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黄用恒

 算乎 2022-05-05 发布于四川

作者:黄用恒

时间都去哪了

今天是母亲节,让我们感恩生命中的贵人。

母亲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很多时候也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

相较于父亲,亲对我们的引导更加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周易里,母亲为坤卦,而坤卦代表大地,有包容、蓄养之力。《易经》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母亲像大地一样养育我们、包容我们,从不计较回报,故称之“厚德”。

自古及今,不知道有多少伟大人物,都是在母亲的教导和培育下成为一代伟人,名垂千古。

孟子的母亲因为担心儿子受到不良的习气影响,住址从近于墓、近于市、近于屠,到最后把家搬到学宫旁边。

古时候搬家麻烦,不像现在还有汽车,但是孟母一个人带着孟子,不辞辛劳也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行为难能可贵,最终成就一代儒学亚圣。

有人说,孟子的祖上是贵族出身,他们家肯定有钱,孟母才能够“三迁”。

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虽然我们知道贫富有别,但是不得不承认母亲对子女的重要影响。

欧阳修也是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贫穷,欧母就用芦苇杆在地上写字,教年少的欧阳修学写字。

欧阳修最终能科举登第、成为大文学家,跟欧母的亲身教育是不无关系的。

这些例子在古代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例举了。今天主要是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熟知的人物——袁了凡先生,看他是如何收到母亲的教导的。

从《了凡四训》看袁了凡先生的母亲。

我最近在直播课程中讲解《了凡四训》这本书,在研究袁了凡先生的经历时,提到过他受到了母亲很大的影响。

大家的主要视线都在袁了凡、神算孔先生、云谷禅师这几个人身上,而这了凡的母亲恰恰是很多人忽略的。

首先看《了凡四训》的原文:“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袁了凡先生在很早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和母亲是相依为命的。了凡母亲让他放弃科举而学医,并列出了三个理由:一来可以养活自己,二来可以救济别人,三来可以遂父亲的心愿。

我们可以拆解一下袁了凡母亲的逻辑。

第一,养生既可以理解为有经济来源,同时也可以理解为医学中的养生,即延年益寿、保养身体。

做母亲的其实并不在乎孩子做多大官、有多大功名,而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健康的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推知,袁了凡的母亲是平凡且务实的一位母亲。

第二,在有了经济来源和基本的温饱之后,袁母还希望了凡能够尽己所能帮助别人,这体现的是一种善良。

袁母的这种善良,后文还有提及,当袁了凡把神算孔先生请到家中时,袁母对于这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的态度是:“善待之”。可见,袁母的善良是深入骨髓的。

第三,袁母没有忘记了凡父亲的愿望,让袁了凡行医还可以了却了凡父亲的心愿。这也说明袁母对丈夫的爱与尊重。

通过以上的文字,可以推知袁了凡的母亲是一个具备传统美德的母亲,她教孩子务实、善良、孝敬长辈,是一个平凡但是又很伟大的母亲。

袁了凡在和母亲相依为命的过程中,应该是受到了母亲很深的影响,可以这么说,袁了凡后来能够成为一个行善积德的人,是袁母打下的人格基础。

虽然是云谷禅师最后开示了他,但是袁母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母亲不仅是生我养我之人,更是我们的人生领路人,是我们的贵人。

煽情的话也不多说,更多的是要体现在行动上。比如给母亲买点礼物,捶捶背,给母亲做好吃的,带母亲出去游玩,比如做功德回向给母亲等等。

方法和形式有很多,对母亲的爱多更要表现在行动上,而非表现在“朋友圈”。

母亲节固然要感恩母亲,孝敬母亲,不在身边的朋友要跟母亲打电话,言语上多加宽慰,不要失之疏远。

要让母亲在这一天快乐、幸福。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知道,敬养母亲,不是母亲节的专属,而是时时要做的、时时要感怀的事情。

不要让自己对母亲的感恩、回报,仅仅体现在母亲节这一天,这就违背节日设立的初衷了。

最后,祝天下所有母亲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六时得吉祥,日常有喜乐!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