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丨唐允:《奇迹开始于深夜》读后感

 置身于宁静 2022-05-05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很多人对余千千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她的西方化,即对西方诗歌技术和资源的学习与借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视角和观察方式的借用以及在借用中的转换。

       第一点,阅读余千千的诗歌,不会遇到因为卖弄修辞而出现的晦涩牵强,因为在语言上她做到了干净利落。符合语法而且具有很强的母语意识,才能做到表达上的自如。语义前后贯通,且不束缚诗歌的歧义性,才不会让诗意死于最基本的技术手段的错误使用。在这点上,余千千绝对让人信任,她远远高于诗歌皮象借用及模仿的阶段。

       第二点,在写作资源上,除了向西方诗歌大师致敬的作品(其实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国读者带着自身秉性的想象),她的诗歌多取材于自身梦幻与信念的分辨与实践,还有就是她喜欢描述的老年困境、家庭困境,当然在其中以及之外更有着本土现象及自身内心现实的痛切陈述。也就是说,她的梦幻是基于自身生活并根据自我辩识能力展开的,她的信念是面对着自身困境和当下社会心理和现实困境的。

       第三点,关于她的视角与观察方式,可以说有马尔克斯、特朗斯特洛默、扬尼斯.里索斯、多多等大师的影响,但是在多大程度影响则很难说,而且她已经能够掌握这些影响并有意识地实践自己的写作风格。

图片

       阅读余千千的诗歌,我得到三个词,一是“梦幻”,二是“信念”,三是“残酷的爱”

       首先是梦幻,这几乎造就了她大多数诗歌的内在色彩与温度,无论是在叙事性的作品还是理念辩识的作品中,都流淌着各种给人带来陌生感的梦幻之意。最难得的是这些梦幻感不是展开于泛泛的诗意繁衍,而是于具体的场景、明确的描述、坚定或困惑的思考中予人的整体感官,这很奇怪,她有时候说的并不是梦境而是具体的回忆或者观察,但是其中梦幻的感觉并不比她对梦境的描述带来的迷幻之感少,甚至更为切骨。如第7页的品尝,这是一个场景,也是一个理念的描写,但是这种写法呈现出的对物像和观念的把握,却透着一种荒诞的意味,从第一句“给对方看”开始整首诗就一点点加深一种紧张感,在两个人与果实的对比中接触了人类心里原始形态,即羞耻感,这在西方是原罪的由来,在中国是道德的起始,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苦味。但是她展开的图景如此简单并且直接,于那种理念的对比就显得突兀又意味深长,其实就像一个荒诞的梦,在两个男女之间最简单的相对里,真的就蕴含着文明的起源,像伊甸园的那一幕,是人类最深的一个梦幻。她的很多诗作,都在说明最深的梦幻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要足够耐心与坚韧都可以看到并辩识它。

       第6页的描写就是一个清晰的梦。第4页,变形的雨。父亲和母亲是两滴雨。这首诗将童年的追忆写得透彻入骨却又是梦幻般地缓慢,悲伤与脆弱感在徐徐展开的文字间不可拒绝的掩面而来。第20页,她只用了一两句话就勾勒出某种思维方式的荒诞感,有一种寂寞而干净的气质,又私密如梦。这是她很多诗给我的感觉。还有接下来的一页,写得调皮而意外,但是不也有一种童年梦幻和人生底色的自觉意识?我相信,童年的追忆与保留,是诗人梦幻意识的有力来源。

       她的语句使用方式的直接与简练都给人一种劈面而来的恍在梦境的新奇感,如25页这首关于一个批判者的描写,在第一句就强硬地制造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语境,接下来的词句在明快节奏的推进下简直有种童话写作的风格。我觉得作者其实把魔幻主义的影响巧妙地转换为自己的梦幻手法了,这样她可以准确把握自我想象的色彩与温度,并在词句间调试出她自己独有的陌生与新奇感,这是整体性的实验,不仅在某些诗篇,而是大部分作品里都侵染了她的梦幻手法。

        而在她显得残酷的某些诗篇中,这种梦幻手法的运用已经是根本性的潜能,作为深层视角透入诗歌的核心。38页,空房子这首,这种干净的描述,使现实呈现出梦境般的严酷与荒诞之感,即使一切现实均有因由,但那一刹那,手电探了探,照见现实生活平平景象中莫大的凶险与悲凉。47页,对疯妈妈的描写,那种无奈和悲伤到了极致,变成了冷静而疲惫的语气,像在描述一个伤心的梦境。63页,新年,将逝去日子比喻为老人尸体、将未来希望比做孩子的通常手法,在这里被转换成一个严厉而脆弱的梦幻场景,穿着丧服的人建议抛弃过往奔向未来,而麻雀冷冷地看穿了每个人的心思,相聚者离开时没有问候新年,这是揭示人生信念的分歧还是告知生命历程中那些迟疑时刻的冷漠痛苦?这其实如迷如梦,也许作者有深藏的倾向,如对过去痛苦的执着与参透更符合诗人的人生态度,但作为读者,我愿停驻在这个梦幻场景感受那清冷而透彻的寂寥。她的更多作品都有梦境般的荒诞与悲凉感,有的则充满勇气。

图片

      对,同样重要的是她的信念。在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信念,可以是西方式的辨析与确定,也可以是中国式载道的情怀,她明显偏向于前者,但也不缺乏对东方禅思的思考。在她很多诗里,梦幻场景与清醒的思考与辩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力场。这种力场就是一种意志,是的,作为女诗人,余千千有着自己对人生况味思索而得来的坚定美学向往与性格。我这样说并非泛泛的称赞,而是源于她诗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如66页,爬山这首。如接下来坐车这首。在诗篇中表现平凡生活中自己的意志与秘密如此明朗但又不缺乏力量与深度,我想这是她梦幻手法给她带来的好处,因为她将梦幻感带入个人最深切的部分,所以有能力支配这种感觉去表现出自我的意志与秘密,在面对现实和身心困境的时候,她能够将其转换为具有意味的场景,也能陈述出自我的倾向与人文渴望。

       这一切取决于那种显得残酷的爱。可以这么说,余千千的诗里,很少有不具有紧张感的感情,她的情感表述和思想诉求总要面临一种荒诞境地和恐怖根源的挑战,因此她的诗歌展开的氛围是压抑的,但是又是明朗的,之所以是明朗的,一是因为造就她的诗歌手法的根源是一种真实感,这种真实感是书写文字的基本信念也是直面人性的理性情怀而致有的素养,二是她的性格,虽然不大了解现实生活中她的情况,但是我觉得她是个开朗而且分明的人。而且我猜想她的身上,也许具有矛盾的气质,阳光和忧郁不断交替,脆弱与坚强互易。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她有对残酷事实与幻想的爱好,所以她写得很多场景荒诞又逼真。但是那种对于真实和美好的追求在作品中却有更为隐秘和曲折的呈现,那明晰又阴郁的场景想象和明快的节奏与意象推进,不正是一种理性而自制的坚定吗?

图片

       最后,是要说说我认为的某些缺点,她的诗歌在梦幻场景和充满行动性的句式之间,有时候会感到一些思想过渡与辨析的相对缺乏,当然直觉性的暗示与意象的提示会弥补这些,但是更多更准确的细节将更坚实地证明诗歌的复杂性与力量。

        我并没有办法对她的诗歌作出精确的判断,就大概的观感而言,她有着对自我的严格要求,有对更好境地的强烈期盼,与这样坚定的作者同行,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

 

    唐允简介:男,1984年生,广西百色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