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名将012:四星名将李牧大破匈奴,连续两次击退秦军

 金色年华554 2022-05-03 发布于江西

  【孙子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语出《孙子兵法·计篇》,意思是:有能力却让对方看着没能力,要出兵却让对方认为不出兵。】

  李牧(?-公元前229年),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人,赵国北部边防良将。后世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其中白起、王翦、李牧为四星名将,廉颇为三星名将。

  李牧曾长期率军驻守代郡、雁门。为防备匈奴南侵,依照需要自行任用官员。所收税赋不上缴,直接由边防军司令部支配。李牧每天杀牛宰羊,犒赏战士,骑马射箭,训练精锐部队,严密把守关卡,派出大量间谍,对敌情了如指掌。

  李牧曾下令:“匈奴部落如果南下,人民应迅速地把牛羊赶回城堡,登城固守。胆敢捕杀敌人的,一律斩首。”匈奴部落屡次进击,烽火一起,人们躲避一空,边防军也如此行动,不跟匈奴交锋。如是几年,边疆人民没有受到损失。匈奴部落讥诮李牧胆小如鼠,边防军也认为统帅怯懦。

  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不肯改变。赵王大怒,派人接任他的统帅位置。一年下来,赵军不再退让,频频主动出击,结果不断失利,死伤很大。沿边地带变成战场,人民既不能耕田,又不能放牧,举目一片荒凉,民不聊生。赵王无奈,再命李牧官复原职,李牧称病不肯,赵王施压,非要他复职不可,李牧说:“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意思是还得用之前的老办法,赵王答应。

  李牧再防北疆,继续坚壁清野。几年下来,匈奴部落无所斩获,但仍坚信李牧怯懦。赵军战土们每天得到赏赐而无所事事,精力充沛,都愿一决胜负。李牧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士气已经非常高昂),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骁勇战士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加强战斗训练。然后,放出牧人和牛羊,布满原野。

  匈奴部落小队人马侵入,李牧下令:稍一接触,即行败退,并且故意留下十余个败兵游卒,让匈奴部落劫掠。

  匈奴单于闻讯,亲率大军深入,李牧节节败退,派出左右两翼向匈奴兵团后路迂回,使匈奴兵团陷于重围。赵军四面夹攻,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匈奴部落狼狈逃走。李牧追击,顺道扫檐褴、东胡、林胡等诸部落。匈奴单于幸而冲出重围,向北逃亡,十几年不敢接近赵王国边境。

  李牧此战,类似于一百多年后的公元前133年,汉武帝部署的同样针对匈奴的大歼灭战。两战不同之处有两点,其一是规模不同,后者规模更加庞大,汉武帝调集了步兵、骑兵、战车部队三十余万人。其二是结果不同,李牧成功将匈奴主力引入包围圈并将其消灭。汉军则未能成功诱敌深入,扑了个空。两相对比,可见李牧此战部署之周密,战绩之辉煌。

中国古代名将012:四星名将李牧大破匈奴,连续两次击退秦军

  公元前244年,李牧率军攻击燕国,占领武遂、方城。

  十年后,公元前234年,秦大将桓齮攻击赵国,在平阳击杀赵国大将扈辄,斩杀赵军十万人。赵王任命李牧为三军统帅,在宜安、肥下会战,秦军大败,桓齮率残军逃走。赵国封李牧为武安君。一些网上文章将此战描述得绘声绘色,但所述史料细节《史记》、《资治通鉴》均未采用,可信度不高,正如另外一场声势浩大的“阴晋之战”,称秦国起兵五十万讨伐魏国西河郡,被郡守吴起以五万魏军击败,《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也未采信。尽管如此,李牧此次大败秦军,令其统帅桓齮落荒而逃,在当时赵国将士凋零(26年前的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军队被坑杀四十万,此时赵奢、蔺相如、廉颇等均已先后去世)的大背景下,已经是一个辉煌的胜仗。

  根据《资治通鉴》记载,一年后(公元前233年),桓齮再攻赵国,攻陷宜安、平阳、武城。可见桓齮军队只是被李牧击溃,并没有被消灭,逃兵重新聚拢后战斗力很快恢复。

  再下一年,秦军兵分两路,一路向邺城,一路向太原,分别攻陷狼孟、番吾。李牧迎战,秦军再次败退。

  公元前229年,秦国向赵国发动灭国攻击。大将王翦率一路大军攻击井陉塞,另一大将杨端和率河内驻军,北上呼应。李牧、司马尚竭力抵抗,秦军不能前进。

  秦国故技重施,派间谍给赵王宠臣郭开大批金银珠宝,诬李牧、司马尚即将叛变。赵王恐惧,派人接替李牧、司马尚职务。李牧悲愤,拒绝交出兵权,后抵抗失败,在逃亡途中被杀。

  李牧作为赵国边防良将,其指挥的大破匈奴十余万骑的经典战役,经过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成功“引狼入室”进行围歼,战绩辉煌,随后匈奴十几年不敢接近赵王国边境,给赵国边防带来了巨大利益。要知道当时的游牧部落战斗力已经十分强悍,秦国、赵国、燕国都被迫修筑长城进行抵御。

  随后,李牧在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后国力、士气大幅衰落的背景下,连续两次击退秦国精锐之师,可谓是赵国第一名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