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息肉、结节、囊肿离癌症差几步?究竟哪些才需要治疗?一文说清楚

 wxcxj_0202 2022-05-05 发布于新疆

癌症由过去的比较少见,在生活中慢慢多起来了,患癌是郁闷的事情,但癌症不是一两个月就有的,它的出现、形成是从癌细胞发端,经过较长时间才有一定规模,其中“癌前病变”是必经阶段。

癌前病变,是正常细胞到癌细胞的中间过渡阶段,“病变”是前提,“癌”是一个可能的方向,“前”是阶段的区分。正常细胞异常增生了,可能会恶变,就统称为“癌前病变”。虽然下步就是癌了,但有可能一辈子停留在癌前病变阶段,也有可能进阶为癌症,有不少不确定因素。癌前病变通俗理解为癌症的“备胎”。

癌症的发展阶段,有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三级,其中癌前病变是“学龄前阶段”,原位癌是“小学至大学阶段”,浸润癌是“大学毕业阶段”,可长大独立谋生了。需要密切关注的癌前病变,有黏膜的白斑、腺瘤样息肉、异常快速增生、肝硬化、久治不愈的炎症和溃疡等。

临床上,有的诊断报告上,出现息肉、结节、囊肿的结论,说明有了异常增生,且已有一定规模,通过正常检查已能发现。有的人或已感受到一些症状了。那么如何理解息肉、结节、囊肿?是不是全部都切掉才安心?

息肉,即粘膜异常增生,引起癌变,出现多余的肉。常见的息肉有肠内、胃内、鼻腔、胆囊、宫颈等位置,最常见的是肠息肉。

1、肠息肉,切得越早越好,肠息肉有腺瘤类、非腺瘤类2种,均有不同程度恶变可能。随着肠息肉数目增加,体积增大,癌变的几率会上升,但肠息肉的发展较慢,正常人通常5年为一个检查周期,但由于肠息肉易复发,易感人群注意遵医嘱定期复查。肠息肉可通过胃镜切除。

2、胃息肉,一发现就要动手切除,胃息肉有增生类息肉和腺瘤类息肉2种,增生类癌变几率约为0.5%,但腺瘤类几率则高达40%以上。体检发现息肉,先诊断是什么类型。腺瘤类息肉必须用胃镜切除,且每3—6个月检查1次。

3、宫颈息肉,更年期妇女要切除,虽然宫颈息肉癌变几率在0.5%以内,但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癌变问题,更年期妇女发现息肉,要及时切掉。

4、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的切掉,如果年龄超过50岁,有胆结石的问题且伴发息肉,特别是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位于胆囊颈部时,要及时切除。

结节,定义相对宽泛,如果器官有肿物,都能叫结节,属于病变,如肺、乳腺、肝、甲状腺等部位多见,得益于医学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小结节能及时发现,为早治疗、早防范争取了主动。

1、肺结节,较多的人会出现肺结节的问题,如果直径小于5毫米,是微小结节,在0.5至1厘米的是小结节,大于3厘米的就是肿块了。肺结节有1%是恶性的,但如果直径越大,恶变的概率就更大,直径大于2厘米的,要切除。

2、甲状腺结节,直径1厘米以下的类型,不必担心,但如果是1至4厘米,就要定期检查。如果结节不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且检查发现内部血流丰富,就要当心了。

3、乳腺结节,乳腺结节其实大部分是良性的,但只要发现乳腺有结节,建议及时查清是什么类型的结节,是否有炎症。

囊肿,即囊内有水、液,撑得肿起来了。囊肿多见于肝、肾、乳腺、甲状腺、卵巢、胰腺等部位,只要不影响生活,无需处理,但要复查,如果已明显压迫器官,要引流、抽液或切除。

1、位置较重要,体积较大的囊肿,必修及时处理,以肝脏为例,直径大于5厘米,要及时处理,或直径小于5厘米,但体内已明显疼痛,要及时处理。

2、有恶变的可能时,特别是较少有囊肿可能的部位,却出现囊肿,这个就要当心了。

总的来说,息肉、结节、囊肿三个都是病变的表现,但囊肿不会癌变,而息肉、结节都有癌变的可能。既不要为检查结论上出现字眼而担心害怕,也不要盲目乐观,要做好病理检查,搞清是什么类型,并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给予必要的处理或密切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