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境国学 2019-11-23 12:27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盛行,各种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翻案文章层出不穷,一方面拼命洗白很多已经定案的历史罪人,一方面诋毁伟大的民族精英和英雄人物。而这些颠倒黑白的论调首先源自对历史事实的否定,某些人坚持“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很多失败者被恶意抹黑了,于是他们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在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里寻找证据为历史罪人洗白。既然他们已经认定历史并不真实为什么又要在历史书籍中寻找翻案的证据呢?难道只有他们引用的用来翻案的史料是真实的吗?这种明目张胆的双重标准是无法被理性智慧的人认同的! 随着“金钱社会”的到来,国人对物质的看重与日俱增,这导致了“翻案”的盛行。一则“翻案”容易勾起多数人的猎奇心理,容易制造“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社会轰动效应,更容易让翻案者“出名”,有了名气就有大批无脑追随者,也就有了现实的利益。二则历史英雄是一个民族的伟大图腾,是很多国人的精神领袖,这些历史人物也因此成了国外敌对势力优先抹黑的对象,“欲亡其国,先亡其史”,翻案者为虎作伥自然是有好处可捞的。还有一类最是可恶的无知跟风党,此类人正经史书不看,以网文当历史,虽非首恶,亦是从凶。他们认同翻案不过是为了彰显“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用以掩饰强烈“自卑”的“优越感”,典型的上了贼船还帮贼数钱。前两类人“坏”,最后一种就是被利用的作秀的“蠢才”。 隋炀帝 那么,历史到底有没有“真相”呢?历史真的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事实上,也许一些历史细节因为牵涉人员极少,若是杀人灭口湮灭证据,确实难以还原真相。但是,只要牵涉人员稍多,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事件想要造“假历史”是很难的。尤其是一个有历史影响力的人物,一言一行都会得到多方关注,由无数个历史事件组成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如何造假? 为什么说“历史造假”并不容易呢?因为为了圆一个“谎言”,需要伪造相关的一连串谎言,而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有重大疏漏,这个“谎言”就很容易被识破。《周易》中《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内部的逻辑联系,从事物的早期看到结局。所以,“伪历史”不仅要有完整的事件环节,还要有完美的逻辑链条,可见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也许极少数人会有制造“伪历史”的想法,但他们也未必有这个勇气!古人的墓志铭会记录很多史实,古人的笔记文献更是记载庞杂,而这些都不是官方可以管控的,所以,正史上有些事件可以润色一下,也可以用曲笔而不直说,但很少会完全篡改。比如李世民“杀兄囚父”的情节就写得比较隐晦,以多数现代人的文字功底,不细读还真看不出来。但是非官方的书籍里就没必要这么做了,《唐太宗入冥记》里就写的很直白。 再比如很多人为隋炀帝翻案,“三征高丽”死伤上百万,这种大事官方记载盖得住?为了方便自己玩乐修建大运河征用民力数百万,几乎一步一尸骸,怎么遮掩?民间起义烽烟四起,隋末到唐初人口减少七八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景象除非天塌了能盖住!总有人说后代喜欢修前朝史就是为了抹黑前朝,前朝浑身是墨还不许别人说?《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不是大唐官方出版,怎么就不骂李世民呢?一个皇帝好大喜功,能力又不足,大量征兵,大量征民夫,直接间接害死几百万人竟然成了部分人心中的“有作为”的皇帝,是非不分到如此境地也算是奇葩了! 总之,历史不可能完美,但也不是谁都有资格翻案的!在没有确切的证据前,还请尊重历史,尤其要尊重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