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机体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反应而引起器官或系统损伤的一类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累及的范围,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分为系统性和器官特异性,前者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类风湿关节炎(RA)、抗磷脂综合征(APS)等为代表;后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等。由于自身抗体的产生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之一,因而,自身抗体本身就成为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学标记物。 ![]() 常见的风湿免疫自身抗体 (1)抗核抗体(ANA) 抗核抗体(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脱氧核糖核蛋白、DNA、可提取核抗原和RNA等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最重要的诊断指标之一。当出现抗核抗体阳性时,多数是风湿病所致,偶尔也可在其他疾病见到。 ![]() 02 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谱 ANA的靶抗原众多,采用盐析法从细胞核中提取出来,且不含DNA的一类抗原统称为ENA。临床常用抗ENA抗体主要包括抗Sm、U1-RNP、SSA、SSB、Jo-1、Scl-70和核糖体P蛋白抗体等。 ![]() 03 抗双链DNA(dsDNA)抗体 该自身抗体对诊断SLE有较高的特异性(95%),是SLE分类标准之一。其抗体滴度在多数SLE患者中与病情活动程度相关,可作为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价的指标,并与SLE患者的肾损害相关。 04 抗核小体抗体 抗核小体抗体可出现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早期,并且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在SLE患者中阳性率为50%-90%,特异性>90%。 05 抗C1q抗体 抗C1q抗体除与低补体血症荨麻疹性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相关外,与SLE患者并发狼疮性肾炎及其活动性也密切相关。 ![]() 06 抗磷脂抗体谱 抗磷脂抗体谱主要包括狼疮抗凝物(LA)、抗心磷脂(CL)抗体、抗β2-糖蛋白1(β2-GP1)抗体、抗凝血酶原(PT)抗体和抗磷脂酰丝氨酸(PS)抗体等,在我国SLE患者中检出率约为20%-30%,是SLE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检测LA或抗CL-IgG/IgM或抗β2-GP1-IgG/IgM是诊断抗磷脂综合征(APS)的血清学标准。 ![]() 07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的靶抗原有十余种,与临床最相关的是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两者与ANCA相关血管炎,即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EGPA)、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以及这些疾病的肾脏表现密切相关。 ![]() 8 抗Sm抗体: 以病人名字(Smith)命名。抗Sm抗体对早期、不典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9 抗rRNP抗体: 常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中及有内脏损害(如脑病)的患者中存在,与抗dsDNA抗体的消长相平行。该抗体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阳性率可达40%,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有价值的抗体。 (10)类风湿因子(RF) IgM-RF是RF主要的自身抗体类型,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70%-90%,是2010年ACR/EULAR颁布的RA分类标准中的血清学检测项目之一。另外,IgA-RF和IgG-RF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也可能有一定提示意义。除RA外,RF也可见于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种感染以及肿瘤性疾病等。 ![]() 11、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 这两种抗体与干燥综合征相关,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0%和40%,但其他结缔组织病中,这两种抗体也可存在。抗SSB抗体较抗SSA抗体诊断干燥综合征的意义更大。 (12)抗Scl-70抗体 因该抗体主要在系统性硬化中出现,且其抗原分子量为70kD而得名。抗Scl-70抗体是系统性硬化病很特异的抗体,其他结缔组织病很少检出此抗体。 (13)抗Jo-1抗体 以病人名字John而得名。抗Jo-1抗体被视为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标记抗体,在其他风湿病中很少出现。 (14)抗线粒体抗体(AMA) AMA阳性的患者多见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阳性率可达90%以上,且抗体滴度甚高,半数以上病人可达1:200—1:6 000。胆总管阻塞性肝硬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皆为阴性。正常人阳性率低于1%。据此,抗线粒体抗体的检查可作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肝外胆道阻塞性肝硬化的鉴别诊断。 ![]() (15)抗O(ASO) 当人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链球菌在代谢过程中会分泌一种称为链球菌溶血素O的物质,以这种物质为抗原在人体内形成的抗体便称为抗O。曾经有过链球菌感染都会导致抗O升高,如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等。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O也会升高,但抗O升高并不意味着就患了风湿性关节炎,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 01 当自身抗体检验结果与临床情况不符时,建议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等特点,对检验结果作出适当解释及下一步建议。 对临床高度疑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果某一种方法检测自身抗体结果为阴性或弱阳性,或当阳性的检测结果与临床特点不符时,建议使用另一种检测方法对结果加以确认。 ![]() 若偶然发现某种抗体存在,而无临床表现,应评估该抗体对该个体预后的影响,并结合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其它相关疾病及其它实验室指标综合评价。由于自身抗体可出现在临床表现之前,因此必要时可进行定期复诊及实验室指标监测。不可忽视很多自身抗体可早于临床表现前多年出现,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如抗CCP抗体、AMA-M2等。 临床医师和检验科医师应在必要时针对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结果特点进行沟通,共同商议决定下一步检测项目或给予患者何种建议。 来源:《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建议》。 |
|
来自: 夏至2半夏 >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