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二十一卷

 新用户4541Ay47 2022-05-03 发布于上海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

 第三百二十一卷

平阳府部汇考十五平阳府祠庙考上

职方典第三百二十一卷

平阳府部汇考十五平阳府祠庙考上

       《府志》府城〈临汾县附郭〉
社稷坛 在府城北门外里许,明洪武初建,附郭不置,馀州县如制。
风云雷雨山川坛 在府城南关外,洪武初建,附郭不置,馀州县如制。
厉坛 府城北门外里馀,明洪武初建,附郭不置,馀州县如制。
里社坛 在各里。
乡社坛 在各乡。
文昌祠 在府学内,明万历二十八年建,各州县俱有。
七贤祠 在府学外,祀苍颉风后巫咸巫贤傅说其二阙,或曰:伯夷叔齐。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地震毁,旧址犹存。
魁星楼 即东南角楼,明万历间,知府李从心建。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地震毁,总镇毛移,建府学泮池西南隅,各州县俱有。
府城隍庙 在城感化坊。
县城隍庙 在府城隍庙西,馀州县如制。八蜡庙 在府城南一里,附郭不置,馀州县如制。
三皇庙 在府城右市坊,又襄陵洪,洞蒲州闻喜,隰州俱有。
苍颉庙 在城北关,明正德间,知府闵槐以三教祠改建。
尧庙 《水经注》曰:汾水侧有尧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原上有尧神屋。石碑今在府城南八里,旧址尧庙在汾西,晋元康中建于汾东。唐显庆三年移建于此。元至正间道士姜善信募修。明正统间,左布政石璞知府万观重修。正德间,巡按周伦修额正广运殿,祀尧。右重华殿,祀舜。左文命殿,祀禹。名三圣庙。后为光天阁,后右为丹朱庙,左为娥皇女英庙,东为三圣考庙,扩地七百馀亩,庑楹数百间,春秋致祭。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地震倾塌,奉旨发内帑命工部员外郎倭伦建修。颁发御书扁额尧殿。曰:光被四表舜殿。曰:浚哲文明禹殿。
曰:万世永赖尧陵。在府东六十里于浮山分祭又洪洞浮山太平垣曲霍州等处皆有庙祀。文王庙 在养济院。明万历十九年,知县邢云路建,荥河安邑俱有。
关圣庙 在普右坊。明西河二王继修。万历间,指挥吕应岳廓修增寝殿,四月八日祭。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六日地震,倾塌尽废。知府王辅重建前殿。四十六年知府刘棨建正殿、后寝殿。馀州县乡村俱有庙。
唐太宗庙 在城东十五里。明正统五年重修。李卫公靖庙 在府东关外。
无佞侯庙 一在城东三十里,卧龙冈为上庙。一在城东二里为下庙。俗传临汾人为浮山令,使民筑堰,涝水灌田,又尝阴助。唐太宗伐宋,老生有功,封为:护国无佞侯。岁旱有祷辄应,故民祀焉。
医师庙 在东门外。明万历间,知县邢云路建,各州县俱有。
太岁庙 在城西北隅。明永乐间建。洪洞亦有庙。
火星庙 在关帝庙南。皇清顺治间守道王无咎、知府徐来麟建。霍州亦有镇汾庙 在城外西北半里许。
龙王庙 在关帝庙东,各州县俱有。
马王庙 在府治东,各州县俱有。
汾水神祠 在城西一里,俗名:河神庙。
平水神祠 在城西二十五里,平水上。晋刘元海僭据时修建。《一统志》云:一名龙子祠,宋封为:泽民侯,加封为:灵济公,又加封为:康泽王。后设龙母殿,以祀韩媪。临汾县令岳世安重修。皇清康熙三十四年地震,倾塌。四十六年知府刘棨步行祷雨有应,因重建两庑。有雷、电、风、雨、神祠。涝水神祠 在城东北八里,涝水渠上。
沄泉神祠 在县东南二十里东亢村。
曹相国祠 在平善坊,祀汉相平阳侯曹参。舞阳侯祠 在城东二里。明洪武十九年修,祀汉樊哙。
霍将军祠 在府城西八里,祀汉霍光,唐天宝七年建。皇清顺治年重修。
三太守祠 即晋山书院,在府治东北,明德坊。明嘉靖三十四年,知府王楠于此建三太守祠。祀南昌徐铎。京卫李琮任丘闵槐扁曰:亲贤堂。以三太守有功德于民云。
王公祠 城北五里高河桥上。知府王溱修桥,民为立祠。
刘公祠 在北关外。同知刘衍祚筑堰开樊家,河溉田,民为立祠。
盛公祠 在大中楼南,去思碑在府门。
胡公祠 一在东关,一在南关。去思碑二俱在南关。
邢公祠 在北关,为修樊家河民立祠。
张恭肃公祠 在普右坊,春秋有祭。
多罗谦郡王祠 王讳瓦克达谥襄。顺治年间,以大将军招抚未靖驻札平阳镇静,不扰民甚德之建祠,于鼓楼之东地震。后渐就倾圮。康熙五十四年,巡盐。御史花色重新之。
襄陵县
轩辕庙 在县东南赤邓村。至元十年重建,又太平县有庙。
诸葛武侯庙 在县东南兴光村。
贾将军庙 在县西南贾朱村。内祀胶东侯贾复。
河神庙 在县东水关汾河西岸。明洪武六年建,灵石芮城垣曲俱有。
席老师祠 在县东席村。
巢父祠 在县东南荆村,下有水名巢溪。留侯祠 在县东南东张村。
蒙溪先生祠 在县东南张纂村,元延祐四年建。
华池神祠 在县姑射山之南,华池峪翼城羊角山北,峰并绛州永和俱有。
卧龙神祠 在县东南,崇山西。峤元延祐三年重修,旱祷辄应。
张公祠 在通信坊。
萧公祠 在东水关厢。
房公祠 在南关厢。
陈公祠 在学西公讳勖。
杨公祠 在按察司右。
马公祠 在学东。
薛公祠 在平政亭后。
高忠节祠 在学西。
洪洞县
伏羲庙 在县东南五十里卦底村,庙后有冢。元大德十年建。庙东有画卦台,乃伏羲画卦处。赵城、吉州、隰州、大宁俱有庙。
黄帝庙 在县西十里公孙村,元至正十四年,里人侯义夫建。绛州亦有。
虞士师庙 在县南十五里皋陶村,东北高阜通衢南向元。元统二年建。明天顺间,参政祝颢重修,改今名。绛县亦有。
师旷庙 在县东南二十里师村东百步许。金大定四年建。
孙真人庙 在县南三里秦保里,元至元二十四年建。蒲州猗氏俱有。
韩仙君庙 在县东二十里蜀村。宋至德元年,里人范信建。元至元元年杨义重修。
娄山神庙 在县西四十里圈头村,娄山上元至正间建。
灵贶庙 在县南三十里上张村,元皇庆元年建。
郑忠肃公祠 在县南十七里下桥村,路元至正十一年建。
韩忠定公祠 在县望霍门外二里许家村,南嘉靖二十八年建。
英山神祠 在县西三十里。
金城祠 在东岳庙东南隅,明崇祯间,绅士里民创建。盖祀邑侯王诏乡绅太仆卿,韩廷伟佥事王三接员外。晋朝臣知县韩廷芳参政,刘应时都御史晋,应槐御史于应昌也掾史,杨应科李桂等,义民柳成条商山等,分列焉。先是隆庆。
丁卯岁,闻警戒严谋,所以禦侮者,诸公念城垣卑薄,不足恃,佥谋甃,以砖高厚而坚后,天启壬戌,流寇猖獗,蹂躏四境,焚掠居庐民物,几半三薄城下,安堵如故,一时都人士请之,邑侯建立专祠,因额曰:金城春秋祀之报厥功也。
浮山县
禹汤庙 在县北十里南王村。唐时建,元大德九年,录事次永之重修,以伯益伊尹配。皇清康熙年间齐至胜男生员人龙重修。
司空庙 在县东南二十里风穴山上,今呼为司空山即大禹也。
老子庙 在县南三十五里。龙角山唐武德中神见此山,遂立庙。有御制碑见《一统志》。蒲县亦有。
尧姑庙 在县西北三十里杨村河西。
嘉润侯庙 在东峰上孚佑侯左。唐开元十八年敕建,今称东西二峰神。每岁四月八日,有司致祭。
洪道真君庙 在县北八里,宋元时建。
浮山神庙 在县西南十里,世传浮山令没为神,临汾人后封无佞侯庙在梁村镇。
清源王庙 在县东南十五里。金大定二年建。杨公祠 在县东门外,祀知县杨三辰。
赵城县
中镇霍山庙 在城东北四十里。霍山之麓苑川里。唐开元八年封霍山中镇为应圣公。宋政和二年封灵应王。明洪武三年,改称中镇霍山。之神遣使赍捧金香盒一个,重十六斤,每岁春秋令有司致祭,每遇改元及兵荒仍遣官祭,告皇清,屡遣官致祭,又临汾襄陵,岳阳、霍州俱有庙。
娲皇庙 在东门外五里许侯村里。宋开宝元年创建。元大德间重修,明洪武三年遣官,赍金香盒一个重十六斤,命有司常加修理,以附近人户看守,春秋有司祭,每三年遣官致祭,历代改元。俱遣官祭有碑文存焉。金香盒被流贼劫去无存。皇清顺治八年、康熙七年、十五年、二十一、二十七、三十五、三十六、四十二年俱遣官致祭。知县徐容督修。又临汾、洪洞、太平、蒲县、灵石、闻喜等处皆有庙。
华胥庙 在县侯村。为华胥圣母汉建,和年建。赵简子庙 在县东北三里许,庙在冢之前,明正统十二年重修。
豫让庙 在县南八里许。官路之右有石碑一座,围以垣墙。
纪信庙 在县上纪落里。元至正年建,《一统志》纪信祠。祠后有墓,绛州亦有。
樊哙庙 在县樊村里,后有冢在焉。
真人庙 在县石明里,为姜善信郭元长建。
太平县
伯益庙 一在县东北北社村,有墓在焉,一在县北五里张高村。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县何伟然重修。一在中黄里南黄村,又襄陵、浮山、闻喜、绛州俱有。北社村有墓田一百四十馀亩,明时无粮。顺治七年,清丈编。入东沙里九甲,每年额徵银六两四钱,系守墓。僧耕种办纳,康熙四十七年,知府刘棨行文,太平知县顾钦查勘于墓外,周围留地数步,不许耕种,丰其丘陇,栽种树木,旧墙增高数尺,墓旁祠宇正殿三楹并献殿乐亭。大门二门俱系明崇祯时。知县魏公韩建,年久倾倒,一概重修,张高村庙亦行,知县顾钦修葺,立有碑记。
荀息庙 在县东北二十里荀村。
董狐庙 在县东北二十里董村。
赵大夫庙 在县南十五里汾阳村,祀晋赵盾。三侯庙 在县南二十里,古晋城北门外。宋元丰四年建。祀忠智侯,公孙杵臼,成信侯程婴。崇宁三年,封韩厥为义成侯。祀之共为三侯庙。《一统志》为三侯祠,又县程公村三公村厥店村俱各有庙。
李将军庙 在县东北十里北里村东南,祀赵将李牧。
浮惠庙 一在景毛村,一在陈郭村,一在西姚吉村。
文中子祠 在县东南三十里万王村,北龙门沟上,乃文中子故里有洞深二丈馀,号文中子洞。
岳阳县
开天殿 在金推村,古建内祀,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尧,帝舜,明朝重修。
郤大夫祠 在北门外。
曲沃县
黄帝庙 一在城中。正统间,里人掘地得古碑,上刻黄帝庙,其阴赞文曰:道德巍巍,声教溶溶,与天地久,亿万无穷,因立庙。一在乔山周显德中建,一在蒙城镇,知县刘玑建,洪洞太平,绛州等处亦有庙。
济渎庙 一在东关,一在济溪,一在城元。延祐中邑人于济源烧香至老。辞神曰:今老不能再至,及抵家行李中得一龟神,之而立庙,四月十八日祀之会集商贾。
秦子令将军庙 在秦村有碑。
太子庙 在县北十里中有荀息祠。
介林庙 在河底村。
残苦庙 在县西关,《旧志》云:介子推从,重耳出亡,追者甚急,推以其子林代死,后重耳入晋,推妻并林妻寻,推至此闻焚死于绵山,二人投井而死,乡人以为其情残苦,立庙。后人讹传为蚕姑庙。
台骀祠 在县西三十里台神村见《一统志》。晋恭世子祠 在城西南隅。世子死于新城邑,人立祠见《一统志》
李庄简公祠 为礼部尚书李浩立,春秋有司致祭。
贾大司马祠 在古南门外,为尚书贾汉复建。节烈祠 在县治西祀本县烈女。皇清康熙三十四年知县潘锦建。
翼城县
丹朱庙 在丹山。
唐叔虞庙 一在故城村,宋天圣间重修,一在剪桐坊,宋天圣六年建。
卫庄公庙 在庙下村卫蒯瞆出奔,翼教民以桑麻之利民为立庙。元大德八年重修。
介子推庙 在覆釜山,又夏县万泉,绛县俱有。汉文帝庙 在感军村东南,明嘉靖二十七年重修。
风雨神庙 在四望村,其神唐卫公李靖按《逸史》云:靖微时,常山行民家,寄宿。夜将半,一妇人持水瓶授之曰:天命行雨,烦子代之,苍头牵青,骢至戒之。曰:子以水从马騣下,三滴即止,慎勿多也。靖乘马咆哮从空而跃,靖连滴数十滴,明日一境大水即此地。
乔泽庙 在滦池前,俗呼滦将庙。
慈圣太后庙 在城西马仙庄,明崇祯间建,慈圣太后者邑。马仙庄李伟女也,少丧母,随父,客燕穆宗在裕邸时,选为才人,后得幸,生神宗,及潞王穆宗崩,神宗即位,册号慈圣皇太后。初有识者,过翼览翔浍之奇,以为有王者气,已而后果贵。
潞公祠 在教谕宅西南。旧帝君祠,正德五年,提学陈凤梧改祀潞公文,彦博有塑像碑存。何二将军祠 一在北门内,大街东,一在东河下。顺治七年閤邑公建。一在南常村,馀乡多有。之将军姓何,讳斯盛,字际韶秦之镇番人也。少侠勇,善射,尝以边功为明。怀远将军兄斯,美令。翼将军省焉。是时,姜镶发难四方,应者以百数。翼东山煤佣安定国,以烧香聚众,闻镶变,亦揭竿起,聚至数万,扰乱曲翼间无宁晷。平水所治,皆为贼据。将军缮墉练,众身亲枹鼓,百战而以。城免会贼,设伏以饵,战于浍滨,贼徉北,将军逐焉。忽马仆坠于地格𩰚,不已为贼所伤邑人,哀之,遍为立祠。岁时享祀,不绝时同难者有柳吉祥,王国宁史。养性常进忠苏,溜子聂黑子郑奇段大力,裴十乐郝时,祯张康康孔日进燕小僧。李浪马化豸,周启祥杨国科常洪灼,李沛然姜仓仓。李芬高管管任成都。范国明张付谕侯康子二十六人在城。庙有按察,王廷谏碑记河下庙有教授王三辅述略大中丞上官鉝撰。李侯祠 有二,一讳嵩,一讳士淳,俱在城西。赵侯祠 讳堪在衙道。
何侯祠 讳斯美在钟楼北。
汾西县
姑射真人庙 又名青山龙王,西门外,青山顶,二处俱建明,洪武三年修。
百神庙 在坂底村。毛公祠 东门内。
褒忠祠 学宫西,祀明保安知州阎生,斗城破遇害事闻,诰赠太仆寺少卿文曰:惟尔政著循良计。周捍禦贼,氛突至守,禦弥坚援绝,力穷捐躯,殉节裂肤,最惨死事轸,伤赠录追褒,春秋祠,祀式陈俎豆为治松楸庶,慰忠魂尚其歆服。
蒲县
蒲伊子庙 在县北,蒲峪川东,关厢又有一小祠。
老子庙 在县东四十里。
唐侯庙 在县西二里。
晋文公庙 去县二里,翠屏山上,文公曾守蒲故蒲人建庙祀之,又猗氏临晋,绛县乡宁俱有庙。
五鹿大夫庙 在县北五十里,五鹿山上。镇水龙祠 在县小东关。
灵石县
韩侯庙 在县南二十里,庙后有墓,今名韩信岭多名人题咏,元归旸有记见《一统志》
李卫公庙 在小水头,即英雄相遇处,后人立祠,西岳庙,内又临汾,蒲州皆有。
洁惠侯庙 一在南门内,一在绵山麓介林,即祀介之推,康熙丁亥,知府刘棨祷雨立应。
蒲州
河渎庙 在南门外,宋时敕建,历朝命有司春秋致祭。皇清屡遣官致祭。
西海神庙 在河渎庙西,元敕建,明命有司春秋致祭。皇清屡遣官致祭。
风后庙 在州南风,后冢前风后黄帝臣没葬于此地,后人因建庙,解州有二。
帝舜庙 在州东门外,宋真宗祥符四年,祭后土驾次河中谒舜庙,命本府修饰墙垣,亲作赞记之,改舜泉坊为广孝坊。命王钦若撰记,复诏建庙于舜泉侧,即今庙焉。明朝命有司春秋致祭,又州南二十里历山妫汭侧,舜所耕处亦有舜庙,洪洞太平,岳阳翼城猗氏安邑夏县闻喜,垣曲皆有庙。
娥皇女英庙 在历山村南,中庄里始建,莫考金大定元年重修。
汉张桓侯庙 在州城北复安居。
晏公庙 在城北护岸上,相传治河有功,故里人建庙祀之。
回河庙 在城北护岸上,相传黄河涨溢南岸,垂崩郡人祈祷,以致河回谓必有神主之遂立庙祀焉,万历四十一年,郡绅王承休重修。蔡伦庙 在东关尚文厢北纸房。
二贤祠 在南首阳山上,祀伯夷叔齐晋太康间建。
程婴公孙杵臼祠 在州北青台里高原上,绛州翼城曲沃乡宁各县俱有。
段干木祠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上方段村元河东运司副使段禧,为先生裔孙倡族众兴复之即今上方祠,安邑亦有。
魏徵祠 在州东任阳村。
吕纯阳祠 在永乐镇一在东郭村。
张忠定公咏祠 在东郊外,公裔有居,蒲者因立祠祀之。
金田世英先生祠 在州北复安里。
月川先生祠 在儒学明伦堂西。
巡抚吴甡守东道陈廉二公祠。
杨襄毅公祠 在北门外祀尚书博。
王襄毅公祠 在州内鼓楼北街。
张文毅公祠 在州内鼓楼南街。
百岁贾宗仁祠 在东关三义巷。
孟烈孝祠 在东门内。
孝子刘东旭祠 在东郊外。
临晋县
北平庄武王庙 在樊桥镇西门外,世传唐德宗贞元间,马燧为司徒讨李怀光于河中,驻节于此。
忠孝将军庙 在县西四十里丁庄村。
马侍中祠 在县东南十五里,祀唐侍中马燧元大德八年建,又猗氏北门内亦有祠。
司空侍郎祠 在县东南王官谷内,唐侍郎司空图尝隐此谷,宋至和中,县令乐沆因建祠,绘侍郎像以祀之,今废。
扁鹊祠 在县东南七十里,故市镇东,唐开元三年建,又蒲州亦有。
荣河县
后土祠 在城北十里,肇自轩辕扫地,为坛,汉文帝元年,治汾阴庙,武帝元鼎年,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亲祀之,其后宣帝及唐明皇宋真宗皆躬祀之,金章宗元世祖皆遣官致祭,见《一统志》。明永乐十三年重修,李贤为记。皇清康熙四十二年知县梅梦绂重建。临汾以及各州县俱有。
成汤庙 在县东北一十里,以陵寝所在,故建庙于此,内塑汤像,以伊尹仲虺配享。宋开宝六年,敕赐明正德四年,少卿乔宇奉命来祀,题准增修,有司春秋致祭,又浮山太平,曲沃翼城闻喜垣曲等处皆有庙。
白马神庙 在城南十里河上,相传龙马负图出河处。
武侯庙 在县东南三十里天兴村。
猗氏县
郇伯庙 在县治东北旧射圃地。一在关王庙北。
酬德庙 在四大夫屯,相传宋敕建祀。晋大夫知罃、韩厥、程婴公孙杵臼。
庄武王庙 在北门内。唐德宗敕建,御制宸扆台衡铭三月八日,四方商贾凑集。内有铁人二,长六尺馀,行宫在下,任镇即王屯牧之处。猗顿庙 在王寮村。
高密侯庙 在县东北十五里,祀汉将军高密侯邓禹。
帝君庙 在县北门内。
魏崔公祠 在县西关。
万泉县
风伯雨师庙 在孤山柏林峰巅。汉光武敕封有司清明致祭。雨旱祈祷,辄应金。太和七年修,元至大二年修。
薛万彻祠 在县乌停村,宋至和七年建,稷山亦有庙。
旌忠祠 在县学左,祀赠大兴,知县黄连正德间敕修。
河津县
子夏祠 在县西北辛村里,子夏墓侧子夏退老寓居西河之上,没葬此地,后人为立祠,芮城灵石俱有。
文中子祠 在县南三十里通化村,明嘉靖十七年建。
薛仁贵祠 在县东十五里。
三贤祠 在县治西南,祀卜子夏司马迁文中子嘉靖二十五年,知县雍焯建。
薛文清公祠 在县治南,明弘治间奉敕建。
解州
张公庙 在州西十三里底张村,世传以为博望侯张骞之庙。
三结义庙 在州治东北礼贤坊,街东春秋上戊日祭。
关圣庙 在州西门外,宋真宗大中祥符敕修,历代重修俱有碑记。皇清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初二日火。四十二年十月圣驾临幸,解州巡抚噶礼题奏,发帑金一千两兴工重建。
启圣祠 在关圣庙东掖门内,明万历十九年,沈府建,春秋上戊日有司致祭。康熙四十一年四月初二日,火兴工重建。
柳吕二先生祠 在州治北,布政司西,即黄慈寺废址。
胡公祠 在关圣庙西掖门内,祀唐谏议大夫,胡证春秋戊日致祭。
魏公祠 在州东门外,关圣庙东祀知州魏养蒙洛阳人丙戌进士。
安邑县
池神庙 在盐池内,唐大历二年建。
风洞神庙 在池神庙右。
条山神庙 在盐池内,池神庙左。
韩文公庙 在县吕儒村。
杜康祠 在县东北三十里,中社里系原籍。
夏县
大禹庙 一在县西十五里禹城中,即禹都之旧址青台上,以启少康配享。明万历间,知县陈世宝于城中建庙,以便瞻谒,又蒲州太平,猗氏。万泉闻,喜平陆芮城,绛州稷山垣曲吉州乡宁等处皆有庙。
伯王庙 祀禹臣伯益,在城西十里下留村。五月五日,有司致祭,如蝗蝻为患邑人祷之,辄应。风王庙 在县南柏塔山,清明日有司致祭。巫相庙 在县东五里瑶台山下,祀商相巫咸。昭润侯庙 在城东门外,宋崇宁间,邑大旱祷巫咸而雨请于朝封今号。
西山头庙 在东百馀里麻,乂里邑人遇旱迎神像以祀之辄应。
晁错庙 在县西三十里上晁村。
阳公庙 祀唐谏议大夫,阳城在县南,小吕村,于清明次日致祭庙,后有墓马化龙撰记。
张翁庙 在县西三十里张庄。世传为仙翁携其媪寓,此知县陈世宝建。
温国公祠 祀宋司马光。一在峨嵋岭墓旁,清明日有司致祭;一在学左书院内,春秋仲月,有司致祭。俱废。万历十三年,巡抚侯公移文复祀学左。
乃蛮公生祠 公姓乃蛮,名察罕帖木儿,字廷瑞。元银青光禄大夫,中书平章政事,陕西诸道行御史台中,丞于地方有保,全捍禦功邑人立祠祀之。祠在县南朱吕里,归旸撰记,今废,石碑尚存。
诸贤令祠 在北固门内,邑人建祀。知县高福杨宜钟恕徐祚黄栋,李全岳粹王言大岳相季遐龄,李溥、陈世宝、杨溢、孙养,默县丞张世威邢宗道主簿,王相赵金冯待聘。
王氏世贤祠 在城西门内。明正德六年,巡抚姜公洪创建,祀翰林王干、长史王励、知府王正。岁久圮毁,知县高奎重修。
闻喜县
四圣庙 在上镇,祀尧舜禹汤四圣。安邑亦有。二帝庙 在东镇。
姜嫄庙 在县西北四十里平池村,元至元初重修,进士张敏撰记。皇清顺治九年重修。
董父庙 在县仓底村北,五代周显德年建,明隆庆六年重修,崇祯十四年知县刘芳久改建。裴晋公祠 在香山寺,知县高之恒建。皇清康熙二年知县李如兰改大殿向北;又裴氏祠堂在县东五十里裴柏村故址。
赵丰公祠 在县东五十里阜底村,明嘉靖二年,知县张问行重修,见《一统志》
裴赵二公祠 在县东门外。明天顺间,参政祝颢创建,嘉靖四十年,御史吴过改,金塔寺为之。崇祯八年,都御史吴甡重修。
桐乡畏垒祠 在东关,祀邑侯任丘,史载德盩厔李复,聘涪州文作新城,王象乾灵寿申田孟津乔,允升六人翟绣裳有记祠,被贼焚毁。王公祠 在东关,祀知县新城王象乾。
张公祠 在西关,祀知县三原张耀,今为养济院。
平陆县
神农庙 在县东北五里。武王封神农,后于焦,即此故有庙。
吴泰伯庙 在县治北吴山之麓。武王封泰伯,后于虞因庙祀焉。明洪武二十八年重修,稷山亦有。
虞芮庙 在县西平陆芮城之界。盖祀虞芮二君也。唐大中间建,元元统间修,《一统志》为让畔神祠。
宫之奇庙 在县东北六十里辛宫里。宋大中祥符三年建,元至正间重修。
傅岩祠 在县东商良里,圣人涧唐大历间县尉李同肇创建。
芮城县
芮庙 在县西二十里郑村。元进士何南卿刻石。
齐太公庙 在县东二十里东吕村,南坡下。姑神庙 在北李叫村志女陵。
段干木庙 一在县西北二十三里段村,一在县东十里东张村。
六军庙 在县西二十里郑村,昔秦为芮败,乃请王师,共围魏时,周之六军按兵不动,芮人感之为立祠。
陈侯庙 祀汉丞相陈平有三:一在县东北三里庙下村,今毁,惟馀后寝;一在十三里水门村;一在十五里洪源村。
蔡侯庙 祀汉蔡邕在城西南三十里。
张桓侯庙 在东岳庙左。
西平王庙 在陌底镇,祀唐李晟。
丰节侯庙 在县西门外,敕封丰节侯祷雨有应。
万丁神庙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朱阳村。相传陈侯之裔孙,率其族人,万丁讨羌戎,克之。汉帝以女妻焉。后葬于此,乃立祠云。
张睢阳祠 在县南门内。明崇祯九年,山西巡抚吴甡建。
三贤祠 在东张村,旧有庙,明嘉靖二十五年重修。后地震,久毁。万历四十年,赵庭琰重建,祀卜子田子段子。
张府君祠 在县城中街,祀孝孙张元。
王庄毅公祠 太子太保刑部尚书祠,在城东。
门内明崇祯五年奉敕建,春秋致祭。
绛州
灵辄庙 在城北五里古道口。明永乐间建,墓亦在此。
羊舌庙 在州西关,见《一统志》。今废为迎候厅。二侯庙 宋元丰二年建,今圮宋神宗朝诏封婴成信侯杵臼忠智侯。
孚惠庙 在鼓堆。
四渎行祠 在城北泽掌村,元延祐元年建。富公祠 在州内。明成化八年,知州言芳建祀,宋宰相郑国文正公富弼弼尝为州刺史有美绩故立祠。
梁公祠 一在鼓堆。宋嘉祐年建,郎中薛宗儒有记;一在三林。
陶恭介公祠 在察院南。明嘉靖十一年巡抚都御史王尧封建,侍郎江晓有记。
韩司空祠 在布政司南。明嘉靖三十四年,巡抚都御史王崇建。
陈通判祠 在察院西。明嘉靖初,巡按御史莱阳王秀建。
稷山县
羲和庙 在县中舍村。元至正十四年建,冢即在其后。
后稷庙 一在县南五十里,稷神山顶东南有塔镌,后稷明堂字;一在县治西南,元至正五年创建。见《一统志》后,立姜嫄圣母祠,又万泉安邑,夏县闻喜,等县皆有,并春秋致祭。
廉颇庙 在县廉城,村乡宁亦有。
李牧庙 在县李老村。
灵显真君庙 一在县东门外,一在县西门内。三灵侯庙 在城隍庙东。明隆庆元年,知县孙倌重修。
二段庙 在县平陇。
斛律光祠 今入雨花寺碑尚存。
何公祠 在县东郭。明隆庆三年,知县孙倌重建邑人梁纲记。
梁公祠 在翟店镇,为知县梁永淳建。
大中丞辛公祠 公讳应乾安丘人,明万历辛巳抚山右稷人德而祀之。
绛县
羊舌大夫庙 在县东范村。
绛侯庙 推官刘遂初有诗。
湫池庙 在县十五里山顶,旱祷有应。
坤柔庙 在县西五里。唐贞观三十年建,祠旁生桃李,夏月荷香绕池甚胜境也。元至正四年重修。
姜嫄祠 在县南三十里烟庄存云岭上有冢,元至正七年县尉郭道远重修。
徐公祠 在东关门外西,向阖县父老立。黄公祠 一在县西新庄,一在学文昌阁旁。
垣曲县
大舜庙 在瞽冢村上堡,一在皋落岭,相传鲁班建。
娥皇女英庙 在舜王坪。
成汤庙 墱坂峪子下亳磨头,四处俱有,祷雨辄应。
汤妃庙 在县城东。皇清康熙五年,知县纪弘谟重修。
河神庙 在县东郊。康熙四十四年,知县许谷建。
三公祠 祀大中丞叶公分巡,刘公平阳太守李公。
忠烈祠 在西关厢,祀殉难诸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