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邓铁涛经方运用心得——大黄牡丹皮汤

 虚竹怀远 2022-05-03 发布于湖北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牡丹皮汤一方出自《金匮要略》,方用大黄、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治疗肠痈腹痛。

【用药心得】

      邓教授常用大黄牡丹皮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阑尾炎。如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期,药用生大黄9~15g(后下),蒲公英15g,冬瓜仁30g,桃仁9~12g,丹皮9g,皂角刺12g,芒硝6~9g(冲服)。水煎服。每天1剂,重者一天2剂。治疗3天后,一般患者多已无自觉症状和腹部体征,可随症加减再服3剂。或用大黄四逆散(自拟方):生大黄9g(后下),冬瓜仁30g,桃仁9g,柴胡9g,赤芍9g,枳壳6g,丹皮9g,甘草6g。若脾虚、气虚者,可加大枣或党参、黄芷之属,但不宜重用,以免滞邪。慢性阑尾炎则用大黄牡丹皮汤:生大黄9g,丹皮9g,冬瓜仁30g,桃仁9g,芒硝6g。待疼痛发作时服3~5剂。如此停停服服,可以治愈。

      邓教授用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的体会列举如下。

(1) 大黄牡丹汤的分量生大黄15g(后入),芒硝9g(冲服),桃仁泥15g,冬瓜仁30g(打烂,去壳或用新鲜的更佳,鲜的可用60g),丹皮15g。以上为成人量,小孩或慢性病患者分量可酌减。

(2) 服大黄牡丹汤必须泻下,所泻的东西如血水或如河泥,便为有效。如果服药1剂4~5小时后仍不见泻下者,可再煎1剂分2~3次服,每隔2小时服1次。如已泻出,则不必再服。第二天仍用大黄牡丹汤,分量可根据病情酌量施用。诸症消退之后,仍宜减轻分量再服1~2剂,以巩固疗效。

(3) 如遇患者体质虚,可根据其泻下后的情况,于第二剂或第三剂大黄牡丹汤中加入人参(吉林参或花旗参)6~9g。如果遇剧痛可加田七末2~2.5g冲服,或加蒲公英24-30go

(4) 为了防止化脓引起腹膜炎,可用三黄散水调外敷压痛处,干即更换,但换时先弄湿以免刺激其皮肤,内外兼施效果甚佳。

       邓教授说:“比如阑尾炎,解放前还是一个大手术,因为抗感染还不过关,也容易死人。那时我们治疗,就是用张仲景的大黄牡丹皮汤,三几付药就好了。后来又发现了阑尾穴,现在治疗是针阑尾穴加上吃大黄牡丹皮汤,一般都不用开刀。即便穿孔,只要排到腹腔里面的东西不超过500ml,可以不开刀。”援用刘国声的研究认为大黄和牡丹皮的制菌作用是相当强的。大黄本身就有消炎制菌和泻下的双重作用;而牡丹皮的制菌作用也不差。仲景把本方命名为大黄牡丹皮汤,以这两味药为主药,并不是偶然的。大黄既是先锋,又是主将。它与芒硝配合冲锋陷阵,使邪有出路,“积热”、“蓄结”得除;冬瓜仁利水消炎,《千金方》治肺痈的苇茎汤中亦用冬瓜仁,说它能治内脏的脓疡是有根据的;桃仁能消血肿、消炎,善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和瘀血积滞的腹痛,有活血通经的作用。除此之外,桃仁还能改善腹部的血循环,在本方中也是一味重要药物。旧说配大黄能治瘀结便秘。药虽五味,但却紧紧把握着“使邪”有出路,消除盲管腔的阻塞,消炎制菌,改善局部血循环等几个方面,使阑尾炎得到根本的治疗。因此,没有并发阑尾穿孔的危险,这也是可以肯定的。

【验案举例】

       邓教授曾治张姓患者,30岁,腹痛2天,乃就诊于某医院,欲得注射止痛针,但当天上午诊断为阑尾炎,要患者当即住院开刀,下午便不担保。惟患者无款交手术费,亦怕开刀,邀为诊治。经中医诊断,其右下腹角热,细按内有球状物。右足动则痛剧,乃出大黄牡丹汤予之。处方:生大黄12g(后下),粉丹皮12g,桃仁6g,冬瓜仁24g,芒硝9g(冲服)。

       服药后是晚痛仍剧,且觉球状物微隆起。次日再诊时大黄改为15g、芒硝12g,其他各味略增。服后3小时乃下不少黑黄稀粪,是晚痛略减。三诊药量略减,大黄12g、芒硝9g,服后又下黑秽之粪,痛再减。四诊至七诊均依方加减,其痛渐减,球状物亦渐细,然身体疲倦无力。第八日乃将各药减至:大黄9g、芒硝6g、丹皮9g、桃仁3g、冬瓜仁15g,另加厚朴3g。服药后,夜痛大减,后安睡。次日晨起,腹饥思食,食粥后再来。九诊时乃将大黄减为6g、芒硝6g,各药亦减其量,是日大便乃成条状。十诊时去大黄、芒硝。十一诊停药,进高丽参9g,细按右腹角仍有条状物。第十二日再服轻量大黄牡丹汤1剂。第十三、十四日再服高丽参9糜第十五日痊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