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本男儿郎 不是女娇娥 ——“男旦”彭林刚的京昆世界

 谈艺聊曲 2022-05-04 发布于江苏

我本男儿郎   不是女娇娥

男旦彭林刚的京昆世界

朱乐儿



我本男儿郎,不是女娇娥……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这段戏深深地打动了我,从此我开始对男旦着迷,渴望探寻男旦这个神秘、特别的领域。

  

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我受邀参加朋友举办的昆曲雅集。路遇塞车迟到,进场后我悄悄找个座位坐下听曲,我旁边坐着一个身形微胖的中年男子,他气宇轩昂,气度不凡,明显与众人不同,便不觉偷偷地打量了他一番。在与他四目相对时,我赶紧收回目光,他却淡定地冲我轻轻一笑,让我局促的心情得以释然。

一、二首曲子听罢,主持人向众曲友隆重推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程派乾旦彭林刚表演《牡丹亭·惊梦》片断。没想到表演者竟然就是坐在我边上的中年男子,只见他从容走到舞台中央,款款落座于桌子后面。山坡羊的前奏已然幽怨,恁般天气好困人也……”他一开腔,这充满韵味的念白就有如余音绕梁,整个会场瞬间变成了一座鲜花盛开的牡丹园,而中年男人也魔幻般地变成了青春美丽、娇弱可爱的杜丽娘,那个声音好生甜美,直沁入人的心脾,如饮甘醇美酒,回味无穷。莫乱里春情难缱,吐字运气极其讲究,甚见功力,全然是昆曲大师张继青老师的风格。看他表演得体大方,不温不火,动作飘逸,韵腔空灵,身段妩媚端庄,如同一柱点燃的檀香,清新后面藏不住浓烈,浓烈过后留住的是一丝淡雅;传情的眼神令我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舞台,随着他的举手投足,瞬间穿越到了四百多年前杜丽娘的世界里,随着这一娇柔女子,牵动起无奈心绪,百转千回。在我眼里,他演绎的杜丽娘堪称十分精绝。

我被彭林刚精湛的唱腔和演技完全震撼了,我也喜爱昆曲多年,之前怎么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曲会后,我成了名符其实的刚丝,开始搜集他的资料,想更多的了解有关他的一切,有时都嗔怪自己的行为过于狂热。后来得知,有许多参加过曲会的文化名人,这其中有画家、记者、诗人都被彭林刚甜美的昆曲征服,迅速地成为刚粉

介绍彭林刚的时候挺难也挺简单。难在他的身份复杂,扬剧史学专家、程派乾旦、昆曲曲友、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人事干部……他真正的身份其实是专业剧团的党政工作者——江苏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党支部书记,正处级干部。简单在于,他就是一个爱戏如命的戏痴,生活中完全是与戏有关,无戏的话题不聊,无戏的事情不做。

他的父亲曾经是剧团的行政人员,自从小便生活在江苏省戏剧学校的大院内,也算是一个有艺术氛围的环境。他爱唱歌跳舞,各类演出看多了,自己甚至还能编排一点小舞蹈。他渴望成为专业的艺术工作者,但在那个特殊年代,没有一个根正苗红的家庭背景,多次报考部队文工团和艺术学校自然是被拒之门外。

文革结束后,他也过了学戏的最佳年龄,进剧团成为专业人员的愿望,随着残酷的现实早已经是心灰意冷。然而偏是造物弄人,成不了专业演员的他偶然的机会却进了江苏省扬剧团,做起艺术资料搜集整理归档工作。在艺术的宝库中,他接触、翻阅了大量珍贵的戏曲专业书籍,无意间增添了艺术素养,不仅成为年轻的扬剧史学方面的专家,更是在看了梅兰芳撰写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后,被梅兰芳深深地吸引住了,竟也学起了京剧旦角。

初学梅派《贵妃醉酒》《宇宙锋》等,后因嗓音甜美,又喜欢上张派,《望江亭》《状元媒》一出出地学。那时还处于自学状态,天天抱着录音机一遍遍模仿。一次,时任江苏省戏剧学校教师的余派名家范石人在听到他的演唱认真地说:你的嗓音虽然宽亮甜美,但你的音质中天生有程派的感觉与味道,如果你要是改学程派,一定会事半功倍石人老师的指点迷津改变了他的一生追求,从此迷上程派而一发不可收,他又是跟着录音迅速学会整出《锁麟囊》,而且还算是有些模样,住在戏校同楼的邻居张守伟亦是新艳秋老师的琴师,给予热情鼓励,并将他带到了新艳秋老师的面前。

春秋亭外风雨暴”,他在新艳秋老师面前自信地唱起来艳秋老师听后笑着说:我们程派不是这样的,程派春字出口即要变成恩字”……与新老师初期见面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新艳秋老师还鼓励他从程派传统基础戏《六月雪》学起。凭借他的聪慧与生俱来的程派音质,果然很快就掌握了一些程派基础并得了新艳秋老师的认可点头。

有了程派第一传人新艳秋的亲自指点,他的艺术人生从此开启了一条正确航程,乘风破浪。可正当一切都已是春风送爽,天遂人愿之时,孰料历经文革磨难的老父,政策刚刚落实到位既罹患癌症晚期。彭父临终前拉着他的手说:你戏唱的再好终究不能成为专业演员,还是把文化学好,以后去哪里都能行得通。为了满足父亲的最后愿望,他强行压抑住对戏曲的无比热爱,不再唱戏甚至听戏,而是潜心学习文化,学诗词、读古文、练书法。

弹指二十年过后,那挥之不去的戏曲情结,尤其是那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还是无法让他彻底地沉静下来。2004年底一次偶然机会终于再登舞台,一出《贺后骂殿》赢得阵阵掌声。此后对京剧程派、对昆曲欲罢不能。不成魔不能活,他常常独自一人在排练场拉山膀、练云手、跑圆场,琢磨身段,背戏默戏。天道酬勤,2011年他参加第四届中央电视台戏迷票友大赛荣获金奖。以后更是将一台台个人程派专场呈现于舞台:澄若秋水——纪念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新艳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彭林刚程派艺术专场”“程韵流芳——纪念程砚秋大师诞辰110周年”“梨园芳华——彭林刚京昆艺术专场”,以及纪念新艳秋逝世五周年《锁麟囊》专场演出等。近几年来他又深入高校讲学,为弘扬传播京剧、弘扬昆曲艺术力尽绵薄之力。2015年底录制并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声秀于林  柔寓于刚——彭林刚京剧程派唱腔选”。

他对艺术的敬业精神和艺术成就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褒扬,南派猴王周云亮、京剧教育家李砚萍欣然收他为义子;昆曲大师张继青特别青睐,亲自为他拍曲;二度梅得主黄孝慈主动担任其专场主持人。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长李鸿良更是多次公开表示:彭林刚对艺术执著的精神以及对艺术的领悟令我们许多专业人员感到汗颜。扬剧首朵梅花奖得主徐秀芳亦为其精神所动,凡是他的演出,必来捧场观摩,并提出个人意见。

彭林刚是幸运的,遇到了新艳秋、张继青、周云亮、李砚萍、黄孝慈等艺术大家提携,又有同辈戏曲名家徐秀芳、李鸿良等的帮衬,使他的艺术得以迅速提高。他在专业领域方面的成就也得到江苏省高评委的认可,获一级演员资格。但同时他也是尴尬者,身处专业与票界两个边缘,虽4年连续办了5台个人专场,出版发行了自己的个人唱腔专辑,更多的是则靠他自己联系剧场,找老师学戏,自己出资制作演出服装等,其中的艰辛与甘苦不一而足,只有其自知。

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舞台上的彭林刚千娇百媚,舞台下的彭林刚真实阳刚,期望彭林刚的京昆艺术更上层楼。

2016年感怀于昆曲曲会,听彭林刚演唱昆曲后随笔小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