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课标(12):把增改的“学段要求”弄明白了

 潮大叔 2022-05-03 发布于湖北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内容是《课程目标与内容》,当时是按照“总体目标与内容”和“学段目标与内容”编写的。读这些文字,绝大多数是在说“目标”,“内容”极少极少(内容写在目标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这方面变化很大,目标是目标,内容是内容,不再混编了。

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是从三个方面来编写:一是核心素养内涵,二是总目标,三是学段要求。核心素养内涵,因为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涉及的内涵非常广泛,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内涵就四个方面(一是文化自信,二是语言运用,三是思维能力,四是审美创造),课程标准制定者还告诉我们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告诉了我们。那9条总目标,与2011年版课标的10条总目标和内容相比,所有数据化的总目标全部删除。因为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发生了变化,所以就没有必要把两部课标的“总目标”放一起做比较研究了。这9条总目标自然也分为四部分:第1-3条是“立德树人、文化自信”方面的总目标,第45条是“语言运用”方面的总目标,第67条是“思维能力”方面的总目标,第89条是“审美创造”方面的总目标。但,非常有意思的事是,过去的“学段目标与内容”变成了“学段要求”。那“目标”与“要求”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这里不用“学段目标”呢?

什么是要求?指提出具体的愿望或条件,希望做到和实现。目标与要求的区别在哪里?“目标”,是人为制定的、通过努力奋斗、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可以取得的结果或效果,也就是预期结果或预期效果。这一解释告诉我们:1)目标是人为制定的,不是天生就有的,任何个人、组织都可以制定目标。目标是未来的结果或效果,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实现。目标具有挑战性,不经过努力奋斗就不能达到。(2)目标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3)目标有很多分类。根据实现目标所需时间的长短,可分为短期目标、长远目标等。而“目标要求”就是实现目标的要求,即为了实现目标,应该做哪些事情、怎么做。如此看来,这次“学段要求”四个字是非常明确地告诉一线老师,一条一条做好这些事,就能实现9大总目标。

读四个学段的“学段要求”及看本世纪三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标,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学段要求,二是附录。当然,这两块内容还是有些增删改的,把这些增删改的地方弄明白了那是必须的。

老师都能看明白的,就是原来是五块,现在变成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一变化必然带来教材、教学、评价的共同变化。有人说,接下来的期末语文试卷,也应该按照这四部分来命题了。这是必须的!

第一学段,四块内容,有哪些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呢?

1.读“识字与写字”的4条要求,这是对2011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6条要求的整合,顺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只增加了三个字“基本的”。即“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基本的笔顺规则是什么?除了基本的笔顺规则还有哪些规则?一二年级小学语文教材里有没有基本的笔顺规则?课程标准的附录中有没有?教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知道,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基本的笔顺规则,而他们的错误几乎改不掉了。

基本的笔顺规则共7条:先横后竖(十)、先撇后捺(人)、从上到下(亏)、从左到右(孔)、先外后里(月)、先外后里再封口(日)、先中间后两边(小)。

还有三个方面9条补充规则:一是带点的字三条规则,点在正上及左上先写点(门)、点在右上后写点(犬)、点在里面后写点(瓦)。二是两面包围结构的字三条规则,右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勺);左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庆);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近)。三是三面包围结构的字三条规则,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击);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内);缺口朝右的,先上后下再左下(区)。

现在正在使用的统编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上没有这些规则,新课程标准附录中也没有。建议新教材中应该有,建议新课程标准再次修订时把这一内容放入附录里。

但第二、三学段的“识字与写字”在笔顺上没有要求了,那“补充的三类9条规则”什么时候教呢?是教还是不教呢?也就是说第一学段加上了“基本的”,更加清楚了,那“补充的笔顺规则”如果要教,就应该明确在哪个年段,而学生的笔顺错误,大多就出在“补充的”9条上了。从新课程标准来看,那“补充的笔顺规则”看来是被淡化了。

2.“阅读与鉴赏”增加了“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这一条,增加的好!这就是说,整本书教学必须从第一学段开始。而“学习任务群”有专门的第一学段读什么书的要求,答案就是读图画书!图画书已经被不少老师重视了,但仍然有很多很多老师没有读过多少图画书。这一点,需要老师自己补课了,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老师。一二年级老师应该带着学生读多少图画书?学段要求没有说,“整本书阅读”的任务群没有说。美国小学六年读1404本书,其中图画书总量是1000本;英国小学1-3年级已经没有英语课本了,他们用图画书作为课本,一周要读11本图画书,一年500本,两年来是1000本。如果我们认同这一数据,一二年级(现在不允许纸质考试)的小学生,理应也要读1000本图画书。如果老师都读不到1000本(按理说应该更多),那这一要求可能就要落空。

3.“表达与交流”是将原来的“写话”与“口语交际”合并了,9条变4条。最大的变化是把“别人”变成了“他人”。那“别人”与“他人”有什么区别?

别人,是另外的人,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也是人称代词。他人,人称代词,别人,与“自己”相对,特指某人。如此解释好像还看不出多少区别。其实,进一步的思考,你会发现:“他人”是泛指,而“别人”是泛指也能确指,“别人”在意义上有自指的功能,“他人”不能自指。如此对比,才知道“别人”换成“他人”更加严谨。

4.“梳理与探究”,并不是把原来“综合性学习”内容移置过来整合编写的,像第一学段就增加了很多东西。比如第1条,是从“识字与写字”进行梳理与探究的;第2、3条整合了原来“综合性学习”的3条要求,但增加了跨学科学习层面的梳理与探究。

从增加与修改的地方来看,新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的学段要求高了,更贴近一二年级儿童实际了。

第二学段,四块内容,有哪些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呢?

1.“识字与写字”中增加了“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的事物、行为的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

“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是针对毛笔字说的。增加的两处,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汉字教学存在着极其严重的问题来说的。看多少字被乱教,多少字藏着的大文化被教小了、窄了,多少字被教死了,一个个本身拥有创造力、创新意识的字,被教得毫无价值。总之,汉字不教活,不活教,是不行的。虽然我国还没有给文字立法(世界上给文字立法的国家是日本,叫《文字活性法》,该法要求老师不能把文字教死),但文字的规范,应有的意义,不能乱来。

2.“阅读与鉴赏”增加了三处“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现在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有专门教批注单元了,这个基本的阅读方法,过去没有写入课标,现在写入,不能不重视了。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出现17次“讨论”,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出现27次“讨论”。让讨论全方位地走入课程标准,走入教材,走入课堂,这是必须要重视的事了。查阅古今中外所有教育论著,“讨论”最早出现在《学记》中,但世界上将“讨论”上升为“讨论教学法”的却是美国,而把“讨论”运用到课堂达到极致的是芬兰,芬兰的每门学科,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讨论”。这一点值得深思。而我国中小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这不能怪老师,因为我们的课程标准、教材一直没有把“讨论”当作教学法来认识。这次新课程标准比以前的课程标准用了“讨论”多了,但愿“讨论”能真正用起来。

关于第二学段的整本书教学的要求,只有两点,一是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二是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两个要点是低是高,是多是少,是科学是合理,只有通过实验之后才能得到更科学的结论。

3.“表达与交流”,增加的两处是:“能主动参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动,根据不同的场合,尝试用合适的音量和语气与他人交流,有礼貌地请教、回应。”“'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中的'等’字。”

关于有礼貌的请教、回应问题。看似好像不是什么问题,但从现实来看,却是大问题。现在家长与老师的矛盾冲突,是过去几千年所没有的;现在网络上的骂人之声,游戏里的垃圾语言,可以说不堪入目,学生看得到,早就运用在班级里了。课程标准中加了这一条,说明这成了语文课的一大任务。这一任务要想完成,不是那么容易。课堂上能做到,一下课就变的现象,如何改变?这真是个大难题呀!

关于那个“等”字,具体指得啥呢?答案请大家自己琢磨琢磨吧。

4.“梳理与探究”保留了原来“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但增加了三个内容。原来的综合性学习,不提“梳理”,梳理什么?梳理字词是第一至四学段都有的要求,其实这就是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要做的事。另两个内容其实都与跨学科学习、如何探究有关。如何进行跨学科学习?将在另外一篇阅读思考中。

第三学段,四块内容,有哪些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呢?

1.“识字与写字”中增加了“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我在前面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中讲了这一增加的价值。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都是了不起的创造,都藏着极其丰富的智慧,有人还说“每个字都是一首诗”。增加这一条,对于老师的要求很高,要求要求要当仁不让地成为“汉字的贵族”。

2.“阅读与鉴赏”中增加了三处:一是“熟练地”“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

“熟练地”是针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说的,这一要求比以前之要求提高了。

“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这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必须要有的阅读形式。怎么做?怎么尝试?这是一个课题。

关于第三学段“整本书阅读”要求,同样是两个方面,一是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一点比第二学段高;二是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不知道课程标准制定者为什么把这一点作为整本书阅读要求提出。如果从“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来看,接下来的教材,肯定是用一个单元来教整本书,这本书是必读书,这还要“积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吗?如果是课外阅读,可以有这一要求。第三学段的整本书到底教什么?课程标准的这一些要求肯定是不合适的,肯定要根据大量的实验情况来修改的。

3.“表达与交流”,就增加“说清自己的观点”。关于这一增加这里不做阐述了。

4.“梳理与探究”,共4条,有四处是新的。与第一二学段的这一块要求一样,一是梳理文字,二是跨学科学习,三是专题的探究活动。

因为我是小学老师,第四学段的“要求”之变化就略去了。当然,第一学段至第四学段,四大块中的要求,没有一条与“学科育人、文化自信”有关,所以课程标准制定者,在每一学段四大块要求后,从“学科育人、文化自信”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学段的整体要求,这样就把核心素养、总目标全部体现在要求之中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