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保险的常见误区

 闲聊保 2022-05-03 发布于江苏

我们都知道保险的本质是转移风险,那么已经有保险意识的小伙伴们儿对保险又存在哪些误区呢?

1

因为爱所以先给孩子买保险

很多家庭的第一份保险都是买给孩子或者爱人的,把保障给自己最爱的人来表达自己的爱意,自己却在“裸奔”,出发点虽好,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保险的本质保障需求,对于孩子而言我们才是他们最大的保障,如果孩子生病住院需要一大笔医疗费,但是父母还能挣钱还有收入对于孩子来说未必就是灭顶之灾。假如我们失去挣钱的能力孩子的保费学费可能都缴不起了,给孩子买保险还有意义吗?当然也不是说小孩就不需要保险,只是孩子并不是最需要保障的人,所以买保险一定要先家庭支柱,谁挣钱多谁先买,谁家庭责任重谁先买,比如老婆全职家庭主妇,就该老公先买,这个顺序是不能颠倒的。等保障充足了再根据情况给家庭其它成员依次配置保险。

2

一份保单解决所有问题

很多人买了一份保险就觉得有保障了,买完就放哪儿了,甚至保什么自己都不清楚。其实一张保单是无法覆盖所有风险的。人身所面临的风险虽说只有意外和疾病,但是在这两个风险得到保障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生病或意外造成的收入中断或永久失去劳动力对家庭经济的影响,房贷,车贷,小孩的学费等等,这些风险足以让一个家庭的经济崩塌,这些极端风险我们也是不可忽略的。所以买了保险并不代表就有了充足的保障,一个完整的保障规划是需要一个保险组合去完成的。

3

买保险就买大公司的

大公司的保险就一定好吗?日常生活中我们买定西都会选择大品牌,毕竟大品牌在各方面都比较有保障。如果把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购物观念用在买保险上却是很不明智的选择,国家对保险公司的监管是很严格的,在国内小公司和大公司都是很安全的,保障内容和赔付标准都是写在合同里的,最终都是以保险合同为准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看清保险合同,保障一样的情况下还买贵的哪就是傻了。

4

返钱的保险才是好保险

返钱的保险也就是我们说的储蓄性保险,卖保险的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把存银行的钱换个地方存保险公司,既有保障还有收益,出险赔钱,不出险领钱。完美。

还有种类似车险一样的消费型保险,出险才赔钱,不出险就消费掉了。只有出险才有钱,这不是花钱买晦气吗?不划算。

其实消费和储蓄型保险都是由保险精算师根据险种所面临的风险、运营成本、投保人年龄,职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精算定价的。这个成本都是要花掉的。为了迎合国人的心理,保险公司就开发出了这种带储蓄的保险,如果消费型保险是1块钱,储蓄型就收3块钱,1块钱还是用来保障,剩下的2块钱拿去理财,等到期后再把钱还给我们。这也是为什么相同的保障储蓄型要贵很多的原因。

知道这个原理了你还会觉得返钱的保险才是好保险吗?当然我也不是要黑储蓄型的保险,毕竟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由于储蓄的保险价格昂贵,如果要给整个家庭配齐足够的保障,一般工薪族是根本承担不起高额的保费的,这种保险其实并不适合大多数工薪家庭的。想想我们最初买保险的初心,不就是为了给家庭建立一个安全的保障系统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