛津忠朗(岛津光久之弟)以及老中岛津久庆、岛津久元、新纳久诠、喜入久洪、颖娃久政、伊势贞昭等前往江户,准备面见德川家光。

宽永十五年(1638年)五月八日,幕府老中土井利胜、酒井忠胜、阿部忠秋召岛津光久登城,颁发了幕府宣令,同意岛津光久袭封,领萨摩、大隅、日向及琉球如故。当然了,这里说的“日向”,仅指日向诸城一郡,并非整个日向国。

五月十三日,岛津光久再次登城,面谒将军德川家光,献上太刀一把、日向马二匹、银币一千枚、绢一百匹,向德川家光谢恩。

文章图片2

德川家光

按照当时惯例,大名在献上贡礼之后,幕府将军一般会将随身携带的佩刀、折扇、书画等物品赐给大名,作为回礼。收到岛津光久呈上的礼单之后,德川家光从身边持刀的小姓手里拿过太刀,亲手交给岛津光久,说道:

“吾继东照大权现(指德川家康)、台德院(指德川秀忠)之后,号令天下诸侯,莫不威服。君若不服,可以此刀试试。”

德川家光这话,显然是不太信得过岛津光久的意思。其实,岛津光久长期在江户参勤,和德川家光有过数面之缘,岛津光久的名字也是德川家光赐给的。在岛津光久印象里,德川家光一向都是和蔼可亲的,没想到今天遭到这样一个下马威。

岛津光久领教了德川家光喜怒无常、恩威并用的人主御下之术,身上早已冷汗如雨,但他心理素质相当过硬,强自镇定下来,接过太刀,双手捧起,举过头顶,朗声道:“岛津家受幕府大恩,敬事幕府,忠于将军,决无贰心。光久如有违逆,当身死家灭。”

听了岛津光久发的毒誓,德川家光这才露出一点笑容,对跟随岛津光久前来谒见的岛津忠朗、岛津久庆、岛津久元、镰田政统等人说道:

“光久公年纪尚少,还需卿等好好辅翼之,以续家国之福。”

众人都不敢多说话,只能唯唯诺诺。经过这么一次会面,岛津光久意识到,德川家光对他还是不怎么放心,一是不放心他是否像岛津忠恒那样死心塌地为幕府效力,二是不放心他的能力是否足以领导岛津家治理好萨隅日七十七万石的庞大领地。毕竟岛津光久此时年仅二十二岁,还是一个愣头愣脑的小青年,萨摩武士向来以桀骜不驯而著称,当年岛津义久、岛津忠恒为了压制这帮人可没少费心思,年轻的岛津光久有他父祖那样的本事吗?

德川家光虽然给岛津光久颁发了宣令,形式上承认岛津光久继位,但在内心里,德川家光对岛津光久能否坐稳藩主之位仍抱有疑虑。接下来,岛津光久要做的,就是拿出实际行动和成绩,来证明自己可以。

二、乡中教育

岛津光久出生于元和二年(1616年),即“元和偃武”的第二年。他出生时,战乱时代已经结束,日本国内局势稳定,因此他基本没有机会领兵上阵打仗。岛津光久的“初阵”,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参战,就是宽永十四年(1637年)出兵参与平定岛原之乱,但也只是到天草岛逛了一转,相当于搞了几天野餐,实际上没打过什么像样的大仗硬仗。

相反,岛津光久自幼拜萨摩著名儒学者爱甲春喜为师,好读诗书,气质儒雅,擅长汉诗、和歌、书法、绘画。在江户参勤期间,又拜德川幕府御用儒学者林道春门下的菊池东勺为师,学习《周礼》《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儒家经典,学问更为长进。所以,岛津光久决定充分发挥自己的强项和优势,在藩内大搞文治,开创岛津家的文治之世。

文章图片3

岛津家的《五经》读本

宽永十五年(1638年)十月,岛津光久返回萨摩鹿儿岛,立即向藩内发布了《御谕令八条》,作为他就任藩主之后的施政纲领。其内容很简洁,只有二十四字:

敬天道、尊祖先、怜穷民、重仁义、慎威仪、采众议、励学问、严法令。

在《御谕令八条》中,岛津光久最看重的是“励学问”。岛津光久决定,在鹿儿岛的城下町建立“藩校”,在各外城的“麓”(其实就是城下町)建立“乡校”,开展“文武两艺”的“乡中教育”。按照岛津光久最初的计划,每个外城都设立一座乡校,萨摩藩共计一百一十三处外城,应有一百一十三座乡校,但因财力不足,实际只建了三十三座。尽管如此,萨摩藩对基层武士的教育,在江户时代各藩当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了。

说起来,由于德川幕府重视儒学,大小各藩都或多或少地建了若干“藩校”,开展了一些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文化教育,但各藩的“藩校”都是建在大名居城或其他大城附近,就读的学生也大都是藩内中高级武士的子弟。像萨摩藩那样把文化教育开展到最基层,就连穷乡僻壤的最低等级的武士子弟也能接受乡中教育,这就非常难得可贵。在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时期,萨摩藩能够涌现出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大山岩、井上良馨等文武贤才,就是得益于深入到萨摩藩各个角落的乡中教育,使这些处于武家社会底层的穷武士也能够凭本事出人头地,成为时代骄子。

其实,岛津家的乡中教育并不是从岛津光久这旮沓才开始的。早在岛津忠良时期,岛津忠良就很重视在一门和重臣子弟中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岛津忠良最为有名的做法,是亲自撰写了一套《伊吕波歌(和歌的一种组合,共四十八首,每首四十八音,四十八音刚好用完日语五十音图中除拔音「ん」和促音「っ」以外的四十八个假名而不重复,且四十八首和歌都是藏头诗,每首的第一个假名连起来又成一首四十八个假名不重复的和歌),命人抄写分发给一门和重臣子弟。到了岛津贵久时期,更是将这一套《伊吕波歌》张贴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命乡里的代官、役人教乡民传唱,务必使得家喻户晓。到了岛津义久当政时,岛津忠良版的《伊吕波歌》成为岛津家祖传的家宝,岛津义久时常亲自手书岛津忠良版的《伊吕波歌》,赐给家臣,作为恩赏。

岛津忠良写的《伊吕波歌》,大都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忠孝仁义等儒家价值观。以其中第一首的上段为例:

「いにしへの道、を聞きても、唱へてもわが行にせず、ば甲斐なし。」

(大意:虽闻大道千百遍,若不躬行亦枉然。)

事实上,岛津家君臣大多文化水平颇高,熟读和汉书籍,擅长和歌者不胜枚举。岛津忠良闻名后世的《伊吕波歌》自不必说,岛津贵久的女婿桦山善久还曾接受过近卫稙家的“古今传授”,岛津义久、岛津家久和上井觉兼也接受过近卫前久的“古今传授”,都是得到官方认证的专业级选手。

新纳忠元更是自学成才,嗜歌如命。在岛津家经略肥后,攻打相良家的水俣城时,新纳忠元听说水俣城城代犬童赖安也是和歌达人,新纳忠元可就来劲了,他白天与犬童赖安用刀枪弓矢厮杀,晚上则以对歌决胜负。具体方法是,新纳忠元先写下若干首和歌,命善唱歌谣的士卒在阵前高声吟唱,唱完后交给犬童赖安,犬童赖安也写下若干首和歌进行对答,命士卒在阵前吟唱,唱完亦交给新纳忠元。双方这样你来我往,古意盎然,雅俗共赏,两军将士在阵前听得如痴如醉,成为历史上的一段奇闻佳话,以至于战争的结果都没有多少人关注了。

相比之下,同一时期同样以“武士之魂”而闻名的“三河武士”德川家就差火很多了。德川家康自述只读过《东鉴》(即《吾妻镜》,记载镰仓幕府历史的史书),而且还是一边让人讲解一边读的。德川家康明确承认自己不懂和歌,在入宫参加皇族公卿举行的歌会时,德川家康都是让人帮忙事先写好,参会时再拿出来照本宣科,做个样子而已。而号称“德川四天王”之一的本多忠胜,干脆根本就不识字。与德川家相比,岛津家众人的文化水平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文章图片4

本多忠胜:俺是文盲……

岛津家之所以重视文化教育,其实是有深刻原因的。第一是,岛津家始祖岛津忠久曾被时任内大臣近卫基通所救,故以近卫家家臣自居,自称藤原氏。近卫家是藤原氏嫡流、“五摄家”之首,不仅政治地位高,而且掌握文化方面的话语权。岛津家既然与近卫家有这么深的渊源,在文化方面自然不能落后,否则没法向近卫家交代。第二是,岛津家的领地是日本与中国、朝鲜、琉球、葡萄牙、荷兰等国进行贸易的前沿,比其他地方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各种在日本国内难得一见的珍贵书籍。相对而言,购置教材也比其他地方成本低一些(在古代的日本,书籍是价钱昂贵的奢侈品)

但是,人们历来都有一个刻板印象,因为岛津家的“武名”远高于“文名”,且岛津家武士喜欢自称“萨摩隼人”(古代南九州的原住民,以勇武著称),所以常给人一种蛮荒不开化的感觉,特别是在京都、江户人的内心里,总是把岛津家当作边远地区的野蛮人来看待。2011年NHK大河剧《军师官兵卫》中,岛津义久、岛津义弘两兄弟竟然都是光着膀子秀肌肉的蛮族首领形象,电脑游戏《战国无双》中,岛津义弘、岛津丰久伯侄也是类似的形象。可见直至今日,人们对岛津家仍然存有莫大的误解。

文章图片5

《战国无双》中的岛津义弘和岛津丰久

岛津忠良的教育方式,在新纳忠元手里得到了发扬光大。当年丰臣秀吉征伐九州,岛津家举家降伏时,家中很多人口服心不服,思想波动,人心不稳,失落情绪弥漫,很容易引发各种政治、社会问题。新纳忠元原本也是不愿降伏的,但既然已降,就要好好地活下去,不能就此躺平、摆烂。有鉴于此,新纳忠元在自己的领地大口城下大力开展子弟教育,要求家中的年轻人要专心修习文武之道,锻炼身体,学习各种技艺,还时常举行考试、比赛,优胜者有赏。这实际上就是让家中的年轻人有事情做,以免在社会上游手好闲、惹是生非。

新纳忠元还亲自撰写子弟教育的大纲,即著名的《二才咄格式定目(直译为“想要对青年们说的法规条文”,“二才”是九州方言中对年轻人的俗称,带有一些戏谑调侃的亲昵意味)。《二才咄格式定目》只有区区二十五条,其精神核心与岛津忠良的《伊吕波歌》大同小异,不外乎是要求重视武艺、生活简朴、待人有礼、不近女色、忠于君上、尊老爱幼等等。在各项武艺技能中,新纳忠元特别重视长途行走和爬山两项技能,他曾说:“惟新公能够从关原突破敌阵,无事返回萨摩,就是因为善于行走,登山如履平地。这是岛津家的强项,年轻人们要永远传承下去。”因此,新纳忠元经常组织家中的年轻人举行登山比赛以及在山路上赛跑,获胜者将得到“山坂达者”的荣誉称号。这实际上是在锻炼年轻人高强度行军的能力。

《二才咄格式定目》中也夹带着新纳忠元的一些私货,例如要求“不准抽烟”、“不准戴头巾(头巾是当时商人、医生等职业的装扮)”、“不准穿棕榈带的木屐(棕榈带的木屐比草绳带或布带的木屐要贵一些)”,这明显是新纳忠元的个人好恶。

文章图片6

和歌达人:新纳忠元

总的来说,新纳忠元的子弟教育非常成功,既稳定了家中人心,也能提高年轻人的素质能力,得到岛津义久的高度称赞,认为新纳家是“一门之楷模、家臣之垂范”。岛津忠恒对新纳忠元这一套教育体系也很欣赏,只是由于当时岛津家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未能将这一教育体系推广开来。直到岛津光久当政,这才开始着手将新纳忠元的教育体系推广到整个领国,深入到基层乡村。

新纳忠元的子弟教育,因为仅限于家中,是一种“三无教育”,即无固定道场、无专职教师、无资金支持。到岛津光久要升级为整个领国的乡中教育,因为范围广、学生多,肯定就不能再这么简单了事了。学生众多,且来自各乡各村,就要建学校、建课堂、建宿舍、购置教材书籍,就要有专职负责的教师来管理学生,这些都要投入大笔的资金。岛津光久时期,岛津家的财政危机已经初现端倪,但还不算太严重,岛津光久仍然能够拿出较多的资金来兴办乡中教育。

除了有固定道场、专职教师和资金支持,岛津光久的乡中教育基本上效仿新纳忠元的子弟教育,以《二才咄格式定目》为教学大纲,在管理上,将学生分为四组:小稚儿(6到10岁)、长稚儿(11到15岁)、二才(16到25岁)、长老(25岁以上)。在平时,长稚儿负责教育小稚儿,二才负责教育长稚儿,长老负责教育二才,即实行“哥哥教弟弟”的模式。只有一些难度特别大的课程,例如《四书五经》之类的文化课,一般人教不了,得邀请有专长的武士或专门的儒官来教授。

乡中教育的内容也比新纳忠元的子弟教育更为丰富。新纳忠元的子弟教育虽然也声称“磨砺修炼文武两艺”,但实际上仍然是以武为主,所谓的“文”,不过是多认识几个字的水准罢了。但乡中教育显然在“文”方面要更进一步,除了讲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还讲授《三国演义》《太平记》《真田三代记》之类的包含着古人治国治军实用经验的历史书,在内容上比新纳忠元的子弟教育高大上得多了。

文章图片7

岛津家家臣使用的笔、墨、砚

另一方面,在重视文教的同时,岛津家也没有放弃尚武精神的培养。在乡中教育的课程中,除了文化课,以及传统的骑马射箭、新纳忠元特别青睐的“山坂达者”以外,还有岛津家的家艺“犬追物”,和东乡重位开创的“示现流”剑法。

所谓犬追物,是由一群人围成一个圆圈,十余人在圆圈中骑马追着用箭射一条狗,最先射中者为优胜。因为场地狭小,狗的速度又非常灵活敏捷,非常考验参赛者驾驭坐骑和在频繁运动的状态下射箭的能力。

文章图片8

犬追物

东乡重位是萨摩国众东乡氏庶流,曾担任岛津义弘的“弓伴”(指导练习弓箭之术的教练),在跟随岛津义弘进京参勤时,在京都天宁寺学习香取神道流剑法,回国后创立“示现流”(亦称“自现流”、“自显流”)。示现流的精髓是强调力量,用从右上向左下斜劈(号称“棋盘斩”)的方式打掉对方的兵器。示现流剑法一度被岛津家视为秘术,藏之高阁,不轻易示人。到了岛津光久大搞乡中教育时,这才拿出来公开让大家学习。说起来,示现流并没有什么高深的秘诀,其要领全在于平时的力量训练,拥有了绝对力量,再来谈什么技巧都好说。所以我们在看NHK大河剧《笃姬》《西乡殿》《坂本龙马》等影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萨摩藩武士拿着一把木刀对着一捆木柴不停猛砍,咋一看有点傻乎乎的莫名其妙,其实那就是示现流的力量训练。

文章图片9

岛津家武功秘笈《自现流直传书》

岛津家开展的乡中教育非常成功,不仅提高了家中众武士文武两方面的能力素质,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使岛津家能够在后来的倒幕运动和明治维新中唱主角,而且加强了家中武士的团结,凝聚了人心。正是因为有了乡中教育的学习交流,岛津家的武士大多视野比较开阔,对各种新奇事物见怪不怪,这也是岛津家能够在幕末的危机中主动实行藩政改革、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原因之一。

岛津光久重视教育,对后世影响巨大,在岛津家的家史中也占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被称为“文治之君”。

三、岛津纲贵继位

岛津光久的正室夫人是老中伊势贞丰之女,称“曹源院”。宽永九年(1632年)四月一日,曹源院在江户参勤时,在江户城下的岛津家宅邸为岛津光久生下嫡长子。按照岛津家旧例,这个孩子被取名“虎寿丸”,称“又三郎”,这就是指定其为本宗家嗣子,将来继任家督之位的意思了。虎寿丸元服后,岛津光久为他起名为“岛津平久”。

庆安四年(1651年)正月,岛津平久首次登江户城,面见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纲,向将军祝贺新年。德川家纲赐给岛津平久“松平”氏名和“纲”字偏讳,改名“岛津纲久”。

文章图片10

参见将军

岛津纲久继承了岛津光久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自幼喜爱读书,曾拜萨摩著名的朱子学者泊如竹、诹访兼利为师,学习《四书集注》《朱子语类》等儒学经典。岛津纲久还擅长和歌、书法、绘画,可以说是十足的文艺青年。要知道,当时在江户参勤的大名,大都是元和偃武以来的第三、第四代了,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已经腐化堕落、骄奢淫逸,把江户城下町弄得乌烟瘴气,唯有岛津家家教极严,不和他们沆瀣一气。在江户参勤的大名及嗣子中,岛津纲久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庆安四年(1651年)十月,出生于江户的岛津纲久第一次回到故国萨摩鹿儿岛。他关心民间疾苦,一回来就四处查访民情,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三十条意见,呈给岛津光久。但岛津纲久的上书没有署名,岛津光久只见这三十条意见针砭时弊、鞭辟入里,提得非常中肯,就连书法也是上乘,便命人暗中去查上书之人是谁,后来得知是年仅十九岁的岛津纲久,这让身为父亲的岛津光久也不禁大吃一惊。

岛津纲久不仅聪明伶俐,而且宅心仁厚,体贴下人。据《萨藩旧传集》载,岛津纲久在鹿儿岛的某日,正准备外出巡视,忽然刮起大风雪,众人都劝岛津纲久取消行程,但岛津纲久说道:

“此次出巡,沿路之人想必已经做了万分准备,我若不去,恐有负众人,就连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可能也会浪费掉。”

因此坚持冒着风雪出行。

庆安、承应、明历年间,因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很多明朝遗民流亡日本。有一个叫做江原木庵的明朝黄檗宗僧人,到江户参见德川幕府官员时,明确提出想要拜访“萨摩贤少君”。可见岛津纲久的贤名,连当时的明朝僧人都有所耳闻。

不过,可惜的是,岛津纲久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宽文十三年(1673年)二月二十九日,岛津纲久还没有来得及正式继位,就病故于江户岛津宅邸,享年四十二岁。

江户城,现为日本皇居

岛津纲久生前娶德川家庶流、伊予松山藩主久松定赖之女为正室夫人,号称“真修院”。庆安三年(1650年)十月二十四日,真修院在江户宅邸为岛津纲久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名为岛津延久。岛津纲久死后,岛津延久被确立为岛津氏本宗家嗣子。按照惯例,岛津延久成为嗣子后,登江户城拜见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纲,德川家纲赐其“松平”氏名和“纲”字偏讳。

但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新问题。按照岛津家的取名规则,岛津延久接受“纲”字偏讳后,应当改名“岛津纲久”,但是岛津延久的老爸已经叫做“岛津纲久”了,岛津延久总不能和老爸同名吧。于是,经过岛津光久和家中众老中商议,决定岛津延久改名为“岛津纲贵”。从此,岛津家又确立了一个新的规则,即当主或嗣子在接受幕府将军赐予的一字偏讳后需要改名的,可不再使用传统的“当家字”即“忠”字或“久”字。

贞享四年(1687年),年届七十二岁、在位长达五十年的岛津光久宣布退隐,让位于嫡孙岛津纲贵。岛津纲贵袭封,成为萨摩第三代藩主、岛津家第二十代家督。

四、元禄九灾

岛津光久虽然宣布退隐,但实际上仍以“后见”(监护人)的身份在幕后执掌家中实权,直到元禄七年(16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岛津光久在萨摩鹿儿岛鹤丸城去世,享年七十九岁。按照岛津家惯例,岛津光久的棺椁下葬于御龙山福昌寺,法号“宽阳院泰云温慈大居士”,神主供奉于鹤岭神社,神号“天大空泰云雄命”。

岛津光久死后,岛津纲贵才算是真正掌权,成为名副其实的藩主。众所周知,历史上公认“岛津无暗主”,在岛津家的历代当主中,或许有才能平庸、壮志难遂者,但没有一个是昏君、暴君。岛津纲贵继承了父祖的才干,继续大力开展文化教育,同时也提倡武道,训练兵马,以示不敢忘战。但是,岛津纲贵的运气不太好,在他当政的元禄年间,日本国内自然灾害频发,火灾、洪水、台风、地震、海啸,甚至平时不怎么常见的火山爆发也连接出现,给人以末世来临之感。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导致农业粮食歉收、民众陷入极度贫困,而且给幕府和大名也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仅有十七年的元禄年间,对岛津家造成重大损害的灾害就有九次,在《岛津国史》中称为“元禄九灾”。

文章图片12

江户城地图

元禄三年(1690年),江户城下的岛津家樱田、高轮两处宅邸发生火灾,宅邸被烧毁殆尽,死伤人员不计其数。好在当时岛津光久、岛津纲贵均不在江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元禄四年(1691年),鹿儿岛的城下町发生火灾,延烧至鹤丸城,因本丸四周有水池,得以幸免,本丸之外的二之丸、三之丸大部分被烧毁,损失极为惨重。

元禄七年(1694年),关东发生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岛津家位于樱田、高轮两处宅邸刚刚建好,樱田宅邸在地震中被毁,濒临江户湾(今东京湾)的高轮宅邸则被海啸夷为平地。岛津家众人捶胸顿足,也是无济于事。

元禄九年(1696年),鹿儿岛鹤丸城再次起火,这次的火灾是从鹤丸城延烧至城下町,大火持续了一天一夜,不但町民的房屋被毁严重,而且武家屋敷也受损严重。

元禄十年(1697年),德川幕府摊派给岛津家的御手传普请、由岛津家负责营建的宽永寺本堂发生大火,工程尚未完工,就毁于一旦。德川幕府的御手传普请,“御手传”本来是协助的意思,但在现实中,御手传普请都是由承担项目的大名家全权负责,幕府根本不参与,施工过程中的风险,也是由各大名家自行承担。碰到这种还没施工完就遇到火灾的情况,岛津家喊冤无门,只能自认倒霉,默默地重新建造。

元禄十一年(1698年),樱岛火山爆发,锦江湾四周农田全部被火山灰覆盖,颗粒无收。樱岛火山在萨摩、大隅被视为神山,樱岛火山爆发,在当时人心目中是山神震怒的表现。而且,当年室町末期岛津家发生“三州大乱”,也是起源于樱岛火山爆发,殷鉴未远,樱岛火山爆发让萨隅日三州民众陷入极大的社会心理恐慌。

元禄十二年(1699年),岛津家的樱田宅邸发生火灾,短短几年时间内,樱田宅邸已是第三次被毁。

元禄十四年(1701年),萨摩发生洪水,鹿儿岛的鹤丸城和城下町也受到影响,损失非常严重。

元禄十六年(1703年),萨摩再次发生洪水,川内川河水暴涨,出水、菱刈、神子田、汤之尾等处的堤坝被冲毁,淹没农田无数。

“元禄九灾”只是史书上有记载的九次比较大、造成损失比较严重的灾害,其余的小灾小难,那就没法统计了。虽说日本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多灾多难,但自然灾害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如此频繁的发生,也是极为罕见的事情。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面对大规模的自然灾害,人是无能为力的。岛津纲贵纵有通天之能,也无法弥补如此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如此严重的社会创伤。

不过,在岛津纲贵当政的元禄年间,也有一些社会进步。其中影响最为巨大的,就是引进了红薯这一作物。红薯原产于美洲,由西班牙、葡萄牙人传播至吕宋,再经由琉球,传至萨摩。红薯对种植条件要求不高,产量也大于稻、粟、麦等传统作物,一经引进,便成为日本人的重要口粮。特别是在天灾频发的季节,红薯可救了不少人的命。因为萨摩是日本最早种植红薯的地方,红薯在当时的日本也被称为“萨摩芋”。

文章图片13

萨摩芋

五、岛津吉贵继位

岛津家在江户城下的几处宅邸数次被毁,损失惨重,就连德川幕府也看不下去了。元禄十三年(1700年)正月,将军德川纲吉在江户的芝(地名)赐给岛津家一块土地,用于新建宅邸。

宝永元年(1704年)九月十九日,被频发的天灾折腾得心力交瘁的岛津纲贵终于顶不住了,在新落成不久的芝宅邸病逝,享年五十五岁,在位凡十七年。岛津纲贵的棺椁下葬于御龙山福昌寺,法号“大玄院昌道元新大居士”,神主供奉于鹤岭神社,神号“严速活光彦命”。

岛津纲贵生前娶内大臣鹰司信平之女为正室夫人,称“常照院”。但常照院没有生育子女。岛津纲贵膝下长子为家臣二阶堂宣行之女、侧室夫人兰室院于延宝三年(1675年)所生,名为岛津忠竹。贞享二年(1685年),祖父岛津光久经过与众老中谈合,决定立庶子出身的岛津忠竹为本宗家嗣子。

文章图片14

元禄二年(1689年)二月,岛津忠竹至江户,登城参见德川幕府将军德川纲吉,德川纲吉赐其“松平”氏名和“吉”字偏讳,改名“岛津吉贵”。元禄三年(1690年)三月,岛津吉贵任侍从、萨摩守,叙从四位下。

宝永元年(1704年)九月,岛津纲贵死后,岛津吉贵继任,为萨摩第四代藩主、岛津家第二十一代家督,时年二十九岁。

倒霉的岛津纲贵可以说是被天灾带来的繁杂问题给累死的。岛津吉贵继位后,将如何处理父亲尚未来得及摆平的烂摊子?年轻的岛津吉贵还将面临怎样的新问题?岛津家和德川幕府的关系,又将会有什么新变化?

请继续关注《岛津家百年战记》下一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