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宪益兄妹的天津往事

 三自之我 2022-05-03 发布于天津
龙 飞

  大翻译家杨宪益和两个胞妹杨敏如、杨静如(后改名杨苡),祖籍安徽,生于天津。父亲杨毓璋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担任天津中国银行第一任行长,成为津门显要,唯一遗憾是没有子嗣。大太太怀了八胎,只成活了两个,而且都是女孩。杨毓璋娶了二房,二太太于1915年生下儿子杨宪益。儿子的降生是全家的大喜事,接着又有了两个女儿。

  杨公馆坐落在日租界花园街(今山东路)8号。杨宪益是家里唯一男孩,一出生就被大太太抱走,成了家中最受宠爱的宝贝。儿子5岁时,父亲不幸英年早逝,留下了丰厚的财产。

  杨宪益绝顶聪明,7岁就写旧体诗,对对联也快。他是个淘气的小少爷,曾恶作剧地将法国白兰地倒进鱼缸,把金鱼全都“醉”死了。

  大太太不舍得送儿子进学校,而是请先生来家上课。直到杨宪益12岁,家里才让他到英国教会学校天津新学书院读书。妹妹敏如、静如到了学龄便进入美国教会学校中西女校就读。中西女校是一所开明的学校,提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素质教育。校方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起个外国教名,于是敏如取名艾米,静如取名露西。

  杨宪益上高中时,看同学打篮球,很想参加,但家人不让,怕撞着碰着,说要打的话就在家里打。果然,很快买来了篮球架,竖在院里。家中没别的男孩,他一个人玩很无聊。一天,八叔家四哥、七叔家五哥来了,他很高兴,几兄弟在院子里玩。大太太兴致好,坐在一旁看他们打球。才看一会儿,就吩咐四哥他们别跟她的宝贝抢。看着他们互相传球,大太太又急了,怕球扔过来打着儿子,让别朝他扔,要走过来把球递给他……这球还怎么打呢?!

  两个妹妹十分崇拜哥哥。敏如说:“他都能把'十三经’背得滚瓜烂熟时,我连'四书五经’还没有读会。初中时他就琢磨着写章回体小说了。”

  静如跟哥哥最要好,说他是天底下最好的哥哥。她比哥哥小5岁,长得白白胖胖——妈妈就叫她“小胖”。哥哥每次上街,静如总是跟着,因为想要什么,哥哥都能做主,满足她的要求。大家笑她是哥哥的“哈巴狗”。

  他们俩常带着一帮佣人去逛街。法租界的“天祥市场”,有吃的有玩的有唱戏的,什么都有,越往里走越热闹……还有一幢叫“中原公司”的大高楼,有电梯上下,十分洋气。在法租界有名的国民饭店,静如和哥哥还玩过室内高尔夫,玩得特别开心。

  静如嫌姐姐不爱玩,脾气又大,还总爱数落自己。静如因此有点怕姐姐。但没想到,这位严肃的姐姐高中尚未毕业,居然有了个“小男朋友”——后来果真成了静如的姐夫。

  到了1933年,杨家卖掉花园街的大宅邸,搬到英租界耀华里,后又搬到法租界兆丰里,租房子住——两个叔叔动用了父亲的遗产,大家庭已坐吃山空。

  杨宪益于1934年中学毕业,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大太太希望他留下来继承家产,但他坚持要出去。同年,敏如考进燕京大学中文系,师从顾随。

  哥哥和姐姐都走了,静如感到很寂寞。1937年中学毕业前夕,她和几个闺蜜到天津著名的国货售品所挑选衣料做旗袍,然后在照相馆留下了少女时代的倩影。静如毕业后被保送到南开大学中文系。“七七事变”发生,南开被炸。此后,她便来到战乱年代的西南联大……

  杨家三兄妹相继离开天津,后来他们都成为著名学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