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环卫工大叔的书法,值得书协的“丑书大师”认真观赏和品味!

 泊木沐 2022-05-04 发布于辽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环卫工人虽被尊称为“城市美容师”,但他们地位低,收入少,每天干的是又苦、又脏、又累的活路。

自然,环卫工人也常被视为“下里巴人”,文化低,与“高大上”的书法等艺术无缘。其实,这只是某些人的世俗的偏见。

今天,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位写得一手好字的环卫工人,他叫余国后,四川内江人,看起来60多岁的样子,精神还不错,许多人习惯地称他为大叔。据了解,余大叔50岁才爱好书法,经过大约10年的苦练,终练得一手飘逸潇洒的好字,作品美得让人惊叹,十分耐看。

然而谁能想到,由于条件所限,余大叔练字时,常把烟灰缸当砚台,把旧报纸当宣纸。在他的家里,被墨汁浸染的报纸,随处可见。余大叔曾对人讲,一幅字要在报纸上练习多次,才舍得书写到宣纸上。

就是在这样条件简陋而艰苦的环境中,余大叔硬是与时间赛跑,遍临诸帖,苦练书法,并选择了坚持练习于右任的标准草书至今,虽大器晚成,却也乐在其中。他虽不是什么书法家协会会员,更没有“书法家”等名头,但平心而论,有些书协的“书法家”未必能赶得上他。

难怪常有人说,书法与职业、地位无关,而与修养、勤奋有关。为博取眼球、哗众取宠、急功近利而写的书法,是没有价值的,唯有心静无欲,真情投入,认真用笔,才会写出好书法。所以,要想寻得好书法,不能仅把眼光放在“名人”上,而更应该重视民间的“下里巴人”、普通劳动者。

说到这里,真想请中书协以及各级、各地书协的“丑书大师”们看看环卫工大叔的书法作品,并能认真品味。或许有良知的“丑书大师”会在余大叔的书法作品面前,会有所醒悟,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从而“悬崖勒马”,痛改前非,敬畏汉字,不再写“鬼见愁”的丑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