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72)圭恰尔迪尼(1483—1540)意大利政治家、历史学家

 金色年华554 2022-05-03 发布于江西

人都是依据自我利益而采取行动的。—圭恰尔迪尼

圭恰尔迪尼(1483—1540)意大利政治家、历史学家

贵族出身圭恰尔迪尼的思想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怀疑主义的觉醒,他属于最尖锐的那一种,对别人认为好的他竭力讽刺,对人们的希望他感到悲观。在他的眼里,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最值得干的就是怀疑。

他早年学习民法,成为佛罗伦萨大学教授,26岁结婚,不仅因为女方“家财万贯,权势超人,而且,我本身就喜欢这些东西”“可以让我安心写作”。

次年,他写出《佛罗伦萨史》,这是天才从重重重压下喷出的自由之泉。此后,他出任教会大使、地方总督,表现出很强的行政才能,却像所有正直人士那样毫无例外的受到上司排挤打压,这正是他怀疑思想形成的原因。

1537年,他退隐还乡,完成了10巨册的《意大利历史》。一时,大大小小的统治者都想见到这位16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就像拿破仑急着要见歌德一样。

美国历史学家汤普逊称圭氏为“马基雅维利的伟大继承者和唯一可以与他匹敌的”;西蒙兹称他为所有民族和时代里最完美的历史学家,称其《意大利史》“几乎是无法超越的著作”。

圭氏处世哲学代表作《政治与经世备忘录》,讲述政治观念、哲学思想、处世态度、宗教历史、说话艺术、君臣相处等多方面的经验和见解,已经成为西方政界的重要参考标准。

圭氏认为,国家的命运绝对不能维系在君主身上,因为再英明的主子也有人性弱点或性格缺陷,这些往往会断送一个国家的前程。

他说,大多数人头脑都很简单,兽性却很强,天生自私堕落不守法,随时需要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或武力来约束,宗教是最不会引起反抗的一种约束力,但当宗教腐败时,情况会更糟。

圭恰尔迪尼在书中写道:“每当我看到教士和官吏们的那种野心、贪婪和暴行时,恶心之情由然而出。”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72)
邮票上的千年千人(7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