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禧修谈“民族魂”鲁迅另类的哲学思维方式

 祥公馆 2022-05-03 发布于浙江

  11月11日下午,为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发掘鲁迅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探讨鲁迅对现代文化价值重建的重要参照意义,尚德书院博雅读书邀请了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曹禧修教授为之江学院学子做了一场《“民族魂”鲁迅另类的哲学思维》讲座。全校师生3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讲座,全场座无虚席。

  曹教授开篇讲述了对于文学家的鲁迅为什么要从哲学思维进行研究的原因,他从“民族魂的核心内容”和“伟大的批判者是不是伟大的建设者”两方面加以阐述,由此引申到鲁迅另类哲学思维方面的内容的论述,整个讲座内容详实,引文丰富,曹老师广征博引大量的论据,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认真思考,并能够得出自己的判断。

  “鲁迅去世的时候,他的棺材上覆盖着写有'民族魂’三个字的一面旗子,在此之前之后都没有人享誉过,为什么独有鲁迅享誉这个称谓?”曹教授认为,源泉性思想家是鲁迅被称为“民族魂”的唯一内核。曹老师引用毛泽东的话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伟大的批判者”是不是“伟大的建设者”?曹教授告诉同学们,一方面鲁迅自尊为民族伟人,另一方面,又自贬为民族的罪人。当前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看法,很多的社会问题、道德滑坡是我们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造成了断裂,而造成断裂的原因是五四运动的那一批人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而否定传统文化最激烈的人就是鲁迅。

  “鲁迅是伟大的批判者,更是伟大的建设者”。鲁迅创作的《呐喊》《彷徨》《野草》等,就是一个伟大的批判者,但如果我们把鲁迅在翻译、古籍整理、美术收藏等中的成就拿出来看,就是文化建设的式样。鲁迅在极力批判传统文化的时候,他也在对传统文化做整理,做建设工作,并且贯穿了他一生。

  “鲁迅具有独异的哲学思维。”鲁迅的文章叙事独到、深刻,往往让古老的中国为之地动山摇。曹教授举例说,《狂人日记》说的是礼教吃人,触及了中国的一个根本问题。礼教确实很重要,但在强调礼教的时候,往往人的个性、独立、自由没有了。“个”的基点是鲁迅一以贯之的价值立场。曹教授引用了大量的证据作为论据,说明鲁迅是基于民族希望而追求个人价值。鲁迅的另一个独异哲学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狂”,他将“个”和“狂”结合,鲁迅认为,大家面对死亡的归宿,唯一选择是朝着坟墓去,明知道是绝望的,但是也要反抗绝望。“所以鲁迅是一个个人主义者,但也是一个伟大的深沉的爱国主义者。”

  讲座结束后,曹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一位同学问:鲁迅先生的翻译作品与原著风格完全不同,意思可能与原作有所冲突,请问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曹老师告诉同学们,鲁迅的翻译有他自己的理论,鲁迅的翻译属于硬译,他想要把西方文化理念和句式、语法风格都翻译出来,给中国带来一些帮助。最后,曹老师要求同学们在读鲁迅作品的时候,“开出自我反省的道路”,按照鲁迅所说的,不让读者做“看客”。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耳目一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都感觉意犹未尽,收获颇多,一致认为曹教授的讲座让学生们拓宽了思路,开拓了视野,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同学们的所知、所识站在社会的前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