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谒孟府

 新用户6003EQaZ 2022-05-05 发布于甘肃

拜谒孟府

张玉冰

      2019年5月2日,我在二楠娘娘及其女婿刘铭女儿静静的陪同下参观了孔府,看看时间尚早,刘铭说还可以去看看不远处的孟府,几十分钟就到了位于邹城南关的亚圣孟子生活之地孟府,与之相隔一街有孟庙。到了孟府我才发现证件不见了,心内忧惧,所以给自己照的相也少。

孟府是孟子嫡系的后裔居住的宅邸。元代时候,国家把孟轲封为“邹国亚圣公”,孟府就被称为亚圣府。


智水仁山古画图;礼门义路家规矩。

楹联曰:天眷龙光匪懈精勤惟就学;祖谟岳翼大成似续在横经。

亚圣庙联: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禹颜。

又一楹联曰:

敦诗说礼同严父;讲仁型义毓大贤。

“洞槐望月”,树干上部自然形成一个树洞,史料记载,孟子56代孙子孟希文曾于树洞中望到月亮,题了“洞槐望月”四个字,竟也成了一个景观。我在此望见了明亮的夕阳。

亚圣殿

礼门义路

礼门义路

穿过仪门,院中有一片高出院落的方形露台,两侧竖立有精雕的夔龙石栏和青砖花墙围护的丹墀,两株有着数百年树龄的参天古桧,在台前甬道两侧遮天蔽日。


几丛翠竹亭亭玉立,给人以官府衙门幽深雅静之感。丹墀的东南角,设置有“日晷”;西南角,设置有“嘉量”,完全仿效皇宫的格式。抬举了孟子的地位。

其后,便是五楹出厦的正厅,即孟府的主体建筑“大堂”。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官员、申敕族规家法、处理公务之所。

大堂高大宽敞,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手书钦赐孟子第六十五代孙孟衍泰“七篇贻矩”堂匾,龙边金字,熠熠生辉。《孟子》一书,遗作七篇,成为标杆规矩。

门两侧檐下廊柱上,悬挂着隶书金字抱柱楹联:

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

我们在这个小院子徜徉,导游说这院里最有名的是左右两棵树,一棵是木香,正开着繁密的小白花,树干端直,一棵是高大的核桃,以其谐音“核”“木”为“和睦”,我叫刘铭与静静合影留念。

赐书楼的楹柱上是:

为人师其学育贤求己;知天命斯公继往开来。

楹联是:种树枝梅探春消息;蓄一池水窥天盈虚。

一个门扇上贴着鲜红的对联,墨笔写的是:

能师孟母三迁教;定卜燕山五桂芳。

有一个孟府养生堂,我就想起孟子的话“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府的养生堂原名延绿楼,为孟氏未出嫁女儿的居住之处。2008年增辟养生展览,称为孟府养生堂,展示孟子养生思想及孟府养生文化。


养生堂的楹柱上黄底绿字,有一副对联:

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进去看到是孟府养生经,自古善养生者莫过于孔孟。表妹静静是医生,这些内容吸引了她,对她有益,她就一一拍摄,其实我们都应该注重养生。

墙面上有一幅亚圣孟子的画像,两边有一副对联:

绛帐修文尊孔孟;孤桐立品指云天。

边上一幅孟子讲学图,边上的对联是:

立人之道曰仁曰义;立天之道曰阴曰阳。

门扇上也有一副对联:

家风一脉传千载;和气满门传四方。

习儒馆,是仿古代私塾学堂模式,讲授《孟子》等儒学经典、发掘传统文化、宣传、传承国学精神的地方。讲儒堂,这里古韵儒风扑面而来。

堂内北墙正中挂着孟子的丹青画像,画像的两侧是一副对联,上联书“仲尼讲杏坛立言金声醒世玉振”,下联书“子舆居圣域举步乃法吐辞厥经”。

这棵树被附会为猴子捞月。

孟府与孔府的树木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树身上有一些瘤子,被附会上一些神奇的说法。我很纳闷怎么会长出这么多瘤子,后来听人说树身太古老,这些瘤子能增加密度,使树身更加坚固。

一口古井旁的树,像个耳朵。附会为耳听古井。

孟府的人不多,也正好让我的心安静,本来孟子就是一位冷静的热心肠人嘛。他对诸侯各国的形势有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每次都急吼吼地去求见国王,教人家施行仁政,却处处碰软钉子,心中如同长了一颗颗瘤子,但是周身是正直果敢的。这是我去年游历了孟府的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