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宋一愤青,落榜后写下一首牢骚诗文,狂妄至极,竟被传诵至今

 古稀老人赵 2022-05-03 发布于北京

多情之人总比常人有着更热烈的情感,他们往往被这剧烈的感受伤得极痛、愤中生悲。这些情感不容易被外人所理解,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何要如此执着,也正是这样的不理解,成就了古今多少鲜活的生命,多少真切的情感。柳永就是被这些不理解所成就了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诗人。

柳永出生于官宦之家,接受过良好教育,少年时就凭借着一首《望海潮》名满天下。此时的他意气风发、自尊心极强。于是在他25岁时,他来到了当时繁华的汴京参加科举考试,以为他会在这个热闹闻名之地考上状元,甚至在作答时写下一句:“定然魁甲登高第”。

然而现实给了他一记大大的耳光,他寻遍榜单,居然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不善于藏着掖着的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激动而作《鹤冲天》,内有狂言:“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明代暂遗贤,如何向”,说与意中人依偎在一起,为她们谱曲作词,即使穿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在他看来,青楼女子要比官员们还尊重他。

在这个号称政治清明的时代,却把自己这样一个才子给遗漏了,那自己以后何去何从?“幸有意中人,堪寻访”,值得庆幸的是我还有红颜知己,值得我去细细地追求寻访。最后以“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酌低唱”结尾,既然他们不识人才,那我浪得逍遥自在,趁着青春大好时光,我倒愿意把虚无的名利,换做浅酒和歌唱。

不被重视、落榜,从古至今,对于许多人来说,这算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了,要么就独自哀伤一会,但是柳永却忍不了,他不考虑后果,他就是要表露出来,多么潇洒,多么率性,也许有人会觉得他很幼稚、不成熟,但他有常人没有的率性和真切,从他以后的人生中,我们更加能体会这一点

他也只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少年的他还是有着自己的一番进取心的。他先后在公元1015年和1018年参加了礼部考试,均落第。他人生中离功名最近的时刻是在公元1024年他的第四次科考中,这回终于榜上有名。然而当皇帝看到他那首《鹤冲天》时,勃然大怒,批下“且去浅酌低唱,何要功名!”把柳永的名字重重划掉。

从此他流连于烟花巷陌中,在他看来,青楼女子和自己一样是天涯沦落人,和自己一样有着命运的无奈,所以柳永能真诚待她们,读懂她们,甚至成为了她们的精神寄托。柳永笔下的歌姬个个有血有肉、有真性情,她们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个个都有着浓烈的感情色彩。

柳永直到50岁时,才得到了功名。而且长久以来都被世俗冠以污名、风流浪荡、不做正事。但在歌姬眼中,她们能看到他的不同,看穿他的心思。这时的他,还会在意名利这些东西吗?

如今人们仍然忘不了柳永的“浅酌低唱”,当时流传着“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永词。”现在人们印象最深刻的莫不过于在他去世的那天,全汴京的歌姬都身着缟素来为他送别,哭声凄切,场面十分壮观。连公卿将相们都不一定能得到世人这样的怀念。这样一位诗人,有人质疑他在执着什么,在忧伤什么,值得吗?

可能,柳永做的,也就是一个叫做初心的东西吧。剧烈的情感来源于自我价值的重视,他本来也认为在这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应该当官效国,后来的屡次落第促使他去探索自己的生命能量,于是在烟花巷陌中,他发现了和他一样真性情的青楼女子,由于当时所处时代的文人治国氛围,他显得格格不入、过于风流,却在这些重情重义的女子这里得到了安慰。

他更像是一个感情细腻的人,一个天生的艺术家,一个天生的诗人,有人说是时代的背景使得他的作品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但我更认为是柳永个人强烈的情感,开创了一个属于柳永的时代,他的词作,情感是那么细腻,他笔下的鲜活人物永永远远地感动着后世,他这样做,值得。他的存在永远提醒着我们“浩荡天地间,自由价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