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趣史 226.北伐的问题

 金色年华554 2022-05-05 发布于江西

说实话,当成吉思汗去世时,金国已经奄奄一息了。早在1214年,金宣宗便放弃中都,迁都汴京。

如果把东亚这片土地当做棋盘,您会发现,金国这一招实在是昏招。因为,当他迁都汴京这一刻起,实际上放弃了金国在华北、东北的广大土地,而困守中原一隅。

成吉思汗仿佛是一位围棋高手,不断地从西北、东北以及正北方去蚕食金国的土地。到了窝阔台继位时,金国的江山,只剩下五分之一,其范围东抵今天的安徽;南至淮水、汉水及四川北部;西至甘肃;北至黄河南岸,与蒙古汗国隔河对峙。

如果您在地图上把这片疆域圈起来,会发现,这是一个极为狭长的地带。在战略上,

西南两面秦岭山脉的崇山峻岭,可以阻碍敌人的军事行动,北面的黄河天堑,对蒙古人也是一个障碍。只有南面缺少天然的防御地形,实在是个致命的弱点。

不过这一点不用担心,因为金国的南面,是更为弱鸡的南宋。虽然南宋时不时地跳出来个把猛人,高喊着要收复失地,并付诸行动,带着军队北上。但基本以失败而告终。

至于其原因,长久以来,人们都归结为朝廷的腐败。但是我要说,即使朝廷不腐败,也很难北伐成功。

毕竟自古以来,北伐真正成功的,只有朱元璋和蒋介石了。由此可见,北伐是一道难题。它表面是一次军事行动,而实际上却是一场综合力量的较量。

蒙古趣史 226.北伐的问题

首先,从地形看,北方则多平原,且气候干燥。南方多丘陵山地,气候多雨水。这就注定北方适合养兵,特别是大规模的骑兵团。南方的地形并不适合组建骑兵,所以南方都是步兵为主。而在冷兵器的年代,骑兵简直就是战场上的一大杀器。相对干燥的气候和平坦的地势,能轻松构筑交通网络,能快速地把人口和经济优势直接转化为军事优势。而南方因为地形原因交通不便,百姓居住分散,征兵不便。

其次,由于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战乱,在耳濡目染之下逐渐养成了北方人骁勇善战,顽强勇敢的性格特点,而南方地区由于相对远离中国的统治中心,因此社会环境更加安定和谐。而也正是因为很少经受战争的洗礼,所以南方军队在战斗力上还是无法与北方军队相提并论的。

军队的后勤补给问题也是造成南征与北伐成功率大相径庭的原因所在。两军在交战时都经常提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这足以说明后勤补给在一场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南方物产丰富粮米众多,粮草很容易就地筹集。而北伐则大不相同,北方地区一到冬天就万物萧瑟、天寒地冻,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就地找到粮食的。如果敌军再实行坚壁清野,坚守不战,那么进攻一方就真的是束手无策了。

那么,北伐有没有可能获胜呢?理论上,还是有的。在两种情况下有可能:第一,北方内乱分崩离析,散落成足够多的小政权。第二,受到更北方的游牧民族打击,军事力量严重削弱处于军事空白期。

在这种情况下,南方政权自身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全面控制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二是初始军事实力超越中原地区分散政权。

只有这样的状态下,南方才具备一毕其功于一役,拿下长江以北的部分地区,趁北方混乱无暇南顾的空白,把占领的北方区域巩固下来变成根据地。然后靠北方打北方,军事上如果再高明一些,就有可能实现北伐。否则就算孙武在世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