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绍竑,1895年12月1日生于容县一里(现黎村镇)珊萃村。他的家族为容县望族,父亲黄玉梁为举人。1901年黄玉梁从广州聘请名师到珊萃村教子弟,同时在自家的'万松山房'设立学馆,自任馆长。黄玉梁特意为绍竑选择宽厚和平的塾师启蒙,对他的督教宽严适度。黄绍竑启蒙后两三年间,仅读了几篇三字经和一本史鉴节要,其余的经书,父亲认为无用,尤其不适于儿童心理,不强迫他读。 幼年的黄绍竑十分淘气。上课时常做游戏,弄得老师哭笑不得。他喜欢弄刀斧,常因此受伤,但父亲只是引导他如何正确使用而未阻止他习用。他喜欢游泳、打猎及攀高树摘果、登树顶掏鸟窠等,虽然因此屡遭危险,但父亲也仅予以提示,使他知道提防,不因为偶遇危险而永加禁止。他在村里的孩子中,做事最勇敢,最有威信。 1903年,黄绍竑入族立珊萃小学读书。1908年,桂林陆军小学招生。他极欲报考,但父亲认为他年龄不足,身体小,不允许。黄绍竑去志甚坚,为此哭了一日,且不吃饭,父亲只好答应。黄绍竑和四哥天择在二哥绍彦携带下往桂林,先在兑泽高等小学就读,1910年春考取桂林陆军小学第四期。黄绍竑在陆小耳闻目睹均为当时在桂林的新军人物。1911年3月29日广州起义72烈士成仁的消息传来,他和别的青年学生很受震动,于是和同乡夏威等人组成小团体,定期聚会商议大事,并决定暑假去广州湾运军火,因父亲发现制止而未果。10月武昌起义爆发,陆小学生组织敢死队随军北伐,黄绍竑报名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敢死队”,前往武昌作战。 1912年2月,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广西学生军被拨入“南京入伍生队”学习。黄绍竑往武汉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第三期,两年毕业。1914年,考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底毕业,被派到陆荣廷部下广西陆军第一师充准尉见习官。 1917年,陆荣廷在南宁开办广西陆军模范营,马晓军任营长,黄绍竑在第三连充少尉连附。这时候,皖系军阀段棋瑞决定推行武力统一政策,派北洋军进入湖南,矛头指向两广。陆荣廷于同年10月,派谭浩明为两广护国军总司令,率军援湘,模范营随同出发。到桂林后,模范营改为湘、粤、桂联军总司令卫队第一营。 1918年3月,谭浩明军在湘北战败,退返湘桂边境。黄绍竑升为连长。1919年,第一营被派往崇善、左县(今属崇左县)、绥禄、扶南、同正(今属扶绥县)一带“剿匪”。其后,马晓军升广西陆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率该营移驻柳州。不久,开往广东肇庆。1920年秋,孙中山命令驻在福建漳州的陈炯明粤军回粤驱逐桂系在粤势力。桂军失败,退回广西,马晓军团随同撤退。走到肇庆之禄步圩,被粤军阻击,万余桂军不得通过。林虎部营长李宗仁和马晓军团第一营连长白崇禧、黄绍竑、廖光等奉命破敌,经过猛烈冲杀,桂军始得通过。桂军退回广西后,1921年初,马晓军率该团第一营开赴百色驻防。黄绍竑和鸦片烟商勾结,护送烟帮,事为广西督军署所闻,下令查办,黄绍竑急把护送烟帮所得金钱,送给马晓军一部份,马乃把营部军需李翘柽作替罪羊,报请督军署将李撤职,而首犯的黄绍竑则免于罪。 1921年6月,孙中山派粤军入桂讨伐陆荣廷。陆荣廷垮台。8月孙中山任命马君武为广西省长。马晓军在百色宣告拥护马君武,马君武乃任晓军为田南警备司令。马晓军扩编队伍为四个营,黄绍竑、白崇禧均升为营长。不久,陆荣廷残部刘日福自称广西自治军第一军总司令,拥有人枪四千,闯进百色,把马晓军部队缴械,马晓军逃往南宁,黄绍竑被俘,后得人营救,逃往距百色九十多里的黄蓝乡。黄说服百色、凌云士绅黄炳煊、岑润博等收编民团,得人枪二、三百,自称统领。1922年初,刘日福被粤军击败,退出百色。马君武改委马晓军为广西田南警备军第五路司令,在平马(今田东县)组织司令部,黄绍竑、白崇禧分别率队前来集结,马晓军委黄绍竑为第一统领,白崇禧为第二统领。 1922年3月,陈炯明阴谋背叛孙中山,把在广西境内的粤军,纷纷调回广东。陆荣廷残部奋起抢夺地盘。马君武省长调集马晓军等部防守南宁,自己则离开南宁去梧州组织行署办公。马晓军奉命率部从田东开往南宁,沿途遭到陆荣廷残部阻击,马晓军胆小怕打仗,白崇禧又跌伤了脚行动不便,部队作战,完全由黄绍竑指挥。到了南宁,白崇禧赴粤医伤,绍竑见陆荣廷残部人多势大,知南宁难以防守,乃率领队伍开向灵山县。此时马晓军与孙中山、马君武联系中断,乃借口赴广东找陈炯明,自动离开队伍,部队大权遂由绍竑独揽。 正当绍竑在灵山、廉江等处徘徊岐路,无所适从之际,广西自治军第二军总司令李宗仁函邀他率队到玉林合作。黄绍竑乃将队伍开回陆川,受李宗仁委为第三支队司令。 1923年元旦,黄派其参谋陈雄去广州会同与在广州养伤之白崇禧商量投靠孙中山。白、陈由廖仲恺介绍,谒见孙中山先生,陈述黄之部队实力、驻地情况和拥护孙中山参加革命之热忱,得到孙中山赞许,并委黄绍竑为广西讨贼军总指挥。这时候,沈鸿英率部驻在西江上游及梧州、平乐、八步一带,黄绍竑在梧州会见沈部师长邓瑞微,受沈鸿英委为桂军第八旅旅长。陆荣廷重回广西,受北洋政府委为广西边防督办职,陆取消李宗仁的自治军名称,改委李宗仁为广西陆军第五独立旅旅长,黄绍竑仍是李的部下。但当黄将所部由容、岑开到藤县的新地圩时,未得到李宗仁的许可,就把李宗仁的俞作柏、伍廷飏两统领所部拉了过去,李宗仁部下支队司令李石愚、何武等对黄绍竑非常不满,双方开始出现矛盾。 1923年5月,在肇庆的沈鸿英部,被粤军击败,向梧州方面退走,7月18日,黄绍站在戎圩宣布起义讨沈,进袭梧州,配合粤军夹击沈军,沈军向信都方面溃逃。粤军第一师进驻梧州,师长李济深兼西江督办及梧州善后处处长。沈军旅长冯葆初在梧州投降粤军。冯部有人枪千余,装备较好。黄绍竑一面与冯葆初结为拜把兄弟,一面密谋缴了冯葆初的械,并将冯击毙。8月,黄绍竑在梧州成立广西讨贼军总指挥部,以白崇禧为参谋长,将部队扩编为三个团,以俞作柏、伍廷飏、夏威为一、二、三团团长。 9月,黄绍竑率第一、第三两团,攻击在藤县的自治军卢德洋旅,卢部除逃走二、三十人及投降者外,全部就歼,卢氏阵亡,卢旅黄超武率部投降,后被编为讨贼军第四团。10月,黄绍竑联合李宗仁派兵击败盘踞贵县、桂平、平南间的自治军陆云高、张希拭部数千人,贵县至平南一带,皆入李、黄势力范围。 1924年2月陆荣廷被沈鸿英围攻于桂林。黄绍竑与李宗仁决定实行联沈讨陆。5月,黄绍竑、李宗仁电促陆荣廷下野。黄、李两军集中贵县,李宗仁部自称广西定桂军。6月,李宗仁指挥定桂军及讨贼军各一部由贵县沿江西进,向南宁进攻,白崇禧指挥讨贼军及定桂军各一部,由贵县经宾阳,会师南宁,黄绍竑则留驻梧州作为策应。6月25日,李、白占领南宁。两军会师南宁后,讨贼军军官与定桂军军官争权夺利,意见很深,势难合作。李宗仁急电黄绍竑由梧来邕排解。黄绍竑赶到南宁后,见两军剑拔弩张,情势严重,乃在讨贼军指挥部宴请李宗仁及两军营长以上军官,酒酣,黄绍竑起立说:“我们仅仅占领南宁城和广西一小片地方,陆、谭、沈的军队比我们多得多,如不合作,不统一指挥,就是自取灭亡,我建议组织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部,统一指挥,我拥护李宗仁为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我为副总指挥,一切听从李总指挥的命令,如果我的部下有不服从的,就等于不服从我一样。”说毕,他举杯率在席军官全体起立向李宗仁敬酒。饮毕,黄仍擎杯在手,向军官们宣誓说:“今后我们要一心一德,服从李总指挥的领导,如有口是心非,三心两意的,当如此杯!”说毕他将酒杯用力摔于地上,碰得粉碎,全场肃然。黄绍竑这一举动,促进了联军内部的团结。接着,联军分路进攻柳州、庆远、都安、百色、龙州一带的陆荣廷残部,均取得胜利,占领了广西大部分地方。 1925年2月中旬,定桂讨贼联军得粤军协助,分路进攻沈鸿英军,经过激烈战斗,各路讨沈军均取得胜利,1925年2月23日占领桂林。 1925年初,云南唐继尧“建国滇军”约六万余人,分三路侵桂图粤,滇军第一路总指挥唐继虞有人枪二万余,由黔南侵入桂北,以柳州为进攻目标。第二路总指挥龙云有人枪一万余,由滇东侵入百色,于2月24日占领南宁。第三路总指挥胡若愚有人枪约一万,由滇南侵入靖西,会师南宁。广州国民政府派驻粤滇军第二军军长范石生率兵援桂。5月初,李宗仁、黄绍竑、范石生等决定先向南宁反攻,5月16日,联军在昆仑关、八塘间和龙军展开激战,龙军大败,退到二塘,又被范军痛击,被迫退守南宁。双方相持不下,伤亡都很大,黄绍竑突发重病返梧州医治。这时候,滇军唐继虞部前锋已进逼柳州,柳州告急。李宗仁和黄绍竑在电报上商量对策,决定由绍竑和白崇禧分别由梧州、桂林赶往柳州指挥作战。黄绍竑带病离梧,先到柳州,将滇军前锋吴学显部七、八千人击退。滇军主力集中沙埔。白崇禧从桂林赶到中渡,黄、白通过电话商议,白崇禧主张采用包围战术,绍竑认为滇军兵多,桂军处于劣势,主张全军集结,实行正面攻击,白仍坚执己意,黄最后说:“我是总指挥,你是参谋长,你得服从我的命令。”白无奈,只好顺从,放弃己见。六月四日,在柳城县沙埔河南岸,滇桂两军展开血战,白马山高地五失五得,联军正在吃紧时候,黄绍竑到炮兵阵地,指挥射击,第一、二发就击中滇军搭架的浮桥,切断了滇军的交通补给,滇军顿时慌乱,第三发又命中滇军指挥所,滇军大败,伤亡惨重,向桂黔边境逃回云南。龙云得知唐军败退,亦于七月七日放弃南宁逃返云南。自是,李、黄、白统一了广西。 广西统一后,1926年3月,黄绍竑参加广州国民政府召开的“两广统一会议”,决定把广西军队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由李宗仁任军长,率军北伐,黄绍竑任第七军党代表兼广西省主席,坐镇广西。这个时期,共产党员韦拔群,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后回东兰县,组织农民协会及农民武装,进行革命。黄绍竑派团长龚寿义率反动军队残酷镇压。1927年间,在广西成立第十五军,黄绍竑兼军长。辖伍廷飏、黄旭初、’吕焕炎三个师及三个独立团。 1927年4月初,黄绍竑到上海参加了蒋介石反革命政变的“清党会议”。黄在会上咒骂韦拔群在广西东兰一带的革命行动,又说现在镇压共产党是很容易的,必须早日清党反共。会议过后,黄电令广西的第十五军参谋长兼师长黄旭初、师长伍廷飏、军部副官长吕竞存、军部政治部副主任黄剑鸣、省府秘书长朱朝森、国民党省党部代宣传部长黄华表等组织“清党委员会”,杀害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和坚持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国民党革命派。黄绍竑于4月下旬回到广西后,又分区组织“清党委员会”,派龚杰元、黄华表、黄同仇、伍廷飏分任梧州、南宁、桂林、柳州的清党主任委员,又杀害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1927年黄绍竑兼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广州政治分会委员(分会主席李济深)、第八路军副总指挥(总指挥李济深)。由于广东各地农民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同年5、6月间李济深要求黄绍竑派兵入粤协防。黄即派黄旭初、吕焕炎两师开驻广东境内。8月1日,我党领导南昌起义,起义后一部分队伍向广东转移,黄绍竑指挥广西三个师及两个独立团的兵力会同粤军在筠门岭、潮州等地阻击红军。红军英勇战斗,但因难寡敌众,加以补给困难,致为黄绍竑的军队所败,另一部分起义队伍后由朱德同志率领上井冈山与毛主席会师。 1929年3月,发生蒋桂战争。李济深被蒋介石骗去南京,扣留于汤山,李济深部下陈济棠、陈铭枢等倒向蒋介石,反对桂系。桂军在武汉失败,李宗仁逃到香港,白崇禧从唐山逃回广西与黄绍竑计议,决定指挥十五军攻粤反蒋,夺取广东地盘。5月,在赤泥、白泥间败于粤军,退返桂东。粤军进占梧州。6月,在武汉倒桂之原第七军师长李明瑞、杨腾辉率部返回广西。黄绍竑见第十五军新败,难以抵抗,秘密嘱神师长吕焕炎、梁朝玑等暂与李明瑞等合作,保存实力,以图再举,乃与白崇禧逃往香港。11月,黄绍竑秘密返桂,在宾阳召集梁朝玑、许宗武等师长会议,策划驱逐广西省政府主席俞作柏和广西编遣区主任李明瑞。俞作柏、李明瑞反蒋失败,广西大权复落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手中。12月黄绍竑在梧州附近黎木根与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商定联合反蒋攻粤,张、桂反蒋军前锋逼近广州郊外,在花县银盏均间激战,张、桂军被陈济棠部及蒋军击败,退回广西,粤军蒋光鼐,蔡廷锴部尾追到北流县。1930年2月,黄绍站、张发奎率部迎战于北流县民乐圩附近,又为粤军所败,黄绍竑等退守贵县大河左岸。早在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同志领导百色起义,建立红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革命势力发展至隆安县一带。1930年2月,黄绍竑由贵县赶回南宁,自称“剿共总指挥”,指挥覃兴和杨俊昌两个团及岑建英营向隆安进犯,红七军被迫撤回东兰附近山区。 1930年4月,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张发奎等通电与阎锡山、冯玉祥合作反蒋,张、桂两军倾巢入湘,5月,前锋攻占长沙,由于黄绍竑所部行动迟缓,没有按照原定计划日期占领衡阳,反被粤军陈济棠、陈铭枢部捷足先登,把桂军截为两段,形势危急,李宗仁、白崇禧、张发奎被迫从长沙回师和黄绍竑会攻衡阳,在常宁、泉湖市地区剧烈血战,张桂军大败,损失奇重,师长梁重熙阵亡,溃退回桂林整编。部分军官对黄绍竑不按期进占衡阳,极为不满,白崇禧、张发奎指责尤甚,黄绍竑顿萌消极,呈请辞职。 1931年,黄绍竑由南宁经越南去香港。当时广西军政人员颇鄙视黄绍竑这种举动。李宗仁、白崇禧为要巩固在广西的统治,乘机陆续清洗了亲黄绍竑的部属。 黄绍竑到香港后,蒋介石派人接到南京,任为广西善后督办,并给二十万元,责成收拾广西局面。黄“挂印”而不“封金”,远走海外,漫游到菲律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黄绍竑回到南京,蒋介石任黄绍竑为内政部长。蒋介石这样安排,无非是把他养起来,等待有朝一日,利用他来收拾桂系。 1933年,日本侵略军进犯热河长城,黄被任为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参谋长,分会委员长是蒋介石兼任,由军政部长何应钦代理,黄绍竑与何应钦秉承蒋介石的意旨,同日本侵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1933年,内蒙古德王、云王受日本侵略军的嗾使要求自治,脱离蒋介石的控制,蒋介石派黄绍竑为宣慰使,前往内蒙古宣慰。黄绍竑到内蒙古运用他的政治手腕,说服了德王和云王,继续受蒋介石的统治,为蒋介石帮了忙。同年,新疆督办盛世才和马仲英混战不休,黄绍竑企图取得新疆地盘,乃向蒋介石建议武装经略新疆,得到蒋的同意,正在筹备期间,蒋介石忽又下令停止进行,黄所图未遂,颇为懊丧。蒋介石为了羁縻黄绍竑,任黄为浙江省主席。 1936年,两广当局掀起“六·一”反蒋运动。蒋介石对广西施加军事压力,并发表黄绍竑为广西省善后督办。企图搞垮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的统治。黄绍竑认为李、白割据广西,对自己在蒋介石的身边的活动有利,因此,不愿搞垮李宗仁、白崇禧在广西的统治,其后,经过程潜、黄绍竑等的居间斡旋,李、白与蒋妥协。蒋为彻底解决广西的半独立状态,调李宗仁为军委会委员,白崇禧为浙江省主席,任命黄绍竑为广西善后督办,但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三人均不同意,最后,蒋介石迫得收回成命,任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为副主任,第四集团军改为第五路军,李、白分任总、副司令。黄绍竑仍回任浙江省主席。 自从黄绍竑离桂投蒋以后,李宗仁、白崇禧对黄很有戒心,防止黄为蒋介石来瓦解桂系势力,这次黄绍竑表示不愿充当“广西善后督办”,李宗仁、白崇禧与黄绍竑又恢复旧谊。黄绍竑在南京与政学系的张群、杨永泰、熊式辉、陈仪等人深相结纳。这些人是蒋介石的智囊团人物,黄绍竑因之获得蒋介石的某些信任。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张学良、杨虎城扣留了蒋介石,要求抗日。何应钦想借张、杨之刀杀蒋,夺取最高权位,乃组织讨伐军总司令部,自兼总司令。南京方面有一部份人主张调停解决问题,黄绍竑是其中之一,被派去太原与阎锡山商量,电请张、杨释蒋,另外,黄绍竑还打电给广西,请李宗仁、白崇禧不要乘人之危,出兵倒蒋。黄绍竑这一行动,增加了蒋介石对他的好感。 1937年1月,黄绍竑调任湖北省主席。这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任黄绍竑为军委会第一部部长,主管作战计划,责任重大。不久,日本侵略军攻占大同,山西的阎锡山告急,蒋介石派黄绍竑为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协助阎锡山指挥娘子关战役。战争失败,太原又失守,黄绍竑离开山西回到南京,引咎自请处分,蒋介石仍再任他为浙江省主席。12月初,黄绍竑到浙江就职,为要发动民众及各方面力量抗日,采取了一些比较开明的措施。1939年初,他曾和周恩来同志从桂林同赴浙江,到达金华时,他尽地主之谊,亲切接待。对于动员人民参加抗日战争,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浙江省内的派系之斗争,非常剧烈,黄绍竑从不开罪任何一派。他以名位为钓饵,在县长,局长,省、县、参议员及议长等的职位分配上,采取利益均沾的办法,使各得一脔,皆大欢喜。这就是他能够主浙十年的诀窍。 抗战胜利后,黄绍竑一再呈请辞职,蒋介石均予慰留。1946年5月,黄飞重庆向蒋面辞,蒋仍假意慰留,谁知待黄飞回上海,蒋介石免职电报就跟着到达,黄绍竑极不体面地下台了。 1947年,国民党政府改组,黄任国府委员。1948年4月,蒋介石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李宗仁竞选副总统,黄绍竑担任李宗仁竞选工作的总指挥,替李宗仁出谋划策,多方活动拉票,特别是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使李获得更多的选票,击败了蒋介石所属意的孙科,从此,蒋又恨黄而有意疏远他。但黄绍竑由于有李宗仁、白崇禧和政学系的支持,仍得充任监察院副院长,其后又充立法委员。 1948年6月1日,蒋介石任陈诚为国防部长,调白崇禧为“华中剿匪总司令”,白认为这是对自己的降职,不愿就任,避往上海。蒋介石要黄去沪劝白崇禧赴汉口就职。黄到上海对白说:“你和德公(李宗仁)在南京高高在上做副总统和国防部长,不是如同笼中鸟一样吗?现在蒋把笼门打开,放你出去,还不快快地远走高飞,难道你躲在上海,他就收回成命吗?他正开始要整我们,我们就要借此机会出去,到了外面反过来整他。武汉是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地方,机会到来的时候,就可以同共产党妥协言和,蒋到无法应付的时候,必定下野,德公就可以出来收拾局面。”白崇禧听从黄的劝告后,往汉口就职。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结束,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于1月14日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提出和谈八项条件。22日蒋介石下野,24日李宗仁代理总统,旋派出以张治中为团长,黄绍竑等为团员的代表团,飞往北平谈判,黄绍竑将谈判结果带返南京请李宗仁签字。由于蒋介石在幕后破坏和谈,李宗仁、白崇禧又妄图依赖美援,划江而守,作最后之挣扎,李宗仁终于拒不签字。黄绍竑见无可挽回,乃逃往香港,发出通电,声明与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脱离关系。 黄绍竑抵港后,联络国民党立法委员及其他高级军政人员四十四人联名发表《告国民党陆海空军全体壮士书》,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年九月,全国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黄绍竑被邀请为委员。建国后,黄绍竑被任为国务院政务委员会委员、法案委员会委员。后又被选为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解放前黄绍竑已参加民革,被推选为民革中央常务委员兼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已改正。文化大革命期间,黄绍竑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迫害,愤而自杀。终年七十三岁。粉碎“四人帮”后,黄绍竑的冤案已得到平反。民革中央已于1980年12月29日在北京举行黄绍竑追悼大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