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光

 姚骅2020 2022-05-03 发布于上海
2022年5月3日的下午,望着窗外洒满的春光,心里很痒。在救护车的鸣叫声中,拍下了下面的这张照片。远处是杨浦大桥,若不是因为疫情,这个时候,我们全家也许就在桥下的滨江地带吹着江风,在春光里骑车、散步,然后再去常常光临的那家咖啡店喝个咖啡。但也许,就只是也许罢了。

后天,就要夏至了,但心里总感觉今年压根就没有拥抱过春天,这个春天仿佛是空缺了一般。想,这个城市中的许多人一定和我有着相同的感受。想出个弥补的办法,拿出了这张名为《春光》的唱片来听,黄莺莺1995年在EMI发行的专辑,在市场和口碑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很巧合的是,这张专辑是在4月发行的。正好,听听这张4月的专辑来填补刚刚过去的那个“丢失的4月”。

 如果你仔细听了这张专辑,会发现这张专辑中其实只有9首歌,第10首歌是《春光》的Acoustic版本,多年后听到黄莺莺如是说,才知道背后的故事:1995年,等待最后一首新歌,《春光》专辑即可完工。想不到制作人杨明煌因车祸过世,最后一首歌也自此人间蒸发。我认为不应由其它新歌去替代,于是,把已制作完成的《春光》另Remix了"极简版本",专辑终于完成出版;孰不知它背后有个如此感伤的回忆。

这是1995年春天的悲伤事,这样的故事,无意中给这首歌增添了一些忧伤的感觉。春光里,也不只是有着亮丽的光线和无忧无虑的情绪。其实,我最初听到这首《春光》时,与我脑海中固有的“春的歌曲”的样子有些不太一样,可以说是突破了那种条条框框,大概用一个字可以来总结我最初的听感,那就是“怪”。在1996年郭子自己的专辑《原来是郭子》中,他自己重新演绎了这首《春光》,而且在专辑的文案中,我看到了这么一段话,也印证了我那最初的听感。

这段文字是这样的:写《春光》給黄莺莺的那种放肆(因为黄莺莺几近放任地鼓励郭子写没人写过的怪歌)……这些际遇真的很百味杂陈。

原来,这首歌,原本就是有些“怪”啊。接着黄莺莺的版本,再听创作者郭子自己的版本,与黄莺莺的版本有着截然不同的感觉,那是在春光里的肆意与洒脱。歌里的春光如此,现实中的春光亦如此。今年的春光,都在这首歌里了:

你始终只愿倚着窗
窗外只见春光
春光~

五月的歌

歌词的背后

生日蛋糕

《输了你赢了世界又如何》的前世今生

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位坂部一夫

近期回顾

静听

一起分享聆听的点滴

如转载或他用请事先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