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敬意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2-05-03 发布于天津

敬意

十载零章文不少,诗吟每愧李膺仙。

贫儒敬汝唯三韭,雅士还吾常半毡。

拙笔曾随钧字誉,微声竟与显名传。

君如广野平畴阔,哂我星星一亩田?

【注释】读元代诗人王冕的《寄李子粲》诗,步韵而咏别事。原诗云:“白头自笑潜夫拙,却忆风流李谪仙。对客每言齐物论,移家只有广文毡。赤鸡白狗看儿戏,绿水青山作画传。慷慨不愁春色老,笑看花雨落平田。”步韵诗作于2022年5月1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十载之间零星之章文也不少,自己的诗吟却每每惭愧当世的李膺仙。我这个贫儒敬给你的唯有三韭,可雅士您还给我的却是教诲承于半毡。我这枝拙笨的笔曾经随着您的千钧之字沾光享誉,我的微小的声名竟然与您的显名共同流传。君就如广阔的田野平畴无际,是不是会哂笑我这广野旁星星点点的一亩薄田?

首联中的“零章”,指篇幅短小的诗文,见清代人曾国藩的《邓湘皋先生墓表》:“鉅制零章,甄采略尽。”

这一联中的“李膺仙”,语出《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士宾望之,以为神仙焉。”后来成典,暗喻名流。用典见南朝梁代诗人陆倕的《以诗代书别后寄赠》:“李郭或同舟,潘夏时方驾。娱谈终美景,敷文永清夜。”又见唐代诗人羊士谔的《郡中玩月寄江南李少尹》诗之二:“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还见宋代诗人吕渭老的《水调歌头·陈性孺不相见十年》词:“闻道山阴回棹,相去都无百里,李郭可同船。”

颔联中的“三韭”,语出《南齐书·庾杲之传》,南朝齐人庾杲之家贫,食唯韭菹、黄韭、生韭,谓之三韭,后泛指蔬菜。这里借指微轻之物,用典见宋代诗人陆游的《对食》诗:“天赋元无满谷羊,不烦粱肉污龟肠。忽逢客釜蓴羹美,遥忆山厨麦饭香。正有一箪元自足,纵嘲三韭亦何伤?江边烟岫参差路,便唤渔舟暮治装。”

这一联中的“雅士”,指品格高雅的读书人,见宋代诗人韩淲的《秋意》诗:“秋意不堪老,宦情惟自悲。萧萧风雨中,吟哦漫寻诗。古来骚雅士,常恐归计迟。此事不难办,无语王谢儿。”

这一联中的“半毡”,语出《南史·江革传》:“朓(谢朓)尝行还过候革,时大寒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其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后用为顾惜寒士之典。用典见宋代诗人胡宿的《赵宗道归辇下》诗:“半毡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又见宋代诗僧释正觉的《雪晴寄刘殿撰》诗:“半毡半幅一羌床,寒淡家风肖老庞。容易著身藏北斗,等闲开口吸西江。龛灯梵夹香摇几,茅屋禅蒲雪照窗。方外友於思对麈,隐人胸次作舂撞。”

颈联中的“钧字”,指千钧之字,分量极重的文字,钧,敬辞,用于有关对方的事物或行为(对尊长或上级用)。

这一联中的“微声”,指微小的名声,见唐代诗人张籍的《祭退之》诗:“公文为时师,我亦有微声。而后之学者,或号为韩张。”

尾联中的“星星”,指一点点,形容其小,见宋代诗人周邦彦的《蝶恋花·柳》词:“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又见清代诗人沈德潜的《枫江夜泊》诗:“星星渔火乱,知是泊枫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