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名《江南逢李龟年》,我们前面看到老杜在最后的岁月里,基本都是住在自己的舟中,偶尔才上岸走走。据说是在“长沙”遇到“李龟年”的。在这首诗里,一共出现三个人物的名字,我们分别来看看他们的资料:

“李龟年”

     【“李龟年”是唐玄宗时代著名的音乐家, 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 。李龟年李彭年李鹤年兄弟三人都有文艺天份,李彭年善舞,李龟年、李鹤年则善歌,李龟年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他们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由于他们演艺精湛,王公贵人经常请他们去演唱,每次得到的赏赐都成千上万。他们在东都洛阳建造宅第,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公侯府第。】

“岐王”
    【唐睿宗李旦的儿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被封为岐王,本名“李隆范”,后为避李隆基的名讳改为“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风流儒雅,很喜欢音乐,家中常常是诗人、音乐家高朋满座。“】
      也就是说“岐qi2王李隆范”是唐玄宗的弟弟,皇亲国戚了。
“崔九”
    【崔九:“崔涤”,唐朝人,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shi2”的弟弟。多辩智,善谐谑,素与玄宗款密。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崔姓,是当时一家大姓。崔九又叫崔兴宗,诗人王维的妻弟。】

     从上面的资料,我们知道“岐王”李隆范酷爱音乐和诗歌,所以当时一些名诗人和音乐家都被邀请,到过岐王府。其中,就有“王维”和“李龟年”,所以李龟年经常唱王维的诗。只是这“岐王”726年就死了,杜甫是712年生的,杜甫有可能出入岐王府吗?杜甫的父亲“杜闲”那时只是个“郾城尉”(在河南漯河),杜闲是“杜审言”的长子,杜审言最后任职“国子监主簿,修文馆直学士”。问题是杜审言708年就死了,不可能带杜甫去岐王府。不过,杜甫的母亲姓“崔”,出于“清河崔氏”,那可是大家族,隋唐“五姓七望”之一。杜甫写过一首《九日蓝田崔氏庄》,当时是他做了“左拾遗”,被邀请去崔氏在蓝田的山庄吟诗作赋。那个时候的杜甫,才华是有些名气,但会被邀请去,恐怕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邀请的崔氏可能是杜甫母亲这边的远方亲戚。另一个是,他那个时候有官职了,是个“左拾遗”。所以在本诗中出现的“崔九”也很可能是杜甫母亲这边的亲戚。

    综上所述,本诗中的“岐王宅里寻常见”,并不是杜甫小时候能够出入岐王府,而是听说的。而“崔九堂前几度闻”,那倒是少年杜甫确实在那里听过李龟年唱歌。连“崔九堂前”也不过是“几度闻”,少年杜甫怎么可能频繁出现在“岐王宅里”,而去“寻常见”呢。所以杜甫对李龟年,应该是知道他早年的盛名,而且在亲戚家几次听过他当场唱歌。由此可见,少年杜甫对李龟年是有几面之识,而李龟年对杜甫不太可能有什么印象。所以在《唐诗鉴赏辞典》中所谓的“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延接,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这根本就是在资料不全的情况下,臆造出来的情形。(时下人们常奉为经典的《唐诗鉴赏辞典》,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编撰的,出现了很多错误。不过当时文革刚刚过去没几年,也实属正常。)好,理顺这些关系后,我们来看原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字词典故  “度”:【次,回。】

赏析  杜甫说,在我少年的时候,您就是岐王的座上宾,在他的宅邸里,经常可以看得到您的身影。后来有幸在崔九的厅堂前,几次亲耳听到您的歌声。

    老杜一开篇就提到“岐王”,就是点出“李龟年”这位歌手的级别,能够在“岐王”宅里经常演出的,自然是全国顶级的歌手了。再来,提到“崔九”,那是要告诉人家,我是“崔九”的亲戚,我是在哪里亲耳听过您唱歌的。不然,李龟年作为一位早就成名的音乐家,要去记住少年杜甫,可能性很小。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字词典故  “正是”:【恰是。】

赏析  杜甫说,如今,正是在江南,正是在美好风景的春天,我和您又相逢了!只是,我们的重逢,已是落花飘飘的时节。

     老杜为什么会喊出“正是江南好风景”?为什么是“正是”?这“江南”和李龟年有什么关系?著名诗人王维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xie2,此物最相思。”这首诗,恰恰是李龟年流落江南后,最喜欢唱的一首诗,听到的人也无不动容,伤感落泪。可见老杜喊出的“正是江南”,恐怕就是特指李龟年唱的,王维写的《相思》中的“南国”。可以想象《相思》就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流行歌曲,一想到李龟年,就会想到《相思》。所以老杜这位老粉丝对歌中的意境早就耳熟能详,一遇到李龟年,就会想到《相思》。这一想到《相思》也就惊呼道,我们此时正是在“江南”啊!,又恰好是春天,这个好风景,好相思的地方与季节。只可惜啊,已是“落花时节”。这“落花时节”创造出了老杜本诗中新的“相思”意境。“岐王宅”,“崔九堂”,那都是我少年时期,您盛名时候的事了。如今,你我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多少青春与激情岁月,就如眼前这落花,纷纷落去,无可挽回。这,是一个相思的地方,这,是一个相思的季节,这,是人生暮年对青春的相思。。。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