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诗赏邮话春节

 木讷叟斋 2022-05-04 发布于四川


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中,居于首位的是春节。春节作为“年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古往今来,诗人们写过不少赞咏和感叹新春佳节的诗篇和词章,王安石的《元日》便是其中的名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爆竹除岁,春风送暖,“新桃换旧符”,一篇春意盎然的《元日》,洋溢着王安石这位改革家除旧布新的政治热情,描绘出一幅宋代年节民俗的生动画图,为后人考据古代“过年”的习俗留下的宝贵的佐证。

首先,作者以“元日”而不是“春节”为题,是有缘故的。因为,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现代中国的节庆制度,在古代,起源于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腊祭)的“过年”,和庆贺一年之始的“春节”,两者并非同一回事。从清朝前溯的二千多年中,都是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日称为“春节”,因为“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又是春季开始的标志,将“立春”日称为“春节”理所当然,这是农耕社会意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必然反映。


但是,依循太阳在黄经上的位置而定的“立春”日,与古代夏历(农历)一岁之首的“新年”,往往不是同一个日子。先秦之前,各朝代所循的“岁首”也不一致,比如,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则以十月为岁首。直到西汉的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汉武帝下诏推行“太初历”,才明确规定正月初一为岁首,并以之作为夏历的“新年”。此后,农历正月初一这个“年节”便沿袭了下来,只不过在不同朝代又有过许多不同的称呼,如:“正旦”、“元日”、“元旦”、“岁日”……等等,在清代则一直称为“元旦”或“元日”。称呼虽有不同,农历正月初一“过年”的习俗一直传承流衍,深深植根于中国民间。由此可知,农历正月初一这天“过年”这个节庆习俗起始于西汉,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了。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提出“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改以公历一月一日为新年。起初,政府本打算禁止民间庆贺农历新年(大概是想学日本明治维新的做法吧),但是老百姓不买账,照样在农历正月初一“过年”。这倒不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懂得“与时俱进”,而是因为经过几千年传承演化的年节民俗同农历的关系密不可分。你想一想,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的祭灶迎春到腊月三十的除夕守岁,从正月初一的“开门爆竹”到正月十五的“社火元宵”,这样多姿多彩而且文化积淀丰富的民俗怎么能“移植”到公历的“New Year”(新年)?后来,民国政府在1913年正式下文,明确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样,“春节”之名就与农历正月初一的“年节”合二而一了。

新中国开国之初,1949927日,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正式明确公历一月一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这样,“元旦”和“春节”之名便有了明确的法定含义,正式列入了现代中国的节日法典。


明白了中国古往今来“元旦”、“春节”名实的来龙去脉,便可知道王安石《元日》诗中所描写的,就是宋人过“春节”的景象了!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中,不仅描写了春风送暖、春日曈曈的新春气象,而且生动的记述了古代“过年”的三大民俗:一是燃放爆竹,二是喝屠苏酒,三是挂桃符。

燃放爆竹、鞭炮、烟花,无疑是中国人喜迎新年时最有特色、最动人心魄的民俗活动。燃放爆竹的年俗据传起源于驱除传说中的怪兽“夕”(也有传说是驱逐怪兽“年”)之类的山魈鬼魅。火药发明之前及火药发明初期,燃爆的是真正的竹子,古人认为竹子爆裂发出的劈拍声可以驱鬼避邪。范成大的《爆竹行》有生动的描述:

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馀威可驱疠。

范成大是南宋人,民间仍在燃爆真正的“爆竹”而非用火药制成的炮仗和鞭炮;由此推之,王安石笔下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想必也是真的“爆竹”了。据载,宋代出现了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炮仗”和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明清两代更为盛行。鞭炮做成短短的竹筒状,应该是对“爆竹”形制的一种继承,所以今人也有称鞭炮为“爆竹”的。不过,现代人燃放鞭炮已经淡化了驱鬼辟邪的原意,更多的是喜庆祝贺之意。我国邮政部门20001月发行的“春节”邮票中,第二枚就是“放爆竹、辞旧岁”。


 喝屠苏酒是古代新年“元日”的一项重大活动。“屠苏”本意指药草,正月初一喝下用药草泡的水或酒可以健身却病。屠苏酒的起源有不同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讲屠苏酒为汉末神医华佗创制、唐代名医孙思邈传播。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有载:“饮屠苏,岁旦辟疫气,不染瘟疫及伤寒”。王安石诗句“春风送暖入屠苏”,表明屠苏酒已入宰相口杯,可见宋代“元日”饮屠苏酒的风俗之盛。古代屠苏酒的饮用方式也很别致,合家欢聚饮屠苏酒时,年龄最小者最先饮,年龄稍大者继后,最年长者最后饮,这同平时饮酒推年长者先饮的次序正好相反,这是因为饮过这屠苏酒意味着时光又过一年、人又添长一岁,年少者先饮是祝贺他快快成长、年长者后饮则是挽留他迟些变老。因而苏辙有《除日》诗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而苏轼的诗中则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新年饮屠苏酒的民俗一直延续到清代以至民国时期,如今春节家宴上已经难见屠苏酒的身影。不过,许多传统的年节食品风俗依然盛行至今,如北方人包饺子,江南人蒸年糕,四川人煮汤圆,都有祈求幸福团圆、吉祥和美的含义。20001月发行的“春节”邮票小型张,就是“合家团圆包饺子”的图案。

新年挂桃符辟邪祈求祥瑞,是古代又一重大年俗。周代在两扇大门挂长方形桃木板,写上“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传说这兄弟二人专司治鬼,有他们把守门庭自然诸鬼回避了。《后汉书》说“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这便是“新桃换旧符”的习俗。

古代的桃符后来向着两个分支发展演变:一是写上文字,演变成春联;二是画成图画,演变为门神和年画。五代后蜀主孟昶在桃木板上亲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不过当时没有“春联”之名,直到宋代仍称“桃符”。王安石诗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知是不是指写在桃木板上的“春联”?后来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到了明代,桃符改称“春联”。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私访时曾为一阉猪的人家代写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联意贴切、幽默,传为佳话。经皇上这一提倡,新年贴春联之风气大开,经久不衰,一直流传至今。

古代的“桃符”也有刻成桃木小人的,纸张发明普及后,这类桃符便向图画方向演化成“门神”。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画的人物最初是专司管鬼的神荼和郁垒,唐代有了捉鬼的钟馗,这些都是道教中的神祗。渐渐地,民间又把威猛的武将、正气的文官也画为门神,如秦琼和尉迟恭、温将军和岳元帅、关羽、文天祥等也入了“门神榜”,形成“文门神”和“武门神”系列,慢慢又有了“祈福门神”,如福禄寿三星。门神图画又进一步发展成多姿多彩的“年画”,旧时大年三十在室外贴门神、对子(春联),室内贴年画,将房舍装点得焕然一新,一家子热热闹闹过新年。

如今,张贴门神和年画已从年俗活动中淡出,历史悠久的年画民间艺术有了一个时新的称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3年到2011年,国家邮政部门在每年的春节前发行一套“年画”邮票,介绍主要的地方年画品种,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的年画,还有河南开封朱仙镇、河北武强、福建漳州、四川梁平和安徽凤翔的年画,都被收纳在邮票的方寸之中,实在是洋洋大观,令人叹为观止!


春节的传统年俗活动十分丰富,放爆竹、贴春联、吃年饭、饮屠苏、花灯社火、舞龙舞狮……。“春节”民俗已经作为一个整体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今,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的日益增长,作为全球华人共同的传统佳节,“春节”已经开始走向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更多地了解春节的悠远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活动,将这个美好的节日发扬光大吧!

木讷叟柏森原作于木讷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