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不该遵守“一夫一妻”制?科学家提出新观点:或导致物种灭绝

 激扬文字 2022-05-04 发布于四川

可以说,地球上任何一个物种,或者说任何一个生物的出现,都并不容易,而且地球生命的演化,本身也是一个不断更迭、进化的过程,一些物种在灭绝之前,也都进化出了很多的分支,而这些分支后来也都进化成了全新的物种。

当然,任何生物也都逃不过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我们都知道,在地球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次的物种大灭绝,而且这些大灭绝,事实上也是大自然在进行新一轮的选择,毕竟,每一次都会有很多物种被淘汰,又会有全新的物种诞生,地球生命演化,也会随之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

整体来说,地球生命的演化,是属于从原始生物向复杂生物演化的过程,而在复杂生物出现之后,伴随着进一步的进化,地球上也诞生了智慧生物,只不过,经过200多年的时间演化,地球上的智慧生物只有人类这一种。

有趣的是,在地球上,除了人类之外,绝大多数的物种都不遵守着“一夫一妻”制,那么,为何动物们很多都不遵守“一夫一妻”制?人类为何要遵守呢?

动物们为何不遵守“一夫一妻”制?

人类作为哺乳动物,让我们看一下哺乳动物中一夫一妻制的比例,大约为3%,从这里可以看出,哺乳动物是鲜少遵守一夫一妻制的。

那么,为何动物们都是多夫多妻制呢?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繁育后代都是本能,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种群数量稳定,不会灭绝。

特别是对于动物们来说,野外环境本身就是危机四伏的,即使是位于食物链的顶端,事实上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如果是遵守着一夫一妻制,那么,可能还没来得及生育,自己的配偶就被杀死了,这样一来,就可能会错过繁殖的季节,从而无法延续自己的基因。

而且一些动物在平时都是单独行动的,只有在交配的季节,它们才会遵循着本能的指引,去寻找自己的交配对象,特别是在野外,动物们普遍都是开放式交配,这也让它们在交配的季节,都会临时去选择自己的伴侣,而当交配结束后,一切也就都结束了。

而且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在自然界中,普遍都是一夫多妻制比较多,这也与雄性在繁殖的季节,需要尽可能多去繁殖后代有关,同时,雌性在自然界中扮演的角色也是相对较弱的,自然也就鲜少有一妻多夫制了。

人类为何要一夫一妻制?

可以说,无论是作为哺乳动物而言,还是作为地球上的一员,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事实上都是比较特别的存在,那么,人类早在还是动物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一夫一妻制了吗?还是后来伴随着演化,一点点变成了一夫一妻制呢?

大约500-700万年前,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扬镳,在这个时候,人类祖先一夫一妻制也随之出现,简单来说,就是交配权的私有化,并且伴随着演化,也出现了财产的私有化,就是有了自己东西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不想要和别的人分享。

当然,这种概念也不是一天两天来形成的,主要是人类的祖先在选择地面生活后,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而让大脑飞速进化,这个时候,由于越来越聪明,一些概念也作为意识形态,开始逐渐形成。

此外,我们都知道,人类是群居物种,特别是在原始时代,早期人类都是集中生活在一起的,一个山洞中会生活着很多人,所以,当人类形成了一夫一妻制,也就是所谓的交配权私有化之后,这个时候,已经变得很聪明了,拥有了意识形态的原始人,也就不用担心自己外出打猎的时候,自己的妻子会被族人霸占了。

同时,由于原始人都是一大群人,一旦有孤儿出现,也会有人进行照顾,可以说,因为一夫一妻制,再加上财产的私有化,这些都让原始人变得非常和谐,而且演化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

此外,我们都知道,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是不需要交配期的,可以说,只要人类想,可以在任何时间繁育后代,自然,也就不需要像动物一样,只能在繁殖期的时候外出寻找配偶,所以,一夫一妻制也就得以延续下来。

不过,一个令人不解的观点是,有研究者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夫一妻制,事实上会导致灭绝的概率更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一夫一妻制或导致生物大灭绝?

这个观点来自于英国研究者的一项实验,通过实验结果,研究者表示,如果生物们选择一夫多妻制,那么,在灾难发生的时候,物种的存活率,也就是说,物种不会灭绝的概率,大约为60%,然而,如果是选择一夫一妻制,那么,灭绝的概率则为100%。

因为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而且动物们普遍具有繁殖期,所以,为了更好地维持种群数量,就需要在繁殖期到来的时候,尽可能去“播种”,也就是生更多的后代,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在灾难面前,可以留有一线生机。

那么,人类是一夫一妻制的,未来如果真的发生了第六次大灭绝,人类是不是就只有灭绝这一条路了?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所谓的法则事实上对于人类而言,已经不再100%适用了,因为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智慧生物,伴随着发展,是会拥有抵御灾难的能力,这也意味着,如果真的发生大灭绝,人类也会留下一线生机,找机会重启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阅读体验更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