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幽胡同 淡淡乡愁——评徐毅的水彩胡同

 泊木沐 2022-05-05 发布于辽宁

北京本土画家徐毅出生于60年代初,幼时就受到京城厚重古朴的文化熏陶,北京街衢市井与北京人的高远大度伴随着他的全部成长,红墙绿瓦与灰墙土瓦构筑了他审美取向,京城轶事与民间传说萌生了他的乡愁意识。在他心中总是荡漾着真挚的情感涟漪,对少时的玩伴、故交以及他生命中知己总有割舍不断的眷恋,对生长于斯的故土而言,徐毅更多地报以感恩的心态生活。同时他也目睹了城市的纷繁喧嚣,但是率真与洒脱的个性促使他更加超然,他坚信这个世界会愈加美好,也希望把眼前的美好事物表现在他的水彩世界里。

彻夜堆银 53cm×38cm

徐毅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师从于刘孔喜、袁广、潘强等著名画家,受到学院派严谨的课程训练,有着架上绘画坚实的造型能力和迅捷的表现特长,具有不同寻常的可塑性以及洞悉社会的能力,这反映在他的人格塑造上,也体现在他艺术创造中。

初雪砌玉 53cm×38cm

在当代各种艺术流派不断迭起中,徐毅一直奉行具象绘画,多年来西方古典写实油画一直影响他的艺术实践,他属于笃守古典主义阵营者。徐毅认为:风格固然重要,绘画品格与质量更重要,决定绘画艺术层面高低的首要因素是画家对绘画性的理解程度,是画家对绘画成熟度的把握,是画家对画面理想构建能力以及作品精神传达的质素。油画家运用光与色缔造的画面可以遵循自然,但不能机械拷贝自然,而是注入作者的情感思绪。西方绘画尽管与中国绘画材质不同、技巧不同,但绘画本质是相同的,都是作者情感与表现对象情感的流露,即便是针对所谓“意境”的阐述,东、西方艺术都有相同的价值观。

同窗记忆 53cm×38cm

徐毅近年暂时告别他付诸长久实践的大幅人像油画创作,潜心绘制了系列题材纸本水彩,他把艺术旨趣投入到令他魂牵梦绕的故土——北京胡同。

瑞雪家园 53cm×38cm

北京胡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邃,承载了自元以来历朝历代的风霜雪雨,考古发现,金时就有北京胡同遗存。这里交织着达官富贵与平民百姓的悲欢离合,街头巷尾留下过世代风云人物的足迹,更多还是普通百姓营营碌碌的身影。尽管不同时代的更迭带来不一样的街巷群落,但胡同呈现的是永久的人间世态,人们沿着历史脉络一路寻觅,都会清晰或依稀记得岁月钩沉。

银装瑞雪丽人归 53cm×38cm

在古代,与街的概念所不同,城市胡同扮演的角色是低等的,穷街陋巷似乎是胡同的代名词,最早的胡同居民多以小民小户所居,不能以深门望族相比,市井阶层与贵族同居胡同多为明朝以后。正所谓“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语出唐代戴叔伦《送张南史》)

徐毅出生与成长的年代里,北京胡同基本保留了民国旧时代的印痕,那时北京风貌依然以农耕社会经济环境下京城低矮的平房为主,那是一种京城人横向扩展空间意识的产物,体现了北方民族对空间的价值判断。徐毅受京城胡同文化浸染,身上流淌着京派浇筑的血液与气质,从而缔造了属于他的那份正派、仗义、豪气、宽容、通达、自信与勇敢。他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胡同具有切肤之感,目光聚焦在平民的窄街小衖之中,一扇门、一扇窗、一对石狮、一棵古树、一条幽深的胡同,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幢银装点缀的民房,一切都在拨动着今人普遍追述那渐行渐远的胡同心弦。从他的水彩胡同中我们看到他内心的平静似水、那份追求静谧安详的心态,画面中没有京华浮世,没有热闹喧嚣,在单纯的小景中寻求淡泊心境,他的画平稳、含蓄、冷逸、细腻、抒情,弥漫着沉郁的本土气息,同时绽放着人间烟火。

古巷秋月 53cm×38cm

在传统水彩画中,画家们似乎把水的调控当做十分重要的手段,以求得水彩淋漓的特质,徐毅也不例外,只是他不单纯考虑更多颜色碰撞的氤氲效果,他把自己的水彩画带回到古典写实的坚实塑造上,他汲取了西方油画的厚重,力求在微妙的色差之中呼唤胡同人的阶层质感,吸收了水粉画的细腻,借鉴了英国早期水彩画家写实理念,又具有中国气派,这使得他即写实又浪漫。

国庆岁月 53cm×38cm

《彻夜堆银》是通过各种几何形态的叠加,描述胡同的一夜雪景。在古老的深巷中,一辆老式三轮车与一辆当今快递车同时出现,表明胡同里生存人物的社会属性。画家通过复杂的冷暖关系对比演绎着胡同深邃而清冷的意境。

《初雪砌玉》同样刻画北方冬日,只是表现了静穆的雪霁,居民家自行搭建的简陋砖棚与紧锁的大门形成对比。

《瑞雪家园》则是一幅京城胡同理想主义画卷,说她理想,是因为在漫天飞雪中折射出纯净的暖意,远处的鼓楼影影绰绰,那是典型的京城巷角,白雪皑皑中出现一个红衣女孩背影,她的雪中足印瞬间被飘落的雪花覆盖,大雪纷飞,在奔向家的途中显得凝重而又温馨。

守望者 53cm×38cm

《同窗记忆》正是画家少年追忆,不管遇到多大的雪都阻挡不了读书郎的求学脚步。

《银装瑞雪丽人归》中着红色长外套的女子处在四分之一处,天空的淡紫色与地面的冷青颜色相对应,落地的白雪与暗处的黑色形成反差,对比强烈。

《古巷秋月》是画家笔下难得的北京胡同金秋景色,宅门前破败的台基与脱落斑驳的墙壁诉说着这条小巷的古往今来,那个回收废品的人似乎在继承这巷子的遗韵。

《国庆岁月》则是一幅别开生面的场景,生活居住在北京街巷的人们在国庆日里都被家家户户门洞里伸出的国旗感染着,也感染着过往行人,那是京城人最为深厚的家国天下情怀,这种情怀与西方某些国度只有精英才能挂国旗迥然不同。

《守望者》是一幅没有银装素裹的冬景,人们在这里仍然可以见到那些没有被城镇化建设而改变既往生活方式的街坊邻居,而矮小杂物棚与原建砖瓦房巧妙地搭建了错落有致的结构体系。

最后一个冬雪 53cm×38cm

《最后一个冬雪》饱含了画家对京城胡同的深深敬意与眷恋,墙面写着“拆”字样,预示着这条胡同的未来命运。

在北京有多少这样的胡同随着城市建设改造、随着工商业文明的不断崛起而悄然落幕,有多少前人编织的胡同文化渐渐销声匿迹,这不仅仅是我们许多京城百姓的宿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宿命,人类总是不断地在前人的壁垣上重新筑建适应当朝人的生息居所。作为北京人,徐毅的家早已搬到高楼大厦里,但是,胡同所传递给他的所有文化符号都深深地刻印在心中,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既有对故土淡淡的乡愁,又有对未来郎朗的信念。

2021.1.3

徐毅: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水彩画,曾在北京、巴黎等城市举办个展。

文章作者为美术评论撰稿人、广告企划人、画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