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时候没有电,古人是不是天一黑就睡觉?

 关山听风 2022-05-04 发布于湖南

古时候没有电,并不意味着黑夜没有照明,也不意味着古人天一黑就睡觉。

古代是农耕为主,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说法,可能有的人把“息”字理解成“睡觉”,这就误解了此句之意。“息”指的是休息,也就是停止劳作,收工回家,但未必回家后就上床睡觉。陶渊明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其意思是,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这一句说明,古代农村的作息时间是围绕太阳来制定的,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集体经济时期,依然沿用古代农村的作息时间。


(灯下)

古代农村大多的作息时间为,清早起来下地干活,称早工,大概十点左右回家吃早饭,然后再下地干活,称上午工,下午四点左右回家吃午饭,饭后下地干活,称下午工,直到太阳下山,夜幕降临才回家。吃晚饭时间一般在晚上九点左右,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原因很简单,晚饭吃得太早了,清早起来上早工会腹中空空,不利于干活,吃得太晚,不利于早睡。古代农村晚上睡觉一般是十点左右。这个上床睡觉时间与现代一些上班族的上床睡觉时间差不多。

古代农村的睡息时间,从暮春到早秋这段时间是比较科学的。这段时间的早工和下午工,避开正午的高温时间,太阳光照射不是很强,比较凉快,干活比较舒适,可避免中暑,劳动效率高。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那是为了赶农时才出现的情景,其他时间大多要避开日头最毒的时候,也就是一点钟到三点钟。因此,暑期时,早工尽量要早,下午工尽量到天黑,这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带月荷锄归”的真正含义。从古代农村的作息时间看,并不是天黑就上床睡觉,晚上还有一餐晚饭要吃,吃过饭还要休息一下,洗一洗才睡。


(晚归图)

“有了电,更方便”,这是当时通电常用的说法。这就是说,作为照明工具,刚开始普及的时候,人们的感觉是电比其他的照明工具更方便。同时也在没有电之前,已经有了很多的照明办法,只不过所有的照明工具都没有电方便。

古代照明,主要有油灯、蜡烛、松明子、火把等。油灯用的主要是植物油,在我国用得最多的是桐油、菜油、茶油和其它植物油,菜油和茶油是食用油,除了庙观和祭祀时大量使用外,民间一般用来炒菜,舍不得用,再说这两种油用来点灯最大的缺点是燃烧快,使用量就大,民间的普通家庭是难以承受的。古代民间使用的一般都是桐油。

桐油产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不能食用,可少量为药物,主要用来点灯照明、涂抹船舶、家具、农具、器皿等。据相关资料记载,桐油至少在汉朝时就已有制作工艺,魏晋或隋唐时有人工种植,宋时大面积种植,朝廷还专设有桐油司,是当时的一种重要战略物资。如《华佗危病方》就有“解砒石毒:桐油三升灌之,吐即毒。”可见桐油历史之悠久,不仅用来点灯和涂抹船舶、家具、农具、器皿,还用于医药。又如,抗战时期,贵州遵义市湄潭县曾是抗战时期的一个后方基地,浙江大学西迁至此七年,当时没有电,遵义日报2019年3月17有一篇《桐油灯点亮历史的空》就有一段关于桐油灯的回忆:


(古代油灯)

黄昏时分,一大片一大片的小青瓦,由南北二街和西街组成的丁字型的、被弯环如眉的湄江河轻轻环抱着的湄潭县城,桐油灯次第亮起来,一盏一盏的,一户一户的,闪烁着,闪烁着,倒映在静静流淌着的河水里,交相辉映,如梦似幻,形成了一座无比灿烂的历史的天空……

虽然当时湄潭县已进入了抗战时期,但当地生活中的照明的方式依然和古代无异,也就是说,古代民间的黑夜并非一片漆黑。实际上,从人类开始使用火开始,就认识到火的重要性,用来烧烤煮食物和取暖就不用说了,火在古代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驱赶,有火的地方野兽就不敢靠近,同时又因古代人们比较迷信,认为夜晚之火可驱除鬼魅,民间用“黑灯瞎火”来形容家庭和村庄的凄凉。由此可见古代不管是宫廷官府,还是繁华街市、居民和乡村人家,夜晚是有照明的。


(松明子)

古代的城市的夜生活的灯光,史料上记载很多,如北宋时汴京的夜市,南宋杭州的夜生活等等,还有一些历史典故,如凿壁偷光、挑灯夜读、秉烛夜谈等,就不用赘述了。乡村除了用油点灯外,用于夜里照明的材料很多。如松明子,明子、明子木,松明木,在我国分布区域也比较广泛,取材容易,是夜晚贫穷人家主要照明的材料。还有松脂和一些植物树脂,也是涂抹在火把上用来照明的好材料。另外,古人还用多种照明材料,如竹块、竹麻、作物秸秆等等,只是使用起来不太方便,燃烧得快,用量也就很大。

总之,我们今天的人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慧,虽然没有电,有的甚至连灯油也买不起,但并等于古人夜间没有照明,他们有的是办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