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涵,半小时后跨栏检录了,我陪你去篮球场做做准备活动吧。”欣冉过来拉着我的胳膊问。 【用人物语言开篇,直入情节,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篮球场上,她给我拿着外套陪我来回活动,我刚刚停下,她赶紧给我披衣服,要我再回去喝一小口水,10分钟后去检录。那服务态度该给十颗星。 同学们用抵拳头、掌声、鼓励声送我上场。老师则一再嘱咐要小心。真是老师啊,就知道小心、安全。 【比赛前,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关心与鼓励】 比赛开始了,隔着百十米我都清晰地听到“梓涵,加油”的呐喊声,我卯足了全身劲,拿出憋了一上午的精神冲向第一个栏板,轻松跨越。也许是用力过猛了,笑意还没从心窝里挤出,落下的右脚就别了一下,差点没让我蹲下。【心理描写率性、自然】右边的运动员超过了我,我没敢细想,赶紧向前冲向第二块栏板,跑起来才知道脚扭伤了。 “七班!”“七班!”“梓涵!”“加油!”呐喊声不容我考虑伤情。这点疼算什么,我的目标是第一,谁还没疼过,又死不了!【内心独白,富有个性】我狠狠地用右脚点着地又跨过了两块栏板,同学们欢呼呐喊声不绝于耳。还有三块,我被2号拉下了,拼命地冲过栏板,位列第三。 【比赛中大家为“我”助威、加油】 我羞愧地回到我们班观赛区,同学们高兴地鼓掌欢迎我。许正彦赶紧站起来,把他的座位往后移了移,说:“坐!”老师匆匆赶过来说:“我看着你碰到了三个栏板,伤得不轻吧,我拿药来了,快让我看看。”没等我回话,老师已经蹲下去看我的腿。我想躲开,这边王译茹迅速搬住了我的腿说:“老师,我打球经常受伤,这个我在行,让我来吧。”她一边伸手拿过了老师手中的云南白药,一手抬起我的腿,让我把脚放在前面凳子上。 这时已有四五个女生围住了我,给我揉肩的,梳理头发的,有帮王译茹给我按摩腿的,有给我披衣服的,说是怕我被秋风吹感冒了。那因失利而沮丧透了的心,被注入了股股暖流。【语言动作描写细腻、传神】 【赛后大家对“我”护理、安慰】 我有些心酸地看着老师,老师摸着我的头说:“姑娘们,记住!抬起头,赛场上没有失败者。敢踏上跑道,就是勇气;能驰聘赛场,就是胜利;顽强拼搏,是我们追求人生的姿态。更重要的是同学们的呐喊助威是我们一生不可缺的财富。” 【老师趁机鼓励、教育同学们】 我们都点着头。在这场比赛中,我为了梦想坚持了,拼搏了。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同学们的呐喊帮助我克服了伤痛,促我拼搏进取,他们的关爱传递着温度,他们的真诚、热情,让我体验了真实的情感联动,感受了集体温暖,深刻认识了集体主义精神。 赛场之下,老师的关怀、教导,同学们的热情帮扶,组成的这个和谐上进的集体,才是这次运动会上洗涤我心,最亮眼的一幕。这次遗憾将是我不懈前进的动力,我一定带着集体的温暖,努力拼搏,迎接人生的下一个挑战。 【事后感悟,升华感情,画龙点睛——可再简洁些】 (指导教师:陈雪娟) 文章以“我”参加学校跨栏比赛为线索,描述了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关心与鼓励,歌颂人间真情和集体主义精神。语言率真、自然,描写细腻、生动。说到比赛,人们往往比较关注赛场风云,而较少注意赛场之下的情况。本文题目“赛场之下”,不觉让人眼前一亮:赛场之下发生了什么呢?读完文章,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赛场之下有故事,有真情,更有集体主义的风采。二、围绕中心选材、组材。本文的中心就是赞扬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关爱之情和集体主义精神。围绕这个中心,小作者选取了“赛前”、“赛中和“赛后”三个环节。“赛前”侧重表现同学、老师的的热心服务和鼓励;“赛中”侧重表现大家为“我”呐喊助威,鼓劲打气;“赛后”侧重表现老师、同学们对“我”身体的护理和心灵的抚慰。结尾则由事到理升华思想。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大家的真情和集体主义的光芒。文章各个环节联系紧密,中心明确。三、灵活、传神的人物语言。文章开头,“'梓涵,半小时后跨栏检录了,我陪你去篮球场做做准备活动吧。’欣冉过来拉着我的胳膊问”,运用人物语言直接开头,引起故事,造成悬念,避免了拖泥带水。同学的语言和动作也表现出对“我”参赛的关心。比赛中,同学们的语言“'七班!’'七班!’'梓涵!’'加油’!呐喊声不容我考虑伤情”,句式简短,铿锵有力,符合赛场热烈的场面需要,也反映出大家对赛事的投入,对“我”的热心鼓励。比赛下场后,“老师匆匆赶过来说:'我看着你碰到了三个栏板,伤得不轻吧,我拿药来了,快让我看看。’没等我回话,老师已经蹲下去看我的腿”,说话前“匆匆赶过来”的情态,说话后再加上“蹲下去看我的腿”的动作,跟人物语言紧密配合,充分体现出老师对“我”的关爱之心。在这里,作者运用了动作+语言+动作的描写方式,避免了××说、冒号、引号单一的表述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灵活性、生动性。文章提升建议:结尾部分有点拖沓,如果再简捷些,会更好。(点评:徐东祥)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宋世达:议论文中描写的巧妙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