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热解毒方剂总汇收集整理(31~60方)

 火帝养生_WSH 2022-05-04 发布于云南

31、银花解毒汤

  【处方】金银花 地丁 犀角 赤苓 连翘 丹皮 川连 夏枯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治风火湿热所致的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心得集》卷上

32、茵陈公英汤

  【处方】茵陈100克 蒲公英50克 白糖30克

  【制法】取茵陈、蒲公英加水500克,煎取400克,加白糖3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胆退黄。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患者。

  【用法用量】分2次服,每日2~4次。

  【摘录】《经验方》

33、茵陈防己汤

  【处方】茯苓皮10克,茵陈12克,防己12克,苡仁3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30克,银花

12克,连翘12克,鱼腥草30克,焦栀6克,乌梢蛇15克,老鹳草20克。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止痒。主脾肺风热挟湿毒。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朱洪文方

34、宣郁化毒汤

  【处方】柴胡6克 白芍30克 香附6克 薄荷6克 当归30克 陈皮3克 枳壳3克 天花粉9克 生甘草9克 

金银花30克

  【功能主治】理气宜郁,清热解毒。治肝痈。胁间疼痛非常,手按之更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35、雅叫哈顿散

  【处方】小百部100g 藤苦参100g 苦冬瓜100g 箭根薯100g 羊耳菊根100g 蔓荆子茎及叶100g

  【来源】本品系傣族验方。

  【性状】为暗灰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苦。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止血。用于感冒发热,喉炎,胸腹胀痛,虚劳心悸,月经不调,产后

流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9g,一日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36、咽喉消肿汤

  【处方】金银花15-30克,山豆根9-15克,硼砂(冲服)1.5克,生甘草9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热毒蕴于肺胃,复感风邪,热毒上扰,搏于咽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湖北中医杂志》

37、湮尻散

  【处方】六一散15克 枯矾3克 赤石脂6克 黄柏10克 冰片3克

  【制法】上药分别研细,和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湿生肌。治湮尻疮(屎布皮炎)。由于尿、屎刺激和淹渍臀部所致的皮

肤病。

  【用法用量】用时先洗净患处,然后再用纱布包药粉扑之。每日二至三次。

  【摘录】《中医外科学》

38、玄参升麻汤

  【处方】玄参 升麻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斑。治伤寒发汗吐下后,毒气不散,表虚里实,热发于外,身斑如锦纹,

甚则烦躁谵语;兼治喉闭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39、玄参散

  【处方】玄参22.5克,升麻22. 5克,大黄22.5克,犀角22.5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心脾壅热。(舌癌)。

  【用法用量】上为末。水煎服,每服9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

40、洗眼汤

  【处方】秦皮 黄柏 决明子 黄连 黄芩 蕤仁各9克 栀子7枚 大枣5枚

  【制法】上八味,哎咀。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肝明目。治肝经实热上冲。眼赤热痛,羞明眵多,目生障翳,舌质红,

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浸,煎取120毫升,澄清,仰卧洗目,每日1~2次。

  【备注】方中黄连、黄芩、黄柏泻火解毒;秦皮清肝明目,退翳消肿;栀子泻三焦之火,决明子泻

肝胆之风热;蕤仁祛风散热,养肝明目,善治目赤肿痛。综合诸药,皆为人肝泻火,清热解毒要药,故

此方泻肝明目之功甚佳。但诸药苦寒,能从火化,耗伤阴血,故复配大枣甘润滋养,可免伤阴耗血之弊

。对病毒性、细菌性角膜炎、结膜炎等均可使用。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41、犀蜈汤

  【处方】犀牛皮10克,苦参10克,防风10克,山豆根10克,蜈蚣3条,全蝎5克,白藓皮15克,炮穿

山甲15克,赤芍15克,蚤休20克。

  【功能主治】活血搜风,清热解毒。主风毒内蕴,气滞血瘀,经脉阻滞,肌肤失养。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余药渣再煎浸洗患处。

  【摘录】吴新元方

42、犀黄丸

  【别名】西黄丸(《治疗汇要》卷下)。

  【处方】犀黄0.9克 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30克(研极细末)麝香4.5克 黄米饭30克

  【制法】上药,用黄米饭捣烂为丸。忌火烘,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乳癌、横痃、瘰疬、痰核、流注、肺痈、小肠痈。现用于淋

巴结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发性脓肿、骨髓炎等见舌红、脉滑数者。

  【用法用量】每用陈酒送下9克。患生上部,临卧时服,患生下部,空腹时服。

  【备注】本方主治诸症,多由火郁、痰瘀、热毒壅滞而成。方中犀黄清热解毒,化痰散结;麝香开

经络,行气滞,散瘀血,消痈疽肿毒;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黄米饭调养胃气,以防诸药寒

凉碍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药效。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43、犀角大青汤

  【处方】犀角屑 大青叶 玄参 甘草 升麻 黄连 黄芩 黄柏 黑山栀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治伤寒,斑出巳盛,心烦大热,错语呻吟不得眠,或咽痛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口大渴,加石膏;虚者,加人参。

  【摘录】《医学心悟》卷二

44、犀角消毒饮

  【处方】犀角2.1克 连翘 鼠粘子各3克 荆芥1.8克 甘草 防风各1.5克 忍冬4.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肌透疹。治痘疮发疔,胃热咽肿便秘。

  【用法用量】水煎服,不计时候。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45、玄参升麻汤

  【处方】升麻 黄连各1.5克 黄芩(炒)1.2克 连翘 桔梗各0.9克 鼠粘子 玄参 甘草 白僵蚕各0.6

克 防风0.3克

  【制法】上十味,哎咀,作一服。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宜肺。治风热上攻,咽喉中妨闷,会厌后肿,舌赤者。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210毫升,去滓,稍热噙嗽,时时咽之。

  【摘录】《卫生宝鉴》卷八

46、犀羚二仙汤

  【处方】犀角 羚羊角 鲜沙参 鲜生地 连翘 栀子 马勃 甘中黄 人中白 大贝母 金银花 陈金汁 元

参 生石膏 川黄连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治痧点已透,火灼液亏,喉烂舌绛,脉数弦大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疫痧草》

47、杏仁龙胆草泡散

  【处方】龙胆草 当归尾 黄连 滑石(另研,取末)杏仁(去皮、尖)赤芍药各3克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治风热上攻,眼目眊矂赤痒。

  【用法用量】以白沸汤泡,顿蘸洗眼,冷热任意,不拘时候。

  【摘录】《原机启微》卷下

48、犀豉饮

  【处方】犀角 香豉 牛子 荆芥 连翘 栀子 马勃 大贝 蝉衣 赤芍 桔梗 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解肌透表。治喉痧。喉烂痧隐,神烦,热盛汗少,舌绛口渴,脉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疫痧草》

49、消痔丸

  【处方】生地120克(水洗)片芩45克 金银花 枳壳(麸炒)秦艽各30克 防风 大黄(九制)当归 苍术(米泔浸,炒)地龙 槐花(炒)赤芍各60克

  【制法】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疏风。治痔疮痔漏初起,人壮便秘,血分壅热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9克,空腹时白汤送下。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50、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处方】柴胡、黄芩、板蓝根、葛根、金银花、水牛角、连翘、大黄

  【性状】为红棕色澄清液体;气香、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柴胡、金银花、连翘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水牛角加水先煎煮3小时后,再与蒸馏后的药渣及黄芩等四味加水共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为65%,搅匀,静止后,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90~95℃),浓缩液再与挥发油合并,加入矫味剂,调节PH值至规定范围,再加水至1000ml,搅匀,静置,滤过,灌装,灭菌,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高热,头痛,咽喉肿痛,鼻塞,流涕,咳嗽,大便干结。

  【用法用量】口服,一岁以内一次2.5~5ml,一岁至三岁一次5~10ml,三岁至七岁一次10~15ml,七岁至十二岁一次15~20ml,一日3~4次。

  【注意】如病情较重或服药24小时后疗效不明显者,可酌情增加剂量。

  【规格】每支装10ml

  【贮藏】密封,避光。

  【摘录】《中国药典》

51、消毒散

  【处方】金银花 连翘 白蒺藜 荆芥 白芷 牛蒡子 防风 白鲜皮 赤芍药 甘草

  【功能主治】疏风祛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热毒,侵袭肌肤,致生疥疮,瘙痒不已。

  【用法用量】水煎服。

  日久不愈,加何首乌;干燥,加当归;有热,加黄芩;下部多,加黄柏;小便涩,加木通。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五

52、消斑汤

  【处方】半枝莲18克,白花蛇舌草18克,蚤休18克,山豆根24克,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白术12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消斑。主湿热下注。(外阴非典型增生)。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53、仙露汤

  【处方】生石膏(捣细)90克 玄参30克 连翘9克 粳米1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治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脉象洪滑,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用水1升,煎至米熟,其汤即成。约可得清汁600毫升,先温服200毫升。若服完一剂,病犹在者,可仍煎一剂,服之如前。使药力昼夜相继,以病愈为度。若患者腹中微觉凉,或欲大便者,即停药勿服。候两三点钟,若仍发热,未大便者,可少少与服之。若已大便,即非溏泻,而热犹在者,亦可少少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54、吴萸螵硫散

  【处方】吴茱萸30克,海螵蛸24克,硫黄9克,冰片3克。

  【功能主治】燥湿清热解毒。主湿热毒邪蕴蒸。(湿疹)。

  【用法用量】上药共为细末,湿重流水者用药面撒患处,湿轻流水不重者,用麻油和药抹患处,每日2次。

  【摘录】张可委方

55、消乳汤

  【处方】知母24克 连翘12克 金银花9克 穿山甲(炒,捣)6克 瓜蒌(切丝)15克 丹参12克 生明乳香12克 生明没药12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疼。治结乳肿疼,或成乳痈新起者;并治一切红肿疮疡。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56、小儿清热片

  【处方】黄柏117.6g 灯心草23.5g 栀子117.6g 钩藤47g 雄黄47g 黄连70.6g 朱砂23.5g 龙胆47g 黄芩117.6g 大黄47g 薄荷素油0.47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黄色;气特异,味苦。

  【炮制】以上十一味,除薄荷素油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大黄粉碎成细粉;黄柏、龙胆用70%乙醇渗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浓缩成稠膏;其余灯心草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将上述两种稠膏与粉末混匀,干燥,粉碎,制成颗粒,干燥,加入上述薄荷素油,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镇惊。用于小儿风热,烦躁抽搐,发热口疮,小便短赤,大便不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1~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57、五草汤

  【处方】鹿衔草20克,益母草30克,鱼腥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子15克,苍术12克,麻黄4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健脾利水。主湿热内蕴,水湿不化。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连楣山方

58、卫生汤

  【处方】白芷 连翘 花粉各2.4克 荆芥 甘草节 牛蒡子各3克 防风 乳香 没药各1.5克 银花6克 贝母 归尾各4.5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治痈毒初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59、顽癣浮萍丸

  【处方】紫背浮萍 苍术 苍耳草各60克 苦参120克 黄芩 僵蚕各30克 钩藤45克 稀莶草60克(酒蒸)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顽癣。

  【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汤送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60、消痔汤

  【处方】乌梅10克,五倍子10克,苦参15克,射干10克,炮山甲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化湿通路,软坚散结,收涩固脱,止血定痛。主湿热内生,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凌朝光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