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听众意犹未尽的演讲结尾

 hab图书馆 2022-05-05 发布于河南

文/侯爱兵

演讲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除了开头精彩、中间内容丰富外,结尾表现有力、给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效果,更是演讲技巧成熟的表现,也是演讲圆满成功的标志。那么,什么样的结尾才能让听众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呢?

01

抱朴含真的概论催人醒

俞敏洪在《我的成长观》演讲中,讲述了自己个人创业多年的感悟和心得。在演讲结尾时,他总结性地讲道:“人生在世,会有两个'定’:天定和人定。天定我们管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人定。具体就是做事情有底线,坚持原则,在各自的范围之内把事情做好,不断反省,有意训练自己,让自己更上一层楼。虽然事业有大有小,我们依然能够每天过得愉快,过得有意义,过得充实。总而言之,就是努力做正确的事情,剩下的就交给老天。”

结尾归纳点睛,更能升华主旨。俞敏洪善于对前面讲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总结,结尾处一言以蔽之为“人生两定说”,重点强调了“人定胜天”的道理。这个归纳点睛式结尾,既揭示了全篇演讲的中心和意义,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更令人振聋发聩,坚信“我命由我不由天”,靠自己去成功。

02

抑扬有致的意蕴励人志

一个文化学者在一个青年论坛上的演讲结尾:“眼睛看得到的地方叫视线,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视野;脑子里测得出的东西叫智商,脑子里测不出来的东西叫智慧;胸口摸得着的尺寸叫胸围,胸口摸不到的尺寸叫胸怀;证件上印出来的叫文凭,证件上印不出来的叫文化;温度计量得出来的叫温度,温度计量不出来的叫温暖;金钱衡量得出的是价格,金钱衡量不出的是价值;脚下走得到的距离叫梦想,脚下走不到的距离叫幻想。何优何劣,何去何从,何求何往,相信每个青年都可以做出最佳的选择,成为最好的自己。”

结尾含蓄留白,更能引人入胜。该学者以七组抑扬的骈句,将自己对青年的期许希望蕴含其中,虽未直白地告诉大家要做什么人,但答案尽在不言中,因为他给大家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只要你一咂摸品味,不难想到要做一个有眼光、有文化、有温暖、有梦想、有价值的人。这个含蓄留白式结尾,蕴意深远,往往能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03

直抒胸臆的告白透心扉

厦门大学教授徐岚在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结尾:“我从不给人打鸡血、不兜售成功学,我认为一个人成功的过程就是尝试失败,一次次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在一次次被削到怀疑人生的经历中成长。'被削’是什么意思?我的理念就是:如果你不是一块璞玉,那就成为一支有用的铅笔,就必须一次又一次被卷笔刀削尖。我不喜欢把成长比喻成褪去棱角,磨光、磨平,我更愿意说成长就是一次一次剥去被磨滑的、甚至磨秃了的过去,以崭新的角度和尖锐的士气去面对难题。磨和削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但却是不断进步和保持活跃生命力、创造力的必经之路。把这种疼痛内化,它最终会成为你内心的坚韧。”

结尾直抒胸臆,更具鼓动性和感召力。徐岚不讳莫如深,勇于直抒己见,向学子们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不要做棱角被磨平的人,要做被削尖的铅笔,要永远保持奋勇争先的朝气、锐气,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这个直抒胸臆、洞见心灵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洋溢着激情,激发出无限动力。

04

宋朝文学家洪迈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这些余音绕梁的演讲结尾之法,可谓精妙,很耐人寻味。(发于《演讲与口才》2022年8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