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岁罹患肝癌:8年里,她成为了自己的抗癌“小太阳”

 拯救肝癌 2022-05-04 发布于福建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至少有一个难忘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年幼时,这个日子或许是自己的生日;成家后便是各种纪念日;育有后代,孩子降生后的每一天都令人难忘;最后,人生的终点离我们越来越近。当有一天,健康离我们远去,我们能否努力让每一天更有意义、让每一天都变得难忘?



健康被留在25岁

2014年1月22日,本来只是我平淡生活里普通的一天,可一场意外让我的人生在这一天被按下了暂停键。

“病检结果显示是肝癌。”25岁的我,被医院宣判死刑

2013年底,单位体检报告单上“肝脏弥漫性病变”这个词第一次引起了我的注意。但是由于自身本患有乙肝,当时并不以为意。几个月后我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大夫安排住院,后续又安排了CT、核磁等方面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肝脏上长了东西。出于对我情绪的考虑,医生和我的父母商量后,决定对此进行手术切除及病检

病检结果出来,确诊我得了肝癌后,父母出于对我心情的照顾,对我隐瞒了病情,而我由于医学知识的匮乏以及对父母的信任,也并没有起疑。直到术后半年,我才知道自己病情的严重性。也就是说,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医院接受了半年的全身化疗

有一天,办出院手续时,当诊断书上白纸黑字的“肝脏恶性肿瘤”映入眼帘,我慌了。我开始在相关的QQ群里四处询问这个诊断结果意味着什么。不知道是出于怜悯还是同情,没有一个人回答我的问题。理性告诉我,真相就是最残忍的那个结果,但是感性仍然让我怀抱一线希望。

“难道你不知道化疗意味着什么吗?”医生不可置信的语气击碎了我最后一丝“侥幸”。从办公室到走廊,短短几米的距离,此刻却间隔万里。一滴、两滴,顷刻间,眼泪止不住地流。我一个人坐在医院的走廊里,哭声被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所淹没。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而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那天我坐在走廊里哭了很久很久。哭到泪腺干涸,没有力气后,我麻木地办好手续,回到家里,生活的这个玩笑太过残忍,我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在那一瞬间,我的心情跌落至谷底,失去了光芒

25岁患癌,好像花瓣被冰雨打落

很多人会好奇:在25岁这种花一样的年纪得了癌症,会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对此,我思考良久,仍只能浅浅回应四个字:五味杂陈。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理解,年轻癌症患者的这种切肤之痛,最痛的往往无法言说。

起初得知自己确诊肝癌后,内心涌上的情绪先是崩溃,平复下来后,希望和绝望这两种矛盾的情绪像两把刀子,总是交替侵袭我的心脏:一会儿感觉生活陷入绝境,一会儿感觉内心又燃起希望,再过一会儿,这点希望又被现实的凉水扑灭,就这样周而复始,每一天持续啃噬着我的内心和精神。那时候,我觉得我能有两年可活就算是赚了。

可是生活并不会因为你生病开始善待你。我依然需要独自一人外出工作,照料好自己的生活,还得吃饭、睡觉,亲眼去看看这个陌生的世界。纵使有万般不甘,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家人朋友的耐心安慰后,我不得不接受了25岁患癌的现实。

接受现实后,我每天都和病友们分享生活,我们无话不谈,通过冰冷的网线为彼此传递温暖。当然,有时候会看见群里越来越多人的头像再也没有亮起来,我们也心知肚明,却并不会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这或许就是癌症患者们辛酸的“默契”吧。就在和其他病友们日复一日的交流中,我的心情也慢慢变得积极了起来。久而久之,我就成了病友中的“小太阳”。

新生癌细胞遮蔽了生活的阳光

可我偏要做一朵向阳花

从2014年第一次手术以来,我一直保持三个月一次定期复查的习惯,原以为病情就会一直这样稳定,但事与愿违。

2016年年中,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注射干扰素。然而,三个月的干扰素还没有打完,复查的检查报告却诊断出肝内有新的癌细胞。

坚持复查,按疗程积极治疗,可还是没能避免复发,我内心完全不愿接受这一结果,反复向病友和医生询问,期望得到是“误诊”的消息,但终究被现实打败了。同一家医院,同一条走廊,同样决堤的泪水和更加痛苦崩溃的心情,凡此种种,好像都在嘲笑我悲惨的命运。

虽然不愿接受,但我明白,病还是得治,越晚处理,癌细胞长得越快,到时候又不知是何种光景了。当天,我就立刻办理了住院手续,准备手术。

手术后,医生建议我继续化疗以巩固治疗,我使用的化疗药物是奥沙利铂。化疗过程中,药物经由输液管冰凉刺痛地穿进血管内,一瞬间让人失去血气和热量,手指碰到病床边地铁架子,便十分麻木,就像失去知觉一样。化疗的副作用异常痛苦,我疼在床上打滚,第二次化疗还没结束,我就赶紧逃离了医院。化疗期间,介入科的医生也来找过我安排三个月介入治疗。在我的理解中认为,手术切除病灶后就不需要介入治疗,于是和父母商量后,我婉拒了医生介入治疗的方案。直到现在,我没有再进医院做过一次手术,一直仅服用抗病毒药。

一年后,复查的结果疑似又一次复发。这次通过和病友的沟通,我很快稳定了情绪,前往上海进行检查,证明我肝脏周围的“病灶”只是治疗后遗症,虚惊一场。直到现在,距离第二次手术已经五年了,我仍然定期每三个月到上海复查。现在,我的病情已经处于十分稳定的阶段了

在控制自己病情的同时,我每天都扮演着安慰、鼓励病友的角色,甚至很多时候别人会忘记,其实我也是需要安慰和鼓励的癌症患者。“你平时习惯照顾别人,却从来没有觉得自己也是病人,别人照顾你也是应该的。”生病后,我的一位朋友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受感动。“心里很苦的人,只要一丝甜就可以填满。”他人的鼓励也许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但是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抗癌路上的阴霾,映衬出阳光的珍贵

癌症给我的生活带来了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了数不尽的不甘和无奈。患癌前,我的人生规划还算清晰,事业和爱情,都是我所渴望的东西,而癌症将它们抽离了我的生活。25岁,我喜爱的事业才刚起步。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不想在年轻的时候有所作为,但我不得不向癌症作出妥协。确诊癌症时我还没谈过恋爱,因此我无比渴望爱情,十分希望有一个人能理解我,让我依靠和无所顾忌。

但是,癌症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我不敢渴望爱情,更害怕步入婚姻,原本简单平静的生活因癌症有了很大的顾虑。想到年迈的父母,吃了一辈子苦,自己的孩子又在这样一个年纪得了癌症,我甚至无法给他们一个交代。这大概是许多患癌的年轻人最难之处吧。

同时,从一个年轻患者的角度出发,我也希望癌症能够“去污名化”。我们是得了癌症,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见不到明天的太阳。我希望所有人对癌症患者都能保持平常普通的看法,不要觉得我们得了癌症就很“可怜”。我们也是正常人,只是生病了而已。生活中对我们的照顾会让我们感到温暖和感激,但是同情和怜悯的目光、话语,其实给我感觉像在每时每刻提醒我得了绝症,而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现在的我发自内心地觉得,年纪轻轻患癌远没有原先想的那么糟糕。八年抗癌之路,我早已和我的肝癌和解,把它当成一个单纯的慢性病,定时复查,谨遵医嘱,放平心态,不给生命做“倒计时”,反而把每一天都当作从死神那里赚来的一天,偶尔心态“小崩溃”一下,但不会丧失希望。现在的我就是这种心态,希望每一位癌友共勉。


编者寄语

近年调查显示,癌症正呈年轻化趋势准确来说,是年轻人患癌变得更常见了

2020年9月17日,全球影响因子的最高学术期刊 CA发表的研究数据显示,自2007年~2016年的10年里,各年龄段年轻人(15-39岁)的癌症发病率都在不断地上升[1]

整体来看,年轻人的癌症发病率仍远低于老年人,但近年来不断增长的年轻人癌症发病率提醒我们必须重视这一问题。

此外,现代社会带给年轻人的生活压力、熬夜、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环境污染等等,都会加速年轻人的不健康状态,甚至诱发癌症。

所以,除了寄希望于科学进步以外,防癌更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正值年轻人的节日——“五四”青年节之际,小编借此机会呼吁:

年轻癌症群体已成为社会中越来越常见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也不该忽视对他们的关爱与温暖。

参考文献

[1]Kimberly D. Miller MPH,Miranda Fidler-Benaoudia PhD,Theresa H. Keegan PhD, MS,Heather S. Hipp MD,Ahmedin Jemal DVM, PhD,Rebecca L. Siegel MPH. Cancer statistics for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2020[J].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20(70)443-459

内容制作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文章图片来源:摄图网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